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业

中国蚕业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Sericulture

杂志简介:《中国蚕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421/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产业论坛、综述与专论、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0982
国内刊号:32-1421/S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9
复合影响因子:0.78
总发文量:1028
总被引量:4794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4.9865
立即指数:0.1132
期刊他引率:0.7081
平均引文率:5.9717
  • 家蚕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崔颖俊; 赵巧玲 刊期:2006年第04期

    2003年4月15日,美、英、德、日、法、中等6个国家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到目前为止,已有大肠杆菌、秀丽线虫、果蝇、拟南芥、酿酒酵母、小鼠、家蚕等数十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图完成测序,并且还有上百种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正在进行。蛋白质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研究模式...

  • Piggy Bac转座子及其在家蚕中的应用

    作者:赵岩龙; 沈兴家 刊期:2006年第04期

    转座子可以由染色体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位置,改变原有基因的结构和排序,从而导致基因改变。转座子可分为2大类,第1类转座子又有多种类型,这类转座子能以染色体DNA转录形成的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作用合成DNA并插入到基因组中;第2类转座子则直接在基因组中来回移动,不形成RNA,也与反转录酶的作用无关。用于昆虫重组的转座子几乎都是第2...

  • 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对桑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段建丽; 程嘉翎; 王娜; 肖龙云 刊期:2006年第04期

    蚕桑生产是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行业,对增加农民收益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桑子繁殖是桑园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少地区收获桑子后已错过了最佳播种期,使繁殖的实生苗生长量不够,不能用于嫁接,因此繁殖实生苗往往用陈年种子。然而,桑子的保存条件要求较高,保存不当会导致种子活性大大降低,发芽率很低。利用激素和化学药剂浸种来提高种...

  • 秋期桑螟的发生及原因分析

    作者:方利民 刊期:2006年第04期

    桑螟(Piaphanlapyloalis Walker)是吴江市发生最频繁的暴发性桑园害虫之一,特别是秋季第4、5代桑螟发生基数高、危害严重。自1990年以来,桑螟在吴江市有5次大规模的暴发成灾,造成桑叶减产。2005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晚秋蚕期第5代桑螟在本市大面积发生,局部特大暴发。经过各部门齐心协力调查研究,准确测报、预警,狠抓关键措施,...

  • 大茧型丰产基础蚕品种C112×J118选育初报

    作者:刘明珠; 王章娥 刊期:2006年第04期

    选育大茧型丰产蚕品种是我国茧丝绸产品向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发展大规模省力化养蚕、农业增收增效、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为此我们在“八五”、“九五”期间蚕品种选育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应用杂交育种法,开展了大茧型丰产基础蚕品种选育,现将C112×J118基础蚕品种选育情况报告如下。

  • 虫螨克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作者:李民; 王建新 刊期:2006年第04期

    在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既要有效地防治好桑园病虫,又要使养蚕生产能安全进行不使蚕中毒。然而,桑园害虫的发生与家蚕的饲养往往是同步的。目前在桑园病虫防治上农药品种单一,为了将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桑园害虫,1998年中秋蚕期和2000年春蚕期,我们对生物农药虫螨克对家蚕的毒性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沈阳地区野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杨瑞生; 于威; 秦利; 张涛; 石生林; 李群 刊期:2006年第04期

    野蚕(Bombyx mandarina Leech)亦称野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分布于我国桑树种植地区,北起辽宁,西至陕西、四川、贵州,南迄湖南、江西,东达沿海各省及台湾等地均有发生。总体上,野蚕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依次增加,据报道黑龙江省年发生1代;辽宁、河北省年发生2代,5—6月份危害最重;山东省年发生2—3代,以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陕西安康...

  • 谷胱甘肽对氟中毒蚕血淋巴中氧自由基和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作者:梁大刚; 吕顺霖; 鲁华云; 倪春宵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一些文献曾报道动物的衰老、致癌、炎症、化学中毒、辐射损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与氧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被认为是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标志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氟化物中毒可降低机体抗氧化作用,致使O2生成过多,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从而引起各脏器的代谢障碍和损...

  • 桑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王越; 童金林; 叶伟清; 陈爱萍 刊期:2006年第04期

    青枯病是危害植物的主要疫病之一,在茄科、葫芦科、豆科和烟草等经济作物上最为常见。桑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eerum S.)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已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桑青枯病最早于1968年在广东顺德县发现,具有发病急、蔓延快和枯死率高等特点,桑树感病后叶片失水、萎蔫脱落。曾对广东、广西地区的蚕桑生产带来毁灭...

  • 新蚕品种同丰×新玉春期农村试养初报

    作者:李有江; 徐永仙; 黄美红; 李汉松 刊期:2006年第04期

    同丰×新玉是浙江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通过7年时间的努力,在现行推广的秋丰×白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新蚕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氟性强、产量高、茧丝质性状优良、制种繁育系数高等特性。2006年春期我们对新蚕品种同丰×新玉与现行推广的蚕品种秋丰×白玉进行了农村比较试验。选择高桥镇湘庄村大家桥组4户蚕农作为试验户,每户饲养新老品种各1张,并...

  • 桑树专用农药田间试验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锦松; 徐月华 刊期:2006年第04期

    农药在农作物上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使农产品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桐乡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从2002年4月1日起,在农业生产上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这对桑园治虫药源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早在上世纪90年...

  • 《蚕病识别与防治》图

    刊期:2006年第04期

  • 塑料大棚省力规模化养蚕模式及技术

    作者:郑淑湘; 邹德庆; 范作卿; 姜学芳; 王海蓉 刊期:2006年第04期

    塑料大棚壮蚕省力规模化养蚕模式是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发展起来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养蚕技术,使传统分散落后的家庭副业式经营提升到了户植桑0.2~0.3hm^2,配建1个养蚕多用大棚。即主蚕多营的“3+1”、“4+1”、“5+1”专业户经营模式,成为家庭的骨干产业。该技术对山东蚕桑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辐射到周边省份。其整体包...

  •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苏玲; 薛松 刊期:2006年第04期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烂头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主要表现为2种症状:一是黑枯型,病斑初期呈现出油渍状半透明斑,逐渐转为黄色、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肉退绿,病菌从叶片气孔侵入则表现出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的伤口侵入,叶片则表现出多角型褐斑,叶片变黄而脱落;从嫩梢侵入嫩梢和嫩叶则变黑腐烂表现为烂头症状。二是缩叶型...

  • 微粒子病预知检查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作者:祝赛儿 刊期:2006年第04期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治疗药剂,只能预防为主。浙江省已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的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预知检查是对原蚕饲育前的外界因子(蚕室周围环境、桑园昆虫等)和原蚕饲育过程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