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

中国地震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地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08/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微震研究专辑论文、2021年云南漾濞6.4级、青海玛多7.4级地震快速产出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国际刊号:1001-4683
国内刊号:11-2008/P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3
复合影响因子:0.73
总发文量:818
总被引量:9563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7.8286
立即指数:0.0909
期刊他引率:0.913
平均引文率:21.3636
  • 大兴安岭造山带及两侧邻区莫霍面深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

    作者:杨彦明; 张建中; 黄瑞滨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2009~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接收函数 H-k 算法获得23个基岩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和泊松比,同时,收集并筛选出277个已有探测台阵和流动台站的接收函数研究结果,综合分析给出大兴安岭造山带及两侧邻区莫霍面深度、泊松比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域的莫霍面在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加深的...

  • 西南交通大学8m×10m地震模拟振动台运行对场地振动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必灯; 郭迅 刊期:2019年第02期

    西南交通大学建成的8m×10m/160t振动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振动台,对其运行质量和振动影响进行评价具有示范效应。探讨该振动台振动影响的现场实验于2017年初展开,实测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在工作频段内受控性能很好,对地震动信号重现度很高;台面满载满负荷运行时实验室建筑基础10m以内地面振动加速度实测值不超过6 . 6gal,振动速度小于2mm/s,不会...

  • 基于格网的全国尺度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丁香; 王晓青; 窦爱霞; 袁小祥; 丁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空间格网数据相比于矢量数据具有运算速度快、处理简单的特点,适合地震灾害损失震前预测或震后快速评估。但地震损失评估涉及地震危险性及人口、房屋建筑及其地震易损性等不同类型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千米格网分布,数据量大,数据变化时形成新的格网数据的工作量较大,使用常规震害预测算法会影响评估效率。依据地震损失评估原理,采取前置确定性损...

  • 逆时偏移中波形光滑性分析与波形校正研究

    作者:杨仁虎; 凌云; 常旭; 丰叶 刊期:2019年第02期

    针对RTM成像波形不光滑的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简单模型分析了空间、时间采样间隔对成像波形光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采样间隔对波形光滑性的影响较大,而时间采样间隔的改变并不能改变波形光滑性。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在空间上对RTM成像波形进行插值,可以解决波形不光滑问题。通过复杂模型进行验证,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RTM成像剖面沿...

  •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

    作者:宋春燕; 高荣; 刘建明; 刘萍; 郭寅; 温少妍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 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 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 S4.6(M L5.0),初步判定为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近NE向展布,主震震源深度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主震基本一致,发震断层陡立。本文从区域的构造环境、地震震...

  • 盖州青石岭震群的震源参数特征

    作者:张博; 钱蕊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使用辽宁地区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基于Brune圆盘模型计算了2012年2月~2016年12月盖州青石岭震群M L≥2.5地震的震源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震群的视应力为0~12bar,视应力随时间整体表现为突升突降中逐渐衰减的变化形态;应力降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这与Nuttli的板内地震增加应力降(ISD)模型较吻合;通过对比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序列中M L≥3.5地...

  • 松原5.7级地震震中区土壤氢气变化特征

    作者:康健; 肖宁; 高小其; 张思萌; 王健宇; 张磊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发生5 . 7级地震,为了探究地震对断层气的影响以及震后断层气变化特征,震后在震中区进行了多期土壤氢气浓度观测工作,得到了震中区氢气浓度的最大值、背景值等多项指标。结合地震前后氢气浓度数据,分析震中区震前、震后氢气浓度趋势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此次地震活动中,氢气浓度变化有“震前缓慢升高—临震下降—震后迅...

  • 南襄盆地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作者:余尚江; 成万里; 陈波; 卢亚; 陈贤; 黄恩贤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河南、湖北、陕西地震台网共27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2014~2016年远震波形的接收函数,通过叠加获得了南襄盆地及邻区26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合该区地形地貌特征、断裂分布和地震活动,得出以下结论:①南襄盆地及邻区的地壳厚度与地形变化关联紧密,呈现出由NE向SW方向增厚的趋势,地壳厚度为30~41km;②泊松比高值集中在房县-兴山附近,...

  • 西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作者:张会苑; 杨晶琼 刊期:2019年第02期

  • 喜马拉雅地区与天山地区地壳强地震的孕震因素探讨

    作者:陈应君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哈佛大学GCMT数据中心和前人积累的历史地震资料(1962~2016年M W>4.0地震)以及Crust2.0地壳结构统计分析了喜马拉雅地区、天山地区的地壳区域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相关性。此外,利用GFZ地学研究中心提供的静态卫星重力模型GGM03S/EGM2008和地形模型Topo计算了2个地区的各类重力异常场,同时还模拟了不同地壳弹性参数下的重力异常场,结果表明喜...

  • 基于合成速率法的青藏块体东北缘断裂活动分析

    作者:唐红涛; 张学刚; 高子让; 丁国丽; 李瑞莎 刊期:2019年第02期

    基于合成速率法、趋势累积率法与跨断层资料等的结合,从时空的不同角度分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主要断裂应变积累的运动特征。结果显示:①2010~2016年,祁连山断裂带呈微弱拉张的运动态势,海原断裂带由张转压,六盘山断裂带在门源地震前显示张性运动,震后发生转折;②长期来看,基于趋势累积率 D c的计算结果显示了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累积应变略高于...

  • 江苏地电台站渗流方位角和极化方位角差异特征分析研究

    作者:鲍海英; 李飞; 瞿旻; 卜玉菲 刊期:2019年第02期

    利用江苏地电台站的地电场和地磁数据,计算各个台站的极化方位角和渗流方位角,其中,渗流方位角分别采用谐波振幅和峰谷值2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沂台和南京台由于台站覆盖层较浅,极化方位角存在线性极化和较多的非线性极化现象;而高邮台和海安台由于覆盖层较厚,极化方位角多数存在非线性极化现象。②用峰谷值法与...

  •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地下水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余丹; 刘春国; 王晓; 韩雪君; 黄兴辉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水位观测数据分为高、中、低等3个频率分量。高频分量可以用来识别和研究包含同震响应在内的高频事件;中间频率分量包含固体潮的半日波、全日波信号;低频分量则反映观测数据的长期趋势性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张道口-1井和新10井的水位观测分钟值数据,从处理后得到的高频分量中识别出31次7级以上地震的...

  •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影响系数分析——以江宁地震台为例

    作者:樊晓春; 解滔; 吴帆; 袁慎杰 刊期:2019年第02期

    采用水平层状均匀介质中点电源位于任意深度时的电位解析表达式,以江宁台3层电性结构为例,分析了井下对称四极地电阻率观测时各层影响系数随深度、极距的变化,并结合探测深度探讨了实施井下观测时影响系数在选择供电极距和电极埋深时的作用。结果表明,对于“K”型电性结构,江宁台井下观测对地表、浅层干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短极距观测对地表、...

  •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台站水管仪观测质量及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作者:郭伟; 陈立峰; 苏亚梅; 胡玮; 贾昊东 刊期:2019年第02期

    针对仪器运行状况和外界环境等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以及台站所处地质构造不同对台站影响的问题,采用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乌加河台、包头台、乌海台2015~2017年DSQ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3个台站的年零漂、相对噪声水平 M 1、M2波潮汐因子γ值均方差等特征参数,并进行同震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包头台水管仪的观测质量优于其它台站,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