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下的公诉工作

    作者:肖波; 肖之云 刊期:2015年第03期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实质是审判的实质化,其核心在于"以庭审为中心",审判环节应在司法中处于中心地位,要求刑事证明标准统一到定罪量刑的要求上来。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然给公诉工作带来执法理念、审前调节、公诉能力、侦诉关系等一系列的新变化与新挑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应在强化证据收集、增强...

  •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检察应对

    作者:贺珊珊 刊期:2015年第03期

    目前,我国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推进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存在因不同司法机关而有不同的认识与认识,以及对法庭审判重视程度的不一。检察机关身处刑事诉讼中间环节,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改革与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密切相关。对此,检察机关必须深刻把握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实质内涵,准确研判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 论检察机关公正司法能力的提升

    作者:郭国谦 刊期:2015年第03期

    当前,提升检察机关公正司法能力,必须解决检察管理体制不优、检察权力规制不严和检察人员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在检察管理体制方面,集中力量做好明朗机构、明确事权和明确责任这三方面工作;在检察权运行方面,通过严格标准、严厉督察和严肃追责加强控制;在规范司法行为方面,从"三建"入手,即建立规范、建设平台和建构机制,促使司法人员规范司法。

  • 也谈检察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苏海东; 杨迎春 刊期:2015年第03期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本文从检察机关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认知、切入点和工作目标等几个方面,提出对检察机关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一些认知。

  • 基层检察院如何在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清林 刊期:2015年第03期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基层检察院要围绕本级党委中心工作持续发力,通过执法办案和源头治理不断深化社会平安治理,不断促进反腐倡廉,不断推进司法改革,不断优化检察权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断密切横向联系,不断壮大"两法衔接"和阳光检务平台,在互联互通互相监督中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司法公信力。

  • 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以检察机关已经探索的民事公益诉讼模式为切入点

    作者:张军 刊期: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与法治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权利保护意识的逐渐觉醒,公益诉讼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检察机关参与民事公益诉讼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 行政法治新理念与新实践

    作者:胡卫列 刊期:2015年第03期

    <正>改革开放30年来,在我国的法制建设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行政法可谓是后发的、但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在实践领域,从立法、执法到司法,从法律到政策,国家自觉地、全面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发展脉落清晰可见;在理论领域,我国的行政法学在应对和解决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推动着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壮大,引领...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实证研究——以B市C区人民检察院近五年司法实践为样本

    作者:杨新京; 叶萍; 黄成 刊期:2015年第03期

    本文以实证与理论研究的方法,对《刑法》第253条之一实施以来B市C区人民检察院所办理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为样本,分析了这类案件的特点及趋势,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关于主体范围、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行为模式认定及情节严重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及司法建言。

  • 街头扰序类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作者:北京市检察机关街头扰序类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课题组; 田向红; 许文辉; 何滨; 郭玮 刊期:2015年第03期

    当前,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民主及维权意识的提高与尚不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导致非理性表达诉求行为多发,部分行为升级为街头扰序类犯罪。鉴于该类犯罪较为敏感,对刑事政策把握要求较高,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类犯罪涉及的罪名规定又不够具体,使得法律适用问题较为疑难复杂,因此亟需对上述问题进...

  • 检察一体化下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工作原则探微

    作者:韩炳勋; 徐旭 刊期:2015年第03期

    检察机关职能活动的根本在于权力的统一行使,死刑复核法律监督职能与控诉职能一样都属于检察机关整体的职责。死刑案件中,各级检察机关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着不同的诉讼职能侧重。就目前司法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在这一过程中的诉讼角色转换并不顺畅,并直接影响了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效果。对此死刑案件全程均应秉持检察一体化理念,从强化履职全面性...

  • 论我国律师在场权制度的构建

    作者:余尘 刊期:2015年第03期

    律师在场权是刑事诉讼过程中辩护律师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辩护权利,其能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能有效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合法权利。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并未确立这一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种条件成熟,我国应当确立这一制度。这对于我国提高人权保护水平,加强诉讼文明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协商民主视角下的涉检信访听证制度

    作者:秦国文; 万志前 刊期:2015年第03期

    涉检信访听证制度与协商民主具有契合性,涉检信访听证制度是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协商民主为涉检信访听证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对涉检信访听证制度只有简单提及,尚无具体系统规定,影响了其应有功能。应从明确涉检诉信访听证的适用范围、确立听证原则、细化听证程序、明确听证笔录效力等方面完善我国涉检信访听证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其民主协商和息诉...

  • 从证据裁判原则看检察机关错案考评机制

    作者:李玉泉; 刘光明 刊期: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曝光的刑事错案让被告人、被害方、媒体开始质疑司法考评机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倒逼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司法改革过程中检察机关办案考评机制该何去何从。在检察机关防范冤假错案的机制构建中,最根本的内容应当是重塑现代法治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的基本理念。因此,司法实践中,完善检察机关办案考评机制错案追究应当坚持证据裁判的基本原则,这...

  • 附条件不起诉之程序设置

    作者:赵丽萍 刊期:2015年第03期

    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新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适用条件、程序设计等作出规定。检察机关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时应注意充分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遵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规定,认真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 职务犯罪侦查中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疑难问题

    作者:王远伟 刊期:2015年第03期

    司法实践中,对于特定情况下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问题,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对于犯罪嫌疑人及家属均被执行拘留或逮捕的通知书可以按一定顺序送达;对于人大代表未被拘留和逮捕而被判缓刑的情况,应通报其所在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对于询问证人的时间,应根据具体案情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