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杂志简介:《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073/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述评与讨论、设计经验、工程实例、分析与监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0-4602
国内刊号:12-1073/TU
全年订价:¥ 984.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1
复合影响因子:0.84
总发文量:8649
总被引量:65069
H指数:70
引用半衰期:5.2073
立即指数:0.0253
期刊他引率:0.8421
平均引文率:5.9521
  •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DNRA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刘芹; 彭党聪 刊期:2019年第19期

    在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硝化阶段产生的硝酸盐在反硝化阶段被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此外,硝酸盐还可能被还原为铵(DNRA过程),但在污水处理中是否存在这一过程尚有争议。为此,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中的厌氧池为研究对象,在氮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泥进行连续培养,探讨DNRA现象。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在6500 m^3的厌氧池中TN的平均损失...

  • 磁铁矿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作者:谢文浩; 吴晓辉; 明银安 刊期:2019年第19期

    为了提高厌氧消化的产气效率,考察了添加磁铁矿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通过条件优化试验,确定磁铁矿促进产气的最佳粒径及投量;通过对比试验,确定磁铁矿及Fe^2+/Fe^3+对厌氧产甲烷的影响因素;通过加氢试验,确定磁铁矿对产甲烷的促进方式。结果表明,当磁铁矿粒径为100~150nm、投加量为20mmol/L(以铁原子计,负荷为10.3gFe3O4/gVS)时厌氧消化产甲...

  • 丁酸驯化及氢胁迫对厌氧污泥菌群及生物强化的影响

    作者:邵享文; 黄心昊; 陈尧; 张婷婷; 艾翠玲 刊期:2019年第19期

    为解决厌氧反应器的酸化问题,采用丁酸辅以氢分压控制驯化培养两类分别以产氢产乙酸菌与产甲酸产乙酸菌为产乙酸优势菌群的中温互营丁酸氧化产甲烷菌群B-H、B-F。试验结果表明,驯化后丁酸氧化菌得到明显富集,而丙酸氧化菌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菌群B-H、B-F中丁酸氧化菌属Syntrophomonas的基因相对丰度分别由(0.43 +0.01)%、(1.05 +0.06)%显著提.升...

  • 温度冲击对低强度超声波促进短程硝化的影响

    作者:田帅; 朱易春; 黄书昌; 连军锋; 李鑫 刊期:2019年第19期

    采用低强度超声波辐照污泥,考察了 SBR内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氮素转化、比耗氧速率(SOUR)、污泥性能的变化,探究温度冲击对低强度超声波促进短程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由18℃升高至28℃后,对照组的短程硝化消失,超声组的NAR仍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对照组和超声组的SOURmb分别为3.76,3.80 mgO2/(gMLSS·h),但超声组的SOURno...

  • AOM和NOM生成消毒副产物及对管网生物膜的影响

    作者:蔡晓霜; 刘伯约; 周滨; 翟洪艳; 程秀鹏 刊期:2019年第19期

    研究了藻类有机质(AOM)和天然有机质(NOM)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及其对模拟管网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A0M不同于NOM,AOM含有较少的芳香族有机物、较多的亲水性和低分子质量有机物,AOM的有机氮含量是NOM的7.18倍,能消耗较多的自由氯而生成结合氯。与自由氯接触1h后,AOM和NOM生成的DBPs总量接近,AOM生成的三氯甲烷、一渙二氯甲烷、三渎甲烷、二氯...

  • 石灰软化/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硬度纳滤浓水

    作者:乔沐阳; 李星; 于海宽; 杨艳玲; 朱振良; 纪洪杰 刊期:2019年第19期

    构建了活性炭吸附/石灰软化/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工艺1)和活性炭吸附/石灰软化/超滤组合工艺(工艺2),对比了 2种组合工艺对高硬度纳滤浓水的软化效果以及有机物去除效能,表征了活性炭的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了砂滤的CaCO3截留作用以及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组合工艺对纳滤浓水均具有良好的软化效能,对总硬度、CODmn、UV254\DOC及各类溶...

  • 漏损管网中瞬态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赵彬伶; 许仕荣; 俞亭超; 邵煜 刊期:2019年第19期

    瞬态压力在管网中的传播关系到管网运行的安全。设计并建立了一套供水管网模拟试验装置,用以分析不同管道形式、漏点尺寸和初始流速三者对管内瞬态压力波传播的影响。试验管道采用直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通过关闭阀门引起瞬态压力波,采用压力传感器监测瞬态压力波动。结果表明,瞬态压力与漏点尺寸呈负相关关系,漏点的设置对管内瞬态压力有调节作...

  • 供水管网流量数据统计分析用于漏损走位研究

    作者:杜建军; 胡诗苑; 高金良; 张鑫; 杨浩 刊期:2019年第19期

    漏损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使漏损定位更加快速、科学,对供水管网流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供水管网中的流量监测点,能够得到大量的流量数据,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 t检验分析法和均值差分析法应用在漏损定位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从无漏点到单漏点、从无漏点到多漏点、从少漏点到多漏点、等多种情况的比较分析,为...

  • 实测方法评估压力管理对漏失水量降低程度的适用性

    作者:郑成志; 赵焱; 孙国胜; 李冬平; 徐叶琴; 高金良; 崔福义 刊期:2019年第19期

    压力管理作为一种漏失水量控制措施正逐步受到重视,合理评估压力管理对漏失水量的降低程度,对比较压力管理的投资和收益十分重要。针对实测方法中的降压测试法和水平衡分析对比法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供水总流量的测量误差、供水水压对用水流量的影响、用水流量和用水量的不稳定性,证明了降压测试法依托的等效漏点指数模型在实际操作性方面...

  • 藻红外技术测试多种卫生指标下的饮用水生物毒性

    作者:林艳; 罗菲尔; 郭蔚华; 仲怡 刊期:2019年第19期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明确现行标准中多种限值卫生指标共存时饮用水的安全性,选用卫生指标限值时的有机化学物CH2Cl2、CH2O、CCl4、C8H10、C8H8,农药C3H8NO5P、C10H19O6PS2、C8N2Cl4,重金属Cd^3+、Mn^2+,采用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技术,开展了3类药品共存的生物毒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藻对...

  • 溴离子对三卤甲烷生成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孟欣; 魏彬; 李学艳; 沈吉敏; 甘佳俊 刊期:2019年第19期

    溴代消毒副产物的细胞毒性要高于氯代消毒副产物,因而成为近年来消毒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北方某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溴离子浓度对三卤甲烷(THMs)和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的影响,并考察含溴水体中THMs总生成量及其成分分布与投氯量、pH值和温度的关系,以及该过程中溴对THMs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溴离子投量由零增加至900μg/L后,THMs的优势种...

  • 唐山市古冶区地下水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作者:李大鸣; 孙仲谋; 张弘强; 李彦卿; 卜世龙; 贾明灏; 栗琪程 刊期:2019年第19期

    基于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唐山市古冶区地下水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进行确定。通过模拟得到研究区域内全年地下水变化情况及其流场分布,其中水位变差及地下水流向与当地实际相符,说明该模型合理、可靠。同时计算得到研究区域内近年地下水补排量,将其与储变量比较可知,在近年取排水条件下,地下水供给难以满足当地取水需求。对此,在...

  • 三乙胺修饰聚苯乙烯微球选择性去除水中的硝酸盐

    作者:黄驰; 闫楠; 郭家旺; 吴帆; 卢慧洁; 王继承; 杨文澜; 张莉莉 刊期:2019年第19期

    通过悬浮共聚-表面氨基化反应制得三乙胺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TPM),考察了TPM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颗粒活性炭(GAC)、大孔吸附树脂(XAD-4)和离子交换树脂(D201),TPM去除硝酸盐的效果较好。pH值对TPM吸附硝酸盐的效果有影响,当pH值为6~7时具有最大的硝酸盐吸附量(45.23 mg/g)。在有竞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TPM对硝酸盐表现出良...

  • 紫外、磁化和超声对超滤膜表面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作者:张晓岚; 王卫军; 潘俊杰; 金其祥; 温颖; 杨旭; 尚风雷 刊期:2019年第19期

    探讨了紫外、磁化和超声3种技术措施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并对3个样品及对照样品(仅超滤)的膜表面微生物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丰度及多样性,通过PCR图和热图对比3种技术对膜表面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超滤的膜表面微生物群落总数和种类与其他样品相比有明显差异,其群落总数仅是对照样品的30%,群落...

  • 快速磁絮凝工艺的后絮凝现象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刘文彬; 肖志伟; 白茹真; 房宏艳; 王捷 刊期:2019年第19期

    针对某磁絮凝装置应急处理黑臭水体出水的后絮凝问题,基于现场使用的混凝药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设计试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证实后絮凝现象与高分子助凝剂PAM的投加量直接相关。通过分析上清液Zeta电位等指标,确定最优操作条件如下:PAC投量为50mg/L,PAM投量为0.5~2mg/L,沉降15~30min,该条件可有效保证混凝效果,减少出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