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Studies on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and Drama

杂志简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戏曲研究、戏剧研究、说唱文学研究、名师讲名著、新书评介、戏剧文史档案、清代陇影戏书抄本考

主管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
主办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5
总被引量:121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3.9756
  • 《世说新语》索解

    作者:龚斌 刊期:2012年第01期

    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志人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美学、风尚、名士的生活及精神风貌,历来为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所喜爱。这部著作看似通俗易懂,其实,由于年代久远,《世说新语》无论是语言或文化背景都已成为历史的化石,因此,若要还原其真相,得其言外之意蕴,并非易事。笔者研读...

  • 才学小说与佳人才子书关系新探

    作者:苏建新 刊期:2012年第01期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将才学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明确划分为两类,但它们实际上存在着交叉关系。二者均可溯源到唐传奇,且有的才学小说本身即属佳人才子书。有关分类的歧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 古代小说中棋戏描写的文化意蕴

    作者:樊庆彦; 刘佳 刊期:2012年第01期

    棋戏是古代一种益智赛巧的娱乐项目,深受人们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多的小说作者。古代小说中有着许多关于棋戏的描写,作者将其与时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更为生动有效地揭示出小说所反映的复杂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及其所体现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古代小说中的棋类文化描写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值得探究。

  • 《西游记》与西域动物

    作者:张同胜 刊期:2012年第01期

    本文结合印度神话史诗、西域传说故事及西域生态环境等论证了《西游记》中狮子、老鼠、孔雀、牛、大象等动物的西域特色以及它们与《西游记》相关叙事的生成关系,认为《西游记》的成书得益于西域尤其是古印度的动物神话和传说。

  • 《甘泽谣》之流传与影响考

    作者:李军; 刘延琴 刊期:2012年第01期

    《甘泽谣》为晚唐袁郊所撰传奇集,只有九篇,但每篇均为上乘之作,在后世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梳理历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流传与影响,做了细致考证。

  • 为官者的“云水趣味”——以《世说新语》为例论“魏晋风度”主体身份为官员的意义

    作者:高原 刊期:2012年第01期

    以"云水趣味"济世经邦,可使为官者对权力保持一种清洁的态度,亦更能使政治运作接近老子的"无为"为政智慧。政治清明的出现当然主要靠政治体制的健全与到位,但政治清明更基于为政者之精神清明,在文化精神与社会舆论方面形成一定的崇尚清明的"云水趣味"的"气场"就是十分必要的。一边致力于政事,一边以萧散超脱为人生旨趣是魏晋时期中国官员政治生...

  • 《聊斋志异》医者叙写反映的古代中医特点

    作者:杨玲; 马榕 刊期:2012年第01期

    虽然《聊斋志异》数百篇故事中涉及医者的不多,但就是这有限的篇章,却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抽绎出古代中医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或可为现今中医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借鉴和启示。

  •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作者:郑炜华; 王晓燕; 王忠禄 刊期:2012年第01期

    蒲松龄大半生境况艰难,促使他以神怪之文体抒发悲愤和寄托文士理想,一则表现大众趋善求仁的共性需求,二则表现部分士林等辈相对个性化的人生诉求。但正是在《聊斋志异》长期的搜集、改编、结集、增补的过程中,他的精神状态渐渐由极度压抑痛苦趋向平和舒展,最终找到了一条超越生活痛苦的精神出路,使自己在晚年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与充实。

  • 明代通俗小说序跋所见出版史料小识

    作者:陈梓歆; 达正岳 刊期:2012年第01期

    明代通俗小说的序跋中保存了大量的小说出版史料,是研究明代出版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小说序跋对明代小说出版史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明代通俗小说序跋中保留了大量关于书坊主出版活动的原始记载;(二)明代通俗小说序跋中记载了小说的翻刻等比较重要的出版问题;(三)明代通俗小说的有些序跋生动描述了明代通俗小说的出版环境。

  • 明代通俗小说插图成因探析

    作者:申重实 刊期:2012年第01期

    图文合刊是明代通俗小说的一大特征,本文认为形成明代通俗小说这一编纂特征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通俗小说中插图编纂很有可能受到了中国早期图文合一编纂传统的影响;其次,明代通俗小说多插图现象的形成和阅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明代通俗小说插图的兴盛繁荣自始至终都和明代刻坊书肆的发达、印刷业的革新以及同插图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紧密联...

  • 重新审视薛宝钗形象的审美价值与现代意义

    作者:宋子俊 刊期:2012年第01期

    清末以来,"钗黛优劣论"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左钗右黛"或是"左黛右钗"可谓争论不休。而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情况发生变化,出现了主流评价一边倒的现象,即褒林而贬薛。八九十年代,情形有所改变。特别是近十年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笔者发现: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红楼》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也...

  • 《红楼梦》中红绿“汗巾”试探

    作者:白建忠 刊期:2012年第01期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一段宝玉与蒋玉菡互赠汗巾的描写,其中的"汗巾"折射出的内涵十分丰富。袭人送给宝玉绿色汗巾,一方面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极其亲密;另一方面,寓有规约之深意。蒋玉菡赠给宝玉的红色汗巾,成为宝玉日后挨打的重要物证,同时也传达出了他们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之后,宝玉将红色汗巾又给了袭人,成为后文蒋玉菡与袭人之间姻...

  • 由脂评解读林黛玉“小性儿”的实质

    作者:宋运娜 刊期:2012年第01期

    林黛玉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对林黛玉形象存在着误读,例如把全书多人数次提及的她的小性儿、多心、爱恼人以及爱哭,作为对林黛玉形象的整体评价。因此,笔者试图借助脂评探究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的实质,对林黛玉的个性进行重新解读,以正解千古情痴林黛玉。

  • 从美学角度比较潘金莲和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作者:鲁彩苹 刊期:2012年第01期

    在世俗的眼中,潘金莲是"千古第一荡妇",根本无法与"世外仙姝"的林黛玉相提并论。但是,当我们站在美学角度,探究潘金莲、林黛玉这样的复杂艺术形象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荡妇"和"纯美"的巨大反差背后,潘金莲和林黛玉的悲剧性其实有相似之处。虽然她们的出身有贵贱之分,才情有高下之别,其实她们都是追求幸福而不得的可怜女子。这两个似乎迥然不同的...

  • 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概述

    作者:刘小梅 刊期:2012年第01期

    元代中后期的戏曲艺术思想,以追求和实现"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为主要审美风尚;以《琵琶记》为代表的"高台教化"观念已成为元末文人剧作家的一种集体潜意识。《中原音韵》的成书,表明元代文人是以散曲意识为本位来确立元杂剧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的;《录鬼簿》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的戏剧意识在元末已开始步入自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