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观念促发展 行动树形象

    作者:陈思群 刊期:2012年第13期

    不断发展的实践呼唤理念的创新。“十三检”会议上.检察长提出了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六观”新理念。今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专门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此后,各级检察机关以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广大检察人员学习“十三检”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

  • 如何以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指导办案

    作者:陈世志 刊期:2012年第13期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观集中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执法方法和执法艺术的全面升华。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观并以之指导办案,是新形势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做好检察工作的现实需要。作为基层检察院,只有准确理解、把握并深入践行这一执法观,才能不断满...

  • 树立执法新理念 确保办案三个效果

    作者:朱长虹 刊期:2012年第13期

    如何理解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并以此来指导办案,是基层院检察长面临的、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执法观所要求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四个方面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文明、规范是执法的应有之义,但仅有文明、规范执法还不够,理性、平和则是对执法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理性、平和、文明执法能力不是执法实质意义上...

  •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在办案中的践行路径

    作者:宋金玲 刊期:2012年第13期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作为一种科学的执法理念,在检察工作中如何用以指导办案实践、更好地发挥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东海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通过以下路径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实现理念向行动的自觉转化

    作者:苗东升 刊期:2012年第13期

    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就要做到"四个强化",实现"四个统一"。教育检察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正确的执法观,进一步增强检察执法公信力和提升检察形象,就必须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完善机制保障和监督制约,实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由理念向行动的自觉转化。一、做到"四个强化",实现"四个统一"理性...

  • “人本法律观”视域下的检察权人民性审视

    作者:周明洪; 余大伟 刊期:2012年第13期

    "人本法律观"的价值目标强调法律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人为本",是对人性和人权关注的结果。司法实践同样必须以此作为价值目标,否则,司法就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也没有继续存在的正当性。在我国,检察权作为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检察机关的人民性属性,要求其执法为民,平等地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检察官的客观性义务,要求检...

  •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有所作为

    作者:葛阿刚 刊期:2012年第13期

    社会管理创新是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面前的全新课题,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立足检察职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最终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成功道路。

  • 试论检察职能与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苏海东 刊期:2012年第13期

    一、检察机关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和职责 (一)从国家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角度来看,检察机关具有社会管理功能,必须承担社会管理职责 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就是为了让全体公民自觉地学法、用法、守法、尊法,以期营造安宁和谐的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社...

  • 依托文化建设 助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作者:吕山 刊期:2012年第13期

    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围场检察院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以加强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检察文化建设为抓手,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把握定位,凝聚力量,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 证人出庭作证的权益保障机制研究——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

    作者:靳婷; 蔡学峰 刊期:2012年第13期

    证人是知道有关案件情况并提供证言的人。证人要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对于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质证并且查证属实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于证人当庭所做的证言与庭前证言笔录在证据能力上都不受明显的限制,法庭很少传召证人出庭作证,对大多数证人证言都是通过宣读证言笔录的方式进行法庭调查的...

  • 关于在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适用社会调查和禁止令的思考

    作者:万伟岭; 杨丽 刊期:2012年第13期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单设一章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门作了规定,增设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同时,增加了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实行社会调查制度和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接受矫治和教育的内容,本文结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在附条件不起诉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行社会调查并将禁止令引入矫治和教育内容进行探讨...

  • 刑事和解的新亮点和注意的几个新问题

    作者:肖永亮; 刘艳荣 刊期:2012年第13期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通过,刑事和解被正式写入其中,这一制度来源于司法实践,是我国一项优良的司法传统。为了推动新刑事诉讼法的良好实施,笔者对刑事和解适用中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浅显分析,期许这一制度在今后的实施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新修订的刑诉法中关于刑事和解的新亮点(一)确定了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法...

  • 办理“非法占地”刑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作者:张衍路 刊期:2012年第13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住房及建设用地需求量逐年扩大,由此带来了大量城市土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村耕地被非法占用的问题,包括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宅基地及自留山地违规开发建厂房和用于修建"小产权房"等问题,不仅扰乱了土地市场管理秩序,客观上也给检察机关办理此类犯罪案件带来了法律适用上的挑...

  • 我国“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

    作者:李仁玉; 董玲君 刊期:2012年第13期

    一、"城中村"与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33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其相得益彰,大多数城市的规模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了3-5倍,有的甚至更大。[1]时至今日,全国很多城市仍在制定进一步扩张与发展规划,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城市周边的村镇或"城市内的农村"。这些农村在这一历史巨变中,逐渐被卷入了...

  • 从有限理性理论看检委会决策机制的完善

    作者:吴美满 刊期:2012年第13期

    检察委员会是我国检察机关的业务决策机构,检委会决策机制是检察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检察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委员会制度先后经历了从检察长担任检察委员会主席、到检察长领导检察委员会、再到检察长主持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重大转变,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检察决策机制,具有其历史合理性。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完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