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事后不可罚行为理论具体运用分析

    作者:段晓博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案例启示:我国《刑法》第191条和第312条所规定的两个罪名是事后不可罚行为理论在我国法律中的具体体现,针对实践操作中面临的难题,可以借鉴德国刑法竞合理论,在事后不可罚行为可能导致罪行失衡的情况下,选择其他的竞合理论处理。

  • 浅析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几个问题

    作者:金轶; 张春宇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案例启示:在广义坦白语境下,如实供述的法律属性就是坦白。而在狭义坦白语境下,根据到案方式的不同,如实供述的法律属性区分为自首和坦白,主动投案下的如实供述构成一般自首,被动归案下的如实供述属于坦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犯罪事实的范围上应以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在司法解释和《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不一致时,以利于被告人为原则...

  • 行政处罚作为逃税案刑事司法的前置程序问题研究

    作者:赵震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案例启示:逃税案的认定要求实体上,在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相应地,在程序上,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是必经程序,只有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才能认为涉嫌逃税罪,符合立案条件。

  • 犯罪的亚文化分析

    作者:张晟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案例启示:犯罪不仅是一个法律现象,也是一个亚文化现象。通过对"洛阳性奴案"中失足妇女反常表现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其危害,以便从文化体制方面预防此类严重犯罪的产生。

  • 代购“iphone4”引发的诈骗罪与侵占之辨析 兼论刑事案件事实的分析与判断

    作者:吴加明; 蒋凤静; 张瑾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案例启示: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必须存在于占有财物之前,其客观方面的虚构事实必须足以使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并自愿交出财物。侵占罪的本质是易合法占有为非法所有。"合法占有"是一种与价值判断无涉的事实状态,其内涵更接近于"已然持有"。先前占有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瑕疵,但只要该瑕疵不足以影响原占有人转移交付的判断,仍应认定为合法占...

  • 对法院缺席判决及公告送达监督缺失的思考

    作者:张浩; 孙龙珍 刊期:2011年第20期

    公告送达作为一种推定送达,对于公告送达进而缺席判决的案件,一般都是法律文书生效后当事人才知晓此事,其上诉权已丧失,向检察机关申诉可以说是当事人最后的司法救济渠道,如何让保障其权力的实现,值得深思。

  • 公平正义的检察诠释——从一起敲诈勒索案看能动检察

    作者:王唐飞; 蒋义红 刊期:2011年第20期

    通过能动检察适当调整正义的实现,是当前中国现实条件下通往正义的正确选择,检察官的能动性表现为在办案中本着延伸办案、主动服务、促进和谐的原则,有效维护社会各方的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 涉检信访工作中运用听证会解决复杂疑难案件探究

    作者:吕子超; 付文彪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近年来发生的运用听证会结案的王某、李某等七个比较典型的复杂疑难信访案件的分析,探究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如何运用听证会解决复杂疑难案件。

  • 提升侦查监督工作实效之途径

    作者:马飞 刊期:2011年第20期

    本文根据朔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特大案的成功经验,提出综合运用多种侦查监督手段,努力做到打击犯罪、监督执法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统一,是全面提升侦查监督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 遏制集体腐败 湖南耒阳“最肥”科级单位腐败案--对职务犯罪集体化趋势的思考--解读耒阳矿征办55人集体依法受贿案

    作者:徐航; 周清水; 覃福晓; 应豪洁; 邱睿 刊期:2011年第20期

    与单个人犯罪相比,集体性的腐败不仅容易引起公民对职务犯罪的憎恶感,也会弱化乃至虚置业已建立的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一直被作为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法治资源的匮乏,各行各业内开展的法治建设也始终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资源展开的。集体性腐败的案例表明,制度虽然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但却不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法治...

  • 集体性腐败的成因与预防

    作者:周清水 刊期:2011年第20期

    一、集体性腐败的产生原因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集体性腐败的产生也有其复杂的原因.它是诸多不良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不良现象,其有着不同于一般腐败存在的特殊因素。

  •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预防和治理集体腐败

    作者:覃福晓; 应豪洁 刊期:2011年第20期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日益严重的集体腐败,当前有必要借鉴包括北欧在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腐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经验,并相应地将反腐败的工作重点从传统的惩前毖后,逐渐地进化和发展为以预防和惩罚并重,并最后发展为以预防为主的预防模式。互联网由于其特有的自动识别、自动联动和自动报警功能,可以更大规...

  • 集体腐败的治理对策

    作者:邱睿 刊期:2011年第20期

    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反腐败的监督体系、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当前集体腐败的增多,并非因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恰恰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过去一段时期反腐败工作富有成效的表现,正因为我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完善了制度体系,使得个人难以独立进行腐败行为,

  • 摆摊零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如何定性

    作者:张晓东 刊期:2011年第20期

    一、基本案情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夫妻二人在未取得音像制品销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夜市上出租零售摊位,先后以每片1.5元或1.7元价格从盗版商处批发盗版碟片(经鉴定为非法侵权音像制品)近4千张,而后以每片5元价格卖出,同时以每片2元价格为顾客办理"换碟"谋取利益。此间,二人通过销售或更换碟片,非法获利3万余元。...

  • 浅谈醉酒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作者:余艳 刊期:2011年第20期

    一、基本案情2011年2月15日凌晨,周某某与朋友在重庆师范大学正门的"欢乐迪KTV"楼下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他人殴打,遂向民警报警。在三角碑交巡警平台接受民警调查时,周某某因为酒后情绪激动,不听从民警调查和劝解,辱骂民警,并在此过程中抢夺了民警的配枪,后被民警现场抓获。经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乙醇检验报告显示,其乙醇含量为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