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国家检察官学院 朱丽欣教授简介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朱丽欣,女,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刑事检察教研部主任。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术兼职: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刑法学、犯罪学讲授课程:刑法学、检察制度与实务、法律职业伦理

  • 应对网络舆情,检察机关如何发力

    作者:李粤贵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从"世界末日"、"自来水含避孕药"到"车祸案顶包",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到食品安全,各类网络舆情几乎360度无死角地存在。调查表明,政法类网络舆情几乎全部涉及或者波及检察机关,往往一个细小的案件,经过网络的发酵,随即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社会热点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 现代司法理念与侦监工作科学发展

    作者:陈军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西方哲学家们曾对"理念"作出过多种精辟的解释,康德认为理念是超越经验的概念,称为理性的理念,必须设定的理想[1]。理念作为实践的先导,是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并对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司法理念就是贯穿于司法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深藏于制度的构建中,指导和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和基本原则。现代司法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

  • “系统”与“体系”:检察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作者:葛阿刚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长期法律监督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职业精神、行为模式以及相关载体和物质表现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作为基层院建设的重要方面,系统推进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检察机关文化底蕴、助推检察业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

  • 新媒体语境下的检务公开制度

    作者:冷玉梅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随着微博、微信、博客、论坛、贴吧等新媒体发展,舆论监督越来越趋向平民化,一篇140字不到的微博,一副手机随拍的照片等,就可能将检察机关送入大众的视野,引起网民们的热评。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建设需要检察机关作出积极回应,适应新媒体发展,积极回应网民呼声,纠正不和谐声音,以正视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检察机关推进"检务公...

  • 我国《刑法》第64条的分析与完善

    作者:朱丽欣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刑法》第64条着墨不多,却是刑事司法中适用非常频繁的一个条文,与财产相关的很多犯罪,无论罪行轻重,几...

  •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被封存后再犯罪的认定

    作者:冯欣; 罗关洪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未成年人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犯罪,司法机关进行了犯罪记录封存。该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或成年之后又犯前述罪,能否依照《刑法》第6条、第356条之规定认定特别累犯和再犯而从重处罚?司法实践中存有争议。要厘清该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累犯制度进行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

  • 刑罚变更执行法律监督之现实困境与出路

    作者:苗红环; 徐玲利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刑罚变更执行中的不端行为[1],严重侵蚀公平正义,阻却刑罚目的的实现,损毁司法公信力。为此,立法针对刑罚变更执行进行实体与程序设计的同时,引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通过权力制约,保障司法权及时、正当、合法行使。然而,要真正实现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有效监督,还有赖于立法、体制、机制三者的良性互动。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的刑罚...

  • 准确把握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的立案标准——以“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视角

    作者:贾小军; 张红斌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根据《刑法》第397条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定罪处罚。但作为犯罪构成的结果要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立法语言高度抽象,不仅在理论界广受诟病,也给司法实务造成混乱甚至发生"检法争议"[1]。自1997年《刑法》修改至今,最高司法机关先

  • 检务公开制度与检察公信力客观指标设计的相容性

    作者:宋春阳; 谢利军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检务公开制度是指检察机关依法通过合适的渠道向人民群众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有关活动和事项,让更多的人知悉、理解、支持检察工作,是司法改革和检察权科学配置的重要内容。检察公信力作为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检察机关的公正执法行为

  • 对食品监管渎职罪“危害后果”要件法律适用情况的思考

    作者:闫兴中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们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改革开放,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人们并且越演越烈,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大量有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引发人们普遍的心理担忧。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原因目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究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环

  • 完善检察委员会工作机制研究——以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职能作用为视角

    作者:牟少华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设立的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是检察机关内最高业务领导机构,与检察长负责制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检委会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对推动我国检察事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

  • 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建构

    作者:王建辉; 林立军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2012年3月14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该规定的出台对于扼制超期羁押、保障被羁押者人身自...

  • 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探究

    作者:赵金铸; 赵海龙; 李彦军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0条规定:"突出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的灵活性,有利于各地结合各自实际合理配置检察职能。"但实践中,过度的行政化使各地在内设机构的设置过程中更多地强调的是与上级检察机关在内设机构设置上的对应。本文结合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和国内检察改革司法探索成果,在相

  • 刑事庭前会议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王环海; 蒋万云; 孙硕 刊期:2014年第21期

    <正>刑事诉讼庭前会议程序,是指在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人,对与庭审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以为开庭审判程序做准备的预备性程序。[1]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庭前会议是"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这一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司法实践的需要,弥补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