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Tibetology

杂志简介:《中国藏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72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藏族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藏医藏药、传统科技、语言文学、文化艺术、民族教育、文献档案

主管单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2-557X
国内刊号:11-1725/C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54
总发文量:1316
总被引量:7001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10.1372
立即指数:0.0167
期刊他引率:0.8731
平均引文率:16.275
  • 关于西藏工作重要论述探析

    作者:朱晓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在通读同志有关西藏工作的19篇论述的基础上,联系藏学研究工作实际,从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实践经验、重大创新和藏学研究5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文选》中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

  •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原思明 刊期:2007年第01期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西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一项既重要又较为特殊的工作;主要任务是解放西藏、改革其落后社会制度、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应实行慎重稳进、和平解决问题的工作方针:要特别注意并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坚定持久地开展反对分裂西藏斗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不仅过去,而且至今仍对西藏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藏族传统荣辱观探微

    作者:拉毛措 刊期:2007年第01期

    藏族社会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形态造就了独特的荣辱观。本文尝试整理归纳藏族传统荣辱观在旧法律法规、传统习俗以及宗教经典中的体现和反映,为藏族传统荣辱观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试论吐蕃时期原始巫术中的“天灵盖镇厌”习俗——青藏高原新出土考古材料的再解读

    作者:霍巍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根据近年来青藏高原新出土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吐蕃时期原始巫术中的“天灵盖镇.厌”习俗作了研究探讨。文章认为,在藏族原始巫术中,流行一种以人或动物头顶骨(俗称“天灵盖”)作为“厌胜巫术”的“灵物”使用的习俗,过去国内外学者曾从文献上找到过证据。新出土的考古资料以实物形态将这种巫术施行的场所、法器(埋藏品)、仪式...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时代特性

    作者:万学汇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敦煌中唐吐蕃统治时期石窟艺术几个方面,如洞窟建筑形制的规则化、一窟内经交画的大量增加、经交画新题材的涌现、维摩诘经变中的赞普礼佛图、屏风画与经变画的结合、供养入画像的变化等现象的初步分析,认为吐蕃统治下石窟艺术因历史时代的改变而发生的相应变化,反映出艺术与历史时代的深刻关系。

  • 论吐蕃法律的渊源、形式和立法原则

    作者:何峰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深入研究了吐蕃法律的渊源、形式和立法原则,认为吐蕃法律有比较系统的立法原则,吐蕃法律的形成主要受到历史传统、佛教文化和外民族文化的影响,吐蕃法律的形式主要是正规法律文件,赞普诏令、大臣政令等也具有法律效力,其形成一般经过起草、讨论、盖印、颁布等程序。

  • 第一次廓藏战争(1788—1789)中的议和潜流

    作者:邓锐龄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依据清官书《巴勒布纪略》及近年公布的史料,探讨1788年至1789年第一次廓尔喀侵入西藏,清军进藏恢复失地,同时廓藏双方秘密议和的全过程,并述及和约的内容,清领兵官员同廓方代表的接触,战事的终局等等,以见缔结屈辱性的和约一事,西藏地方当局迄为主导,莅藏大员巴忠等全力促成并巧饰上报,乾隆皇帝虽极英察而卒以一时虚荣心炽受到蒙...

  • 民国初期川陇两省就隆庆(囊谦)归属问题所引发的纠纷

    作者:桑丁才仁 刊期:2007年第01期

    民国初期,川陇两省就隆庆(囊谦)等地方的归属纠纷曾闹得沸沸扬扬,令举国关注,其实这是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借“西姆拉会议”所造成的政治恶果,通过欺上瞒下,精心策划的政治闹剧。然而这场纠纷也使当时默默无闻的马麒无意中得到了一次难得亮相机会,给入以深刻的印象,这为他日后继续混迹于青海政坛,直至形成独霸一方的“马家军”赢得了政治...

  • 明代丝绸对藏区的输入及其影响

    作者:吴明娣 刊期:2007年第01期

    丝绸一直在汉藏艺术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代丝绸通过官方赏赐和民间贸易大量输入西藏及其他藏区,被广泛运用到藏族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对其精神生活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在藏族金属工艺、佛经装帧、绘画、雕刻等艺术上得到体现。

  • 传教士与古格王国的覆灭

    作者:喻天舒 刊期:2007年第01期

    古格王国之所以在17世纪中叶亡于它西北的兄弟邻邦拉达克,与基督教传教士对藏传佛教缺乏了解的盲目传教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格王国的不幸倾覆,相当有效地阻止了基督教对藏传佛教的颠覆活动,也阻止了西方殖民者对西藏的全面渗透。

  • 扎什伦布寺学经制度的传承与现状

    作者:桑德 刊期:2007年第01期

    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是随着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学经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作为藏族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为藏族人民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推动了藏传佛教的发展。目前,完善和规范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根本需要。

  • 藏区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世俗化的趋势

    作者:嘎·达哇才仁 刊期:2007年第01期

    本文从现代化发展与宗教世俗化的关系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藏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宗教世俗化现象。目前,藏区宗教世俗化主要表现在:寺庙功能逐渐趋于多元化,其中一部分功能弱化;藏族信徒的宗教观念日渐淡化。这些变化对藏区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 佛教教义中的爱国思想

    作者:李学竹 刊期:2007年第01期

    佛教教义中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佛陀在各种经典中经常教导弟子们要守护自己的祖国,拥护国家的领导,报答国恩,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精进努力。这些爱国进步思想对我们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 藏族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罗桑开珠 刊期:2007年第01期

    藏族文化无论从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的数量,门类体系的广度,还是哲学思想的深度都仅次于汉文化。对其进行研究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先进的研究方法。

  • 试论藏文典籍文化

    作者:彭学云 刊期:2007年第01期

    藏族典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它是以书籍的外在形式来表现藏族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历史现象。藏文典籍雏形出现于松赞干布时期,后随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与此同时,藏文典籍的刻写、印刷、装帧及其对藏文典籍的管理都与独特的藏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