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治

中国环境法治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environmental law

杂志简介:《中国环境法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978-7-5036-8324-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
国际刊号:978-7-5036-8324-4
国内刊号:978-7-5036-8324-4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79
总被引量:271
H指数:5
平均引文率:6.9231
  • 2006年中国环境法治综述

    作者:李恒远; 常纪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2006年,中国的环境法治工作是在发展压力大、环境保护任务重、突发环境保护事件频发的情形下开展的。尽管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党的政策方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于2006年9月召开,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 依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孙佑海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目前,有的同志理解和谐社会,认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不仅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按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 卷首语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经过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服务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近八个月的筹备,《中国环境法治》(2006年卷)终于出版了。出版《中国环境法治》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环境立法、政策制定、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环境法学分析研究,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宣传党和政府所取得的环境法治成效,鼓励社会各界分析和...

  • 序一

    作者:毛如柏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框架,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制定了26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地方人大与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大量有关环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

  • 全面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制保障

    作者:马骧聪; 陈茂云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强调了这一基本思想。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

  • 序二

    作者:张宁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始终把环境法制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1979年,刚刚开始...

  • 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

    作者:蔡守秋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本文研究的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主要指有关环境资源法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调整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各种观点,简称为环境资源法学的调整论。从广义上讲,调整论是关于法律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调整人与物(包括环境、自然资源和大自然)的关系的各种观点的总称。由于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及人与自然...

  • 构建和谐社会需进一步加强绿色法治工作

    作者:常纪文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构建和谐社会应并重考虑两方面的环境和谐因素社会之和谐包括人与环境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从环境科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与环境的和谐是促进人与人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看,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人关于环境利益的平衡和人与人关于其他利益的平衡,因此,环境利益的平衡是人与...

  • 从沙尘暴防治看立法理念的转换

    作者:吕忠梅; 刘超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近年来,我国沙尘暴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各界对这一现象的广泛思考。中国是世界上制定了第一部防沙治沙专门法的国家,这部被誉为"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对我国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法律,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然而,法律实施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立法理念出现了偏差。由于沙尘暴向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灾害,故人们多从技术的...

  • 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

    作者:别涛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公益诉讼概述(一)公益诉讼的一般含义公益诉讼(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通常被理解为以个人、组织或者机关为原告,以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公益)的行为为对象,以制止损害公益行为并追究公益加害人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向法院提出的特殊诉讼活动。例如,环保组织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制止危害环境的行为,针对污...

  • 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追求

    作者:周玉华; 郭永长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人类各类活动的日益繁盛,加剧了对资源的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也愈演愈烈。循环经济的理念正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重新审视自然生态规律和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而诞生的。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末端治理"的环保方...

  • 保护环境?抑或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立法目的批判与重构

    作者:张式军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案情与问题据《新晚报》2006年4月20日报道,江苏盐城阜宁县杨集镇东进村5年来死于癌症的有76人,还有癌症患者27人。其实关于"癌症村"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如广东翁源县上坝村,河北涉县固新村,浙江萧山坞里村等,仅河南沈丘县就有20多个癌症村。这些癌症村,大多数都和工厂污染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些癌症村的周边都在发展造纸、印染、...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缺陷与执法困境——从法律责任角度审视

    作者:朱谦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问题的提出2005年的环评风暴以及圆明园防渗漏工程案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权威性。国家环保总局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31条分别对相关违法主体进行了处罚。在这次环评风暴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被叫停的项目都还处于建设过程之中,尽管也有些几乎完工,但环保总局在适用法律时没有任何的为难。但如果这些项目...

  • 建立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的政府责任机制——对湖北省襄樊市“翟湾村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柯坚; 王杰兵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翟湾村事件:一场远未结束的灾难湖北省襄樊市翟湾村地处鄂豫交界处,下辖五个小组,约800户共计300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248公顷(3719亩)。全村大部分农户傍汉江第一大支流唐白河的支流——白河东岸而居,居民日常饮用水主要取自白河。从1997年开始,白河上游河南省境内陆续出现了数目难以统计的小型造纸厂。造纸厂产生的大量污水,没有...

  • 我国电子废物污染环境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制——对“贵屿故事”的思考

    作者:韩利琳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一、案情与问题广东汕头的贵屿是一个偏僻的小镇,离汕头市区有50多公里。这里每年回收处理的电子废弃物都在百万吨以上,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垃圾电子拆解基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贵屿镇开始涉足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外的电子废弃物通过深圳、广州和南海等转运点,大规模进入贵屿,根据潮阳区政府的一份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