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全国检察文献中心文献征集启事

    刊期:2015年第16期

  • 审查逮捕应坚持证据核心主义 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河北省保定市检察机关纠正王玉雷案件的启示

    作者:陈卫东 刊期:2015年第16期

    近些年来,媒体先后报道了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多起冤假错案。最近,河北省保定市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环节,坚守法治,在第一时间依法监督纠正了王玉雷涉嫌故意杀人错案。充分说明,检察机关在防范和避免冤假错案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审查逮捕必须坚持证据核心主义,要依法客观全面审查判断证据,坚决排除非法证据。

  •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阶段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浅析

    作者:张萍 刊期:2015年第16期

    人民检察院依法具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和义务。法学理论界对人民法院适用非法证据排除研究论证相对较多,对人民检察院特别是在审查逮捕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关注不够。实际上,人民检察院在审查逮捕阶段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具有在审查起诉阶段和法院审判阶段排除非法证据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从王玉雷案件出发,对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阶段适用非法证...

  • 从王玉雷案看排除非法言词证据

    作者:王滨 刊期:2015年第16期

    王玉雷案,因在审查逮捕环节将刑讯逼供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而具有了特殊意义,为审查逮捕环节排除非法证言词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侦查监督部门排除非法证据应侧重于审查非法言词证据的观点。列举了对非法言词证据调查核实的方式、探讨了言词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标准、指出对重复性有罪供述的可采性应区...

  • 死刑案件中的个体正义

    作者:肖融 刊期:2015年第16期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法律的解读和适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案件中的问题,目前,对于关涉民众切实利益与感受的严重暴力犯罪,尤其是严重致命性暴力犯罪,民意与法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过分限制死刑的适用乃至废除死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司法工作者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在严格掌握死刑的适用标准、遵循死刑的正当程序的基础上,合理衡...

  • 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边际甄别

    作者:徐剑锋 刊期:2015年第16期

    因随意殴打他人构成的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之间的界限是刑法学上难分难解的问题。司法实践一般从流氓动机、公共场所、不特定对象、合理原因等要素加以区分,这些判断方法均未直达关键。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之间并非补充或竞合关系,但两者在构成要件外延上存在一定的重合或者交叉。在甄别殴打型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时,应当着重围绕"随意...

  • 合同诈骗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辨析

    作者:马忠; 张媛; 杨飞 刊期:2015年第16期

    合同诈骗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分主要在于客观上有无施诈取财的行为,主观上有无真实交易的意图。此外,也可通过对犯罪中使用的物进行界定来辨别,如果行为人交付的产品在主要组成、性能、外观上与合格产品相似,可以转手流通进入市场,应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反之,行为人交付的产品与合格产品相差甚远,无法流通进入市场,宜认定为诈骗...

  •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竞合情景下的处断探析

    作者:王海铭 刊期:2015年第16期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存在竞合时,因先因行为的不法性导致职务权源瑕疵的,即便实行阶段完全符合职务侵占罪的该当性要求,亦完全有可能成立其他类型的夺取型财产犯罪。对因特别法条本身不周延所导致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标准高于普通盗窃罪,在无刑法条文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对此类行为应作无罪处理,司法者对此种预设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在职务侵占罪的法...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规范适用

    作者:薛培; 叶小舟 刊期:2015年第16期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数额较大"的细化应考虑到时间和地区跨度,以劳动行政部门的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作为依据,达到三个月总额,即为数额较大。"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责令的方式仅限于书面通知的范围。"支付能力"的认定应当以用人单位真实的财产状况作为判断的标准。"严重后果"仅仅包括由于拒不支付劳...

  • 刑事错案的防范思考——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例

    作者:安源 刊期:2015年第16期

    刑事错案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存在问题的突出反映,防止错案既是对当事人基本人权的维护,也是对司法不规范行为的正本清源。笔者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例,指出刑事证据规则的不完善、"案卷中心主义"的诉讼模式是造成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要完善并准确运用证据规则,探索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为证据规则的适用提供支...

  • 同步录音录像的审点

    作者:张润平 刊期:2015年第16期

    同步录音录像是对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过程的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具有证明取证过程合法性、笔录内容真实性的功能,必要时还可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审查同步录音录像应围绕取证合法性和笔录内容真实性两个主要目的,对同步录音录像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对于同步录音录像存在的瑕疵问题应当要求侦查机关完善、说明;对于讯问...

  • 共同犯罪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研究——基于公权力与私权利协调的分析

    作者:蔡震宇 刊期:2015年第16期

    共同犯罪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并遵循程序自主原则。被害人既有权选择是否与被告人进行和解,也有权选择与全体被告人进行和解或者与部分被告人进行和解。在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先后到案的情况下,应允许被害人与各名被告人分别进行和解,对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被告人,应依法给予从宽处理。在共同犯罪案件当事人和...

  • 细微民事行政检察的实践把握

    作者:丁志亚; 杨黎明 刊期:2015年第16期

    细微民事行政检察既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事行政检察法律监督功能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做好细微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要对具体案件从证据审查、法律法规适用、程序合法性等方面做到细致入微的审查,确保对案件的全面把握。

  • 经济纠纷与合同诈骗罪之区别

    作者:马飞 刊期:2015年第16期

  • 关于“违背妇女意志”认定的再思考

    作者:刘明一; 王伶俐 刊期: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