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Studies on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and Drama

杂志简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戏曲研究、戏剧研究、说唱文学研究、名师讲名著、新书评介、戏剧文史档案、清代陇影戏书抄本考

主管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
主办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5
总被引量:121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3.9756
  • 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生态与小说史书写的策略思考

    作者:熊明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中诞生、发展的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在小说内部必然存在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交流和对话,也必然与其共生的其它人文学科形态存在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交流和对话,特别是与小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史传、诸子、诗歌、散文之间更是如此。窃以为,重新返回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现场,在历史现场中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

  • 河西走廊重镇古戏台掠影(2)——张掖“山西会馆戏台”

    作者:麻国钧 刊期:2017年第01期

  • 作为方法的方音——以“面如重枣”中“重”的读音为中心

    作者:张同胜 刊期:2017年第01期

    古代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大多是勾栏瓦舍世代累积成书,与宋南戏、金诸宫调、蒙元杂剧等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保留了时间长河中的音景。其中一道风景为异字记音,从而方音可以作为方法,以解决明清小说文本中的诸多困惑。如《三国志演义》中关羽'面如重枣'中的'重'究竟应该读作什么?源流可考镜至元杂剧三国戏中'面如挣枣红'。而'重枣''挣枣''蒸...

  • 中国小说书名英译例考

    作者:李小龙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西方小说在命名上有深刻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翻译时便会被彰显出来。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被译为多种外文,但实际上这些译名都有以西律中的改译之处。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这些作品的译名总会忽略掉这些书名最为关键的部分,讨论这些译名的增、改、删的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西方小说命名方式的认识,并促使我...

  • 现代视野下的《儒林外史》研究述论

    作者:甘宏伟 刊期:2017年第01期

    1910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人物对《儒林外史》所作的评论为开端,《儒林外史》的研究从传统形态进入现代形态,具有了现代视野。在现代视野下,《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内涵等不断地被发现与发掘。综观二十世纪初以来《儒林外史》研究的进程,我们将其分出三个时期。1910年代至1940年代为自发与分散研究期,1950年代至1970...

  • 大登科与小登科: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定婚叙事

    作者:叶楚炎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清通俗小说中的定婚叙事不止与现实中的婚姻礼制有着天然的联系,还与其他历史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至为关键的便是科举制度。科举在定婚叙事中的身份是多重的:从婚姻的对立者和阻碍者,到作为婚姻的正面推动力量,乃至成为定婚礼制化要求的落实者,并最终提供了科举式定婚赖以建立的重要资源。透过这些多重身份和复杂纠合,我们能够更为清...

  • 明代建本小说插图“暴力”主题的视觉阐释

    作者:颜彦 刊期:2017年第01期

    明代中晚期,福建地区刊刻事业呈现出极为繁荣的景象,这其中,'暴力'主题在建本小说插图中获得了极大的生长空间,其图像修辞、图式建构均显示出独树一帜的特色和风格。这一图像主题的视觉表述不仅在联结插图历史上下文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图像表征的形式将其附着的社会历史语境传达给我们。

  • 金陵惊鸿——奇女子沈琼枝形象的诞生及其文学意义

    作者:井玉贵 刊期:2017年第01期

    综合旧有材料及郑志良先生发现的新材料,可以断定,《儒林外史》中沈琼枝的人物原型是'茸城女士'沈珠树。吴敬梓取张宛玉逃离盐商夫家及寄居南京的经历,锻造为沈琼枝的主体故事,而将沈珠树过人的胆略,赋予沈琼枝形象以灵魂,从而完成沈琼枝这一光彩照人的奇女子形象的塑造。吴敬梓写沈琼枝'窃赀以逃',并非特意贬斥她,而是周密思虑下对她的大胆肯定...

  • 王鏊与《儒林外史》娄鲁二府人物关系考论

    作者:张梦笔 刊期:2017年第01期

    王鏊作为明代中叶的朝廷重臣与八股名家,在政坛与文坛上都有较高的地位,后因与宦官刘瑾政见不合,无力改变刘瑾把控朝政的局面而辞官归隐。本文认为吴敬梓对王鏊及其八股文创作应有较深的了解,在小说《儒林外史》中,以娄中堂为中心,辐射到鲁小姐、鲁编修乃至是娄鲁二府的人物群像,与王鏊之间存在一种影射关系;并且王鏊的文行出处似正与吴敬梓的人...

  • 论唐人小说的美

    作者:张同利 刊期:2017年第01期

    唐人小说是唐代文人苦心经营的美妙篇章。内容上,蕴涵丰富,韵味悠长;艺术氛围上,富有诗情诗意;艺术效果上,有游心骇耳之效;结构上,具有严整有致的时空感;语言上,含蓄典雅,多一份文人气。

  • “三顾茅庐”三题

    作者:许中荣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三顾茅庐'故事中刘备'误认'隆中亲友情节是《三国演义》的创造。孔明亲友实则是孔明的替身,他们与刘备的对话正是代孔明立言。隆中亲友的态度愈冷淡,越写出诸葛亮在出山问题上的清醒与面对拜请不得不出山时强烈挣扎的内心。诸葛亮'重返卧龙岗'的理想主要凝结着两种文人心态,一是对主体人格的追寻,一是对雄猜之主杀戮功臣具有的危机意识,其中寄...

  • 陈宫形象刍议

    作者:赵旭 刊期:2017年第01期

    陈宫在史书中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进入小说后,其智者的形象日趋丰富鲜活。在《三国演义》中,他与曹操和吕布这两个强势人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局势强弱的关键人物。这个形象从正史进入小说后所发生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小说作者的艺术创作力和审美取向,与诸葛亮一起成为《三国演义》悲剧意识的重要体现者。

  • 对《红楼梦》一些问题的再思考

    作者:赵逵夫 刊期:2017年第01期

    关于《红楼梦》一书,胡适提出'自叙说',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学界一直有争议。从《红楼梦》构思及其创作背景来看,文章认为:1.《红楼梦》中贾家之'贾'是由'曹'字移动笔画变化而来,以曹家衰败的过程为蓝本,这是作者在此书构思之初就确定了的。2.书中甄家的构思,将'贾'谐音为'真假',分一为二,从不同方面来反映曹家的衰败史。3.作者最初所定书名为《石...

  • 胡适对《红楼梦》评价之初探

    作者:李健韬 刊期:2017年第01期

    自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至1962年其于台北逝世,胡适就《红楼梦》相关问题撰写文章总计124篇。作为中国近代学术界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胡适终生关注红学,对《红楼梦》的评价数量众多、范围广泛。但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及20世纪三十年代后,胡适对《红楼梦》的评价竟存在前后观点互相矛盾的奇怪现象。笔者将胡适对《红楼梦》的主要评...

  • 论贾政形象的内在矛盾——兼谈《红楼梦》中的“归隐”思想

    作者:张何斌 刊期:2017年第01期

    《红楼梦》里的贾政虽非核心人物,但在他身上寄托了传统中国人'归隐'的理想。书中不少细节直接或间接体现了这一理想,而作者设置这些细节的事件具有一定的思想逻辑性,这使《红楼梦》一书成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古今无数中国人的某种精神寄托。'归隐'理想从我国传统社会文人直到当下现实生活的发展有一条较为清晰的线条。因此,《红楼梦》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