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杂志 部级期刊

Aerospace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航天》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01/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航空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航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报道_我国载人航天迈入新篇章、中国报道、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产业观察、载人航天、航天政策与管理、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空天瞭望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2-7742
国内刊号:11-2801/V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航空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2305
总被引量:2869
H指数:17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践系统工程的典范

    作者:胡世祥; 张庆伟 刊期:2004年第10期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资金有限、极具风险性的一项跨世纪的国家重点工程.如何从系统思维出发,将人(专家)、信息(流程)、机器(设备单机到元器件)等诸多体系结合起来,发挥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既超越局部得失,实现技术系统全局优化和管理系统全局统筹,又主动...

  • 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实践6号双星

    作者:杨建 刊期:2004年第10期

    我国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仅仅10天后,9月9日,中国航天再传捷报.北京时间7时1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实践6号A、B两颗卫星送入太空.

  • 我国成功发射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刊期:2004年第10期

    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0分,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在预定的发射窗口准时起飞,蔚蓝的天空中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约1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 国外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许屹; 姚娟; 刘晓民; 吕青; 丁其华; 蒲洪波 刊期:2004年第10期

    新军事变革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国防科技呈现出重视基础建设,优先发展国防关键技术,更加重视新概念武器研究的主要趋势.国防科技基础条件是国防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物质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满足武器装备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因此,国防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在各军事强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认真总...

  • 环保三兄弟太空聚首

    作者:杭仁 刊期:2004年第10期

    经过多次推迟后,科学家们盼望已久的"气味"卫星终于在2004年7月15日由德尔它2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将与另两颗已升空的卫星全面探测地球环境,为保护人类的摇篮做出贡献.

  •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下)

    作者:施发树 刊期:2004年第10期

    3.从单级入轨可复用运载器到新空间运输战略计划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并颁布了新的国家空间运输政策,指定由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可复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单级入轨运载器.

  •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石卫平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一、美国军用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1.美国军用卫星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研究和试验军用卫星及其技术 在这个阶段,美国发射了侦察、通信、气象、导航、测地、导弹预警及核爆炸探测等试验型卫星,开发和试验了多种技术,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前苏联运载火箭简介(一)

    作者:周威 刊期:2004年第10期

    自1996年4月前苏联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以来,其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为降低发射成本,提高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发射计划的灵活性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的各种运载火箭以各种合作方式不断进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有关其运载火箭的资料和信息逐渐丰富起来,我们在日常工...

  • 欢迎参观第九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

    刊期:2004年第10期

  • 空间辐射对载人航天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

    作者:沈羡云; 唐承革 刊期:2004年第10期

    在美国航宇局制定的国际空间站太空飞行任务中,有一项是关于辐射与健康的项目(SRHP).进行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在进行太空探险时,所受到的辐射水平在人的耐受限度内.

  • 美国的机组探测飞行器计划

    作者:童雄辉; 曹志杰; 才满瑞 刊期:2004年第10期

    计划背景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一项旨在探索太空、将人类足迹扩展到整个太阳系的新航天计戈--制造新型飞行器,使得美国宇航员能在2015年前重返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将人类送往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布什雄心勃勃的新航天计划的目标要点如下:

  • 高能激光武器对弹道导弹的威胁分析

    作者:石艳霞; 黄小念 刊期:2004年第10期

    以光速传递能量、速度高于导弹飞行速度10万倍以上的激光器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尤以高能激光武器拦截技术和反拦截技术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采用分层拦截方案,其第一层就是采用机载激光器和天基激光器对处于助推段及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实施拦截.据预测,2010年前后美国的激光武器将广泛应用于实战,对弹道导弹构...

  • “信使”启程探水星

    作者:山丹 刊期:2004年第10期

    经过多次发射推迟后,人类研制的第一颗水星轨道探测器"信使"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北京时间14时16分),由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H-7925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升空57分钟后,探测器进入一条太阳轨道.入轨后,它自动展开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并开始向地面发送状态数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绕水星运行的轨道...

  • 美国反卫星武器综述

    作者:袁俊; 苑立伟; 杨建军; 阳家宏 刊期:2004年第10期

    美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历程 美国反卫星武器历经了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美国陆海空三军先后研制和试验了采用核弹头、动能拦截弹头的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和激光反卫星武器,共进行了30多次试验.

  • 韩国部署美国陆军战术导弹

    作者:袁俊 刊期: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