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杂志简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107/TM,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力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智能电网、大电网规划与运行、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发电、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0258-8013
国内刊号:11-2107/TM
全年订价:¥ 2539.20
创刊时间:1964
所属类别:电力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4.31
复合影响因子:3.5
总发文量:9426
总被引量:263625
H指数:151
引用半衰期:4.3767
立即指数:0.1011
期刊他引率:0.7384
平均引文率:17.8174
  • 居民温控负荷聚合功率及响应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李亚平; 姚建国; 雍太有; 鞠平; 杨胜春; 时欣利 刊期:2017年第19期

    温控负荷是参与电网功率平衡的一类有效资源,在电网紧急事故下有助于快速维持系统的频率稳定。但由于其分散分布特性造成调度中心难以直接获得其聚合功率及响应潜力。为引导温控负荷参与电网调控运行,建立了温控负荷的近似聚合模型,能够较为方便地确定其聚合功率的估计值及上下限范围。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计及响应不确定性的温控负荷聚合响应...

  •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数据中心联络线功率控制方法

    作者:杨挺; 李洋; 盆海波; 张亚健 刊期:2017年第19期

    新能源接入为解决数据中心高耗能和运行费用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但与传统供电模式相比,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当此类能源出力接入数据中心园区后,不仅影响数据中心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园区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对主网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冲击。通过分析数据中心组成结构特征,及各类用户请求任务特性发现,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负荷具有可调控...

  • 基于分布估计和智能存储的复杂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作者:成锐; 刘文霞; 金秋龙; 刘宗歧 刊期:2017年第19期

    为了加快复杂电网可靠性评估的计算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估计与智能存储的大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在抽样阶段与状态评估阶段对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综合改进。在抽样阶段,通过改进分布估计算法,提高种群的优良性,快速实现对状态空间的约减,在约减后余下高失负荷密度的状态空间中随机抽样,达到减小方差的目的。在状态评估阶段,引...

  • 电动汽车群响应的主动配电网阻塞调度研究

    作者:孙辉; 沈钟浩; 周玮; 胡姝博; 马千; 陈晓东; 李春平; 杨万青 刊期:2017年第19期

    随着主动配电网中电动汽车渗透率的逐渐提高,其无约束或无引导的用电行为不利于配电网的功率平衡控制,甚至会引起网络阻塞。但是,电动汽车群充电在市场模式管控下又具有良好的柔性,鉴于此,该文利用主动配电网中电动汽车灵活的充放电时间转移能力,提出一种计及充放电服务费调整的主动配电网阻塞调度模型。在考虑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概率特...

  • 内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机器学习方法探索(一):引导学习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作者:尚宇炜; 马钊; 彭晨阳; 武海涛 刊期:2017年第19期

    简要介绍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机器学习算法的主要特征及局限性。然后,结合电力领域特征,分别从工程实际、研究机理和“知识资产管理”需要3个层面,探讨了电力领域对机器学习方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化表示和封装,提出一种嵌入“知识函数单元”的机器学习方法——引导学习,重点研究其理论基础、架构和原理...

  • 含恒功率负载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作者:张学; 裴玮; 邓卫; 于汀; 范士雄; 黄仁乐 刊期:2017年第19期

    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是评价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传统稳定性分析方法通常以直流级联系统和直流微电网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于含恒功率负载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评价较少涉及。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的阻抗匹配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柔性互联装置、光伏发电单元、恒功率负载以及?型...

  • 三相不控整流负荷的谐波功率实测建模

    作者:周念成; 魏能峤; 王佳佳; 翁利国; 苏宇; 王强钢 刊期:2017年第19期

    以三相不控整流负荷为研究对象,分析负荷功率变化导致整流电流断续和连续的工作模式,利用交流侧电压电流实测特征数据,结合整流器导通过程的电路约束,提出三相不控整流负荷等效电路的参数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整流器导通区间内的电压电流平衡方程,推导其谐波耦合导纳矩阵,建立三相不控整流谐波功率模型,并根据谐波功率导纳矩阵元素的分布特...

  • 不平衡负荷负序加权等效模型及其平衡化补偿方法

    作者:廖坤玉; 陶顺; 姚黎婷; 肖湘宁 刊期:2017年第19期

    补偿负荷不平衡时,通常以理想三相电压源电势作为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参考电压,实际系统中据此设计的补偿网络并不能完全平衡。对此,针对负荷不平衡的三相三线制电路,为更符合PCC处三相电压不对称的实际情形,该文考虑系统导纳,将系统侧等效为戴维南模型后,建立了不平衡负荷的负序加权等效模型;基于等效负荷参数,运用Stei...

  • 基于滑窗频谱分离算法的基波参数测量

    作者:孙仲民; 何正友; 臧天磊 刊期:2017年第19期

    非同步采样时,含有邻近间谐波的基波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时,基波、间谐波和各自负频率成分间会产生严重的频谱干扰。因此,为了准确提取并测量混叠频谱中的基波成分,该文提出基于滑窗频谱分离的基波参数测量方法。首先建立多频率信号模型,并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推导出频谱分离算法,分离出基波和干扰的频率分量,最终计算出基波参数。该文在电压...

  • 基于特征值分析的DFIG风电机组在微电网中的频率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赵晶晶; 洪婉莎; 徐成斯; 徐传琳 刊期:2017年第19期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速恒频DFIG风电机组可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和超速控制减载运行参与电网频率调整。针对含DFIG风电机组的风光柴中压微电网,采用特征值分析方法,分析DFIG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超速控制和柴油机调速器控制参数变化时微电网的特征值轨迹,找出反映微电网频率响应特性的典型特征值。并通过分析不同虚拟惯量控制和超速控制参数...

  • 提高风电机组发电量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

    作者:贾锋; 蔡旭; 李征; 李悦强 刊期:2017年第19期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由于受到变速范围及变速动态响应时间的限制,无法保持以最佳叶尖速比运行。推导出了最优桨距角随叶尖速比偏离程度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一种额定风速以下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当机组偏离最佳叶尖速比时,使机组工作在局部最优点上,从而提升发电量。同时,针对桨叶安装角误差对发电量及协调控制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全局最优桨距...

  •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概率区间潮流模型与算法

    作者:鲍海波; 韦化; 郭小璇; 李滨 刊期:2017年第19期

    该文基于证据理论构造了风电场的随机出力和不确定节点负荷的基本可信度分配,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概率区间潮流(probabilistic interval power flow,PIPF)模型和算法。通过构建输入不确定量的多维联合可信度分配,将概率区间潮流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区间潮流问题。并采用区间优化法求解区间潮流,获得潮流状态量的区间极值,最终合成了潮流变量的似然...

  • 考虑复杂约束的水电站AGC控制策略

    作者:胡林; 申建建; 唐海 刊期:2017年第19期

    大容量高水头多振动区巨型水电站并网发电给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运行带来极大挑战。该文综合考虑机组多振动区、调节范围、调节精度、调节速率等复杂约束,以全站有功计划为控制目标,系统提出水电站AGC控制策略。提出单机、分组、组合3种分布方式构建机组联合运行模型,利用区间组合理论确定各机组组合的可...

  • 质–量并行调节下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弹性运行与优化

    作者:杨志平; 冯澎湃; 王宁玲; 时斌; 戈志华 刊期:2017年第19期

    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是适应复杂环境条件,降低火力发电煤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径。该文考虑环境因素对机组供热负荷与冷端释热特性的影响,基于工程方程求解器和Ebsilon平台建立了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的冷端传热和供热特性模型,根据外界环境和机组安全性等边界条件分析了机组在不同热负荷和电负荷要求下的弹性运行边界,得到了不同电负荷时...

  • 660MW机组不同变负荷速率下瞬态过程的能耗特性研究

    作者:王朝阳; 李冰心; 苗国耀; 刘逸文; 刘明; 严俊杰 刊期:2017年第19期

    火电机组承担着调峰任务,大幅度变负荷成为其运行常态。为研究火电机组变负荷过程的能耗特性,该文以某66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GSE软件,建立了考虑机组蓄热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型,获得了不同变负荷速率下机组瞬态过程的能耗,并与稳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机组升负荷过程中,动态模型计算的平均煤耗率相比稳态模型最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