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 部级期刊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杂志简介:《中国检察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46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等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法学前沿、检察长论坛、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综合检察业务、...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主办单位:国家检察官学院
国际刊号:1008-6676
国内刊号:11-5462/D
全年订价:¥ 3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36
总发文量:7664
总被引量:6366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9474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972
平均引文率:1.492
  • 言论自由的边限——论诽谤罪的价值选择及司法认定——从“诽谤罪批捕权上移”谈起

    作者:宋鹏 刊期:2010年第24期

    我国改革开发30年来的历史经验标明,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人权利的张扬为前提的。没有个人权利的彰显,社会终将还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可怕局面。近一段时期,某些公权力机构借口损毁"名誉"而假借"诽谤罪"之名假公济私,已经对国家公权力造成了非常负面的恶劣影响。从2006年重庆的"秦中飞案件",到刚刚发生的"跨省刑拘王鹏案件",恶意行使公权...

  • 言论自由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莫燕珍; 林郁青 刊期:2010年第24期

    近些年来,“因言获罪”事件时有发生。从“彭水诗案”、五河县“短信案”、高唐“侮辱县委书记案”,到作家谢朝平出书被拘和王鹏被“跨省刑拘”案件.我们分明看到,一本书、一首诗、乃至一条短信一个帖子,都有可能成为公权力打击的理由,甚至有评论称这种现象为“文字狱”式的沉渣泛起。如此众多的案例,同质异构,

  • 公民的创作自由与国家公权力的界限

    作者:郭庆珠 刊期:2010年第24期

    前文两起与公民文学创作有关的热点事件,虽然警方借口不同的罪名对作家进行拘捕.但是该事件公开后.社会普遍猜测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两地的公权力机关及官员认为以上两个作品的内容“诋毁”了当地的形象,触动的官员的利益,有借警察权力不正当打击作家之嫌。以上事件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刑法问题,

  • 诽谤罪:解读与抉择

    作者:李凤梅 刊期:2010年第24期

    作为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之,言论自由是保障民意畅达的重要途径。除刑法规范的失当言论之外,公民对自身观点的表达不受有罪追究。《刑法》第246条关于诽谤罪的规定,即是刑法存保障公民名誉权的同时.通过对禁止性言论的范围设定以保障公民最大程度地行使言论自由。然而,新近的司法实践表明,政治权力的张扬使得诽谤罪成为公权力者打压言...

  • 被害人与检察官关系的梳理和优化

    作者:房保国 刊期:2010年第24期

    本文从具体案例着手,梳理我国法律中关于被害人与检察官关系的规定,指出实践中两方存在冲突的情形,并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以期构建一种和谐互动的被害人-检察官关系。

  • 逮捕必要性的理解与适用——以陈某诈骗案为视角

    作者:邱惠敏 刊期:2010年第24期

    本文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探讨对"有(无)逮捕必要"的理解和适用,并指出在审查逮捕文书中阐述"有(无)逮捕必要"的重要性。

  • 论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与讯问笔录不一致

    作者:韩东成 刊期:2010年第24期

    讯问笔录与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不一致可能导致整个职务犯罪侦查、审查起诉失败,因此,有必要严格限定不一致的范围,深入分析产生不一致的原因,进而探寻去"不一致"化之路径。

  • “和解六要” 探索刑事和解有效做法

    作者:汤诏生; 吴海涛 刊期:2010年第24期

    本文通过对诏安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总结出六种刑事和解的具体做法、有效措施和典型经验。

  • 从上海“11·15”特大火灾看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失火罪的认定

    作者:王修珏 刊期:2010年第24期

    近日来上海发生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刑法学的研究角度看来,主要涉及到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失火罪的认定问题,两罪界限的认定以及条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分析此次火灾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 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研究——兼论《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第4项的理解与适用

    作者:黄国盛 刊期:2010年第24期

    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由"排除权利人的占有及像合法占有者一样支配"构成,这样就可将盗窃罪与使用型、隐藏型、故意毁坏型获取财物区别开,特别是在行为人使用盗窃财物,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归还或欲图归还被盗财物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 致命的诱惑——“超女王贝事件”反思——如何认定医疗侵权

    作者:刘天尧 刊期:2010年第24期

    对美丽的大胆追求既带动了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也使医患纠纷大量增加。医疗活动作为特殊的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复杂性和技术性。这使得医务人员的注意能力、注意义务、医疗行为损害后果以及责任的认定与责任的承担等,都必须加以特别判断。"超女"王贝因实施颌面骨整形手术导致死亡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美容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期热案聚焦...

  • 王贝事件的法律闻题分析

    作者:蔡涛 刊期:2010年第24期

    一、本案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中我们不难看l叶l,只要在医疗过程中。违法或违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都属于医疗事故。

  • 从“超女”王贝医疗事件谈医疗事故罪的司法认定

    作者:杜邈; 徐志 刊期:2010年第24期

    早在1987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现已作废)第24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规定属于附属的刑法规范。为加大对医疗责任事故的惩治力度,我国1997年《刑法》第335条新增设了医疗事故罪,该罪采用了特定主体加业务过失结果的立法模...

  • 刑法面对“王贝命觞整容”的态度与选择

    作者:徐明明; 胥宁 刊期:2010年第24期

    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王贝命觞整容”的不幸,刑法应如何选择其应然的态度与机制,是社会公众热切关注的问题。

  • “风险社会”之风险预防若干思考——“超女”王贝整形手术事件的启示

    作者:章政; 李绍华 刊期:2010年第24期

    从法律层面讲.“超女”王贝在整形手术后死亡不能称为事故,只能客观表述为事件,这是因为王贝的尸体在被解削前已火化.王贝的家属对医院赔偿表示“满意”,王贝的死因无法再查明。与此同时,主刀医生是否存在手术操作失误也无法再查清.因为法律是讲证据的,而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最为关键的死因证据.所以不可能再追究相关责任人医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