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杂志 北大期刊

Chinese Museum

杂志简介:《中国博物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6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稿、聚焦_传承红色基因的博物馆和纪念馆、理论_前沿、理论_探索、理论_博物馆史、实践_展示与传播、实践_管理与发展、实践_保管与保护...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
国际刊号:1002-9648
国内刊号:11-1462/G2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9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1051
总被引量:5249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探索适应时展的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

    作者:龚良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近五年来的我国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实现博物馆决策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与现阶段体制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如事业单位属性限制、文化生产力不能有效解放、管理趋于行政化、激励机制缺失等,其关键在于法律制度保障缺失,核心在于是否政事分开、...

  • 博物馆人才评价及其问题思考

    作者:司秀琳; 王蓓 刊期:2019年第04期

    博物馆人才评价核心任务是通过评价让博物馆人在持续支持中成长,使每个人根据评级体系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在不断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发挥个人潜能。博物馆需结合博物馆实际,通过对人才分类、人才工作分析、人才价值标度、人才业绩界定、人才贡献确定,建立一套对应博物馆战略目标及核心工作的健全的人才评价体系。

  • 国有博物馆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作者:张舜玺 刊期:2019年第04期

    国有博物馆合理经营带来的稳定营收有助于实现其保管、研究、展示、教育等永久性公共机构的使命。当前我国国有博物馆经营面临财务制度、人事管理等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合理经营的积极效应。适度修改相关制度,设立专项基金,明确资金来源用途,授权馆内综合统筹运用,将经营与博物馆评估定级挂钩,并辅以健全馆内经营管理制度是破解当前...

  • 略论博物馆基金会的建设与完善

    作者:刘皓; 黄哲京 刊期:2019年第04期

    基金会是现代博物馆制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成立基金会,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在减轻博物馆自身财务负担的同时,也使社会参与公共文化事业成为可能,协助博物馆更好实现公益职能。博物馆成立基金会,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成熟,在国内起步较晚且发展不均衡。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组织建设、资金管理、内部管控、项目开展...

  • 博物馆基本业务意义及逻辑关系分析

    作者:宋向光 刊期:2019年第04期

    博物馆基本业务随博物馆行业发展而被确定。具有服从和支撑博物馆定位,受博物馆定位制约,及逻辑关系形态多样的特点。博物馆基本业务逻辑是对基本业务的关系及业务进展方向的认知,影响博物馆业务内涵和业务重点的判定。通过对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传播、陈列等多项业务形态的分析,建议博物馆构建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构建、管理与体验"的业...

  • 权力框架下的博物馆--回到托尼·本尼特的博物馆思想

    作者:王思渝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当中,围绕博物馆所弥散开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是重要的研究话题之一,而权力问题又是其中的核心。托尼·本尼特是这类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他的博物馆思想受到了安东尼奥·葛兰西和米歇尔·福柯等人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的权力观之间寻求博物馆所处的位置。同时,本尼特也参与了对现代性的讨论,表达他对博物馆在处理当下多元文化议...

  • 后殖民体系下博物馆展览重构“他者”的批判性研究--以史密森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为例

    作者:罗兰舟 刊期:2019年第04期

    "后殖民主义"是对殖民时代建立起的欧洲中心体系的批判性反思。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者"既指地理范畴上欧洲之外的国家,也揭示了西方对别国文化的偏见。以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为代表的欧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诞生于殖民时代,在当代语境下,其展览的重构对"他者"的阐释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特性。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出发的研究方法论要求批判存在于无意识中...

  • 注意力机制:试论展览说明文字撰写的理论中介--以美国2016-2018年“展览标签写作卓越奖”作品为例

    作者:周婧景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反思我国说明文字撰写研究困境的基础上,以观众的空间认知心理作为切入点,首先依据理论逻辑提出注意力机制是说明文字撰写成功的关键所在,并围绕该机制的内涵、作用、过程、影响因素等四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其次在实践逻辑指导下,分析美国近三年部分"展览标签写作卓越奖"作品,揭示其撰写成功的经验及与注意力因素的关系,最终以注意力机制作为理...

  • 书写展览文化的能动者: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的观众

    作者:潘宝 刊期:2019年第04期

    观众通过展览凝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物与人的秩序中彰显自我凝视器物的身份与地位。博物馆空间作用中的展览建构,既是对观众身份建构的过程,亦是对器物表征的建构过程,更是对展览文化的书写过程。观众通过凝视展品与建构展览彰显着自我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能动性。在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而是主动参与...

  • 博物馆科研产出特征研究--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为例

    作者:姚明 刊期:2019年第04期

    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所属35家文学博物馆历年(2009-2018)在期刊﹑辑刊﹑中国会议论文集﹑国际会议论文集﹑报纸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文学博物馆科研成果特点,对文学博物馆科研成果与科研力量进行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文学博物馆群体科研领域呈现出研究力量分布明显,研究领域呈现多中心...

  • 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思考博物馆展览--以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实践为例

    作者:刘文涛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为不同类型的观众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展览服务是博物馆在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并存时代提升博物馆效能的一种好的选择。南京博物院通过对"一院六馆"基本陈列以及各类临展的分众服务模式设置,来表达分众传播的理念,满足了不同取向与需求的观众,提高了观众量。博物馆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关照到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才能进一步推动事业进步...

  • “活化”语境下唐妞的诞生、成长与未来

    作者:李博雅 刊期:2019年第04期

    具有"重振、振兴、再生、复兴、新生、改造"之意的"活化"一词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以及文创产品研发等不同语境下体现出趋同的积极涵义。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走出去的大IP--唐妞在"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下诞生并成长,以资本的力量为产品开发注入活力,以活化的产品理念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拓展产业边界。

  • 博物馆元素融入儿童绘本创作方法研究

    作者:赵菁 刊期:2019年第04期

    近几年,我国原创儿童绘本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与此同时,博物馆浓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价值,使得博物馆成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库,然而站在儿童绘本的视角看,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还远远不够。当前,博物馆元素儿童绘本的创作既有难点需要突破也需要在创作方式上展开理论研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民族...

  • 谈谈美术馆的几个问题(上)

    作者:谢小凡 刊期:2019年第04期

    《全国公共美术馆建设标准》的立足点是服务人民,根据服务人口的数量,结合城市的行政级别来对美术馆进行规定。《标准》涉及美术馆的建设规模分类、功能分区、投资计算、藏品的保护和利用、公共安全。在美术馆的安全问题上,虽然强调建筑物的"技防",但根本上是要促进"人防"。藏品数字化的难点是如何应用数字化的成果,即数据共享。数字化将推动美...

  • 我国博物馆版权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孙鹏 刊期:2019年第04期

    伴随着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版权产业也不断探索实践,但是仍处于培育阶段,大多数博物馆还没有把版权产业提上日程,当前制约博物馆版权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比较多。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社会资源的介入,博物馆版权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新领域与新动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与新引擎。各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