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杂志简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795/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论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边疆学:建党百年纪念专稿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2-6800
国内刊号:11-2795/K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6
复合影响因子:0.8
总发文量:852
总被引量:6009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10.0829
立即指数:0.0959
期刊他引率:0.9117
平均引文率:39.3699
  • 杨增新治理新疆的思想与措施

    作者:杨圣敏 刊期:2018年第04期

    纵观清代中叶至1949年200多年的历史,尽管新疆长期面临俄、英等外敌环伺的局面,但如内部稳定,则外敌难以侵入并扰乱新疆社会。历史上新疆出现的乱局多肇始于新疆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稳,外敌遂趁虚而入并最终导致全局性动乱甚至领土丢失。民国时期(1912—1949),新疆的统治者曾多次更换,其中唯杨增新治新的17年(1912—1928)...

  • 清末新疆回族的人口分布与地域经济差异——以新疆各地的乡土志为中心

    作者:刘锦增 刊期:2018年第04期

    清末新疆的回族人口在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特征:从地理分布来看,其分布极不均匀,以伊塔道所属的各厅、县居多,喀什噶尔道的回族最少;从性别比例来看,以男性回族人口为主;从回族迁徙地域来看,以关内回族移民为主;从移民特征来看,以政府主导性的回族垦荒移民为主。清末新疆各区域的回族在其经济特征上呈现明显差异:镇迪道、伊塔道的回族以耕种为主,阿...

  • 两汉度辽将军新考

    作者:李炳泉 刊期:2018年第04期

    西汉于昭帝元凤三年至宣帝地节三年间设置的度辽将军,其性质初为“出征暂置”的“杂号将军”,自元平元年五月后则转变成佩“金印紫绶”的“列将军”。东汉度辽将军定制于光武帝建武元年,始置于明帝永平八年,是专典五原郡“度辽将军营”且佩“银印青绶”的“将兵将军”,秩仅二千石,地位相对较低。东汉度辽将军与西汉度辽将军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

  • 唐威戎军位置考

    作者:赵青山; 刘满 刊期:2018年第04期

    开元二十六年唐朝攻吐蕃新城,拔之,以为威戎军。关于威戎军治所,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门源说,位于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二是金巴台说,位于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金巴台古城;三是海晏说,位于今青海海晏县。考诸史料,门源说和金巴台说不符合文献记载,同时也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事实上,威戎军在海晏三角城,即今西宁城关西180里处。

  • 明代前期大同镇的军饷问题

    作者:陈亚平 刊期:2018年第04期

    明代大同镇的军饷收支是理解整个明代军饷问题的典型案例。明代前期,大同镇“以一镇之收入,供养一镇之军士”,屯田、地方税与食盐开中是大同军饷的经常性来源,收支基本平衡。这一时期的军饷开支尚未成为国家财政的严重负担,但是其饷源结构的固有缺陷已经存在,表现为屯地不足、环境制约和官僚势要强占等,军饷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到明朝中期,因...

  • 南西伯利亚发现的“驾牌”与明土木堡之变

    作者:武仙竹; 冯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俄罗斯米努辛斯克市甜菜村出土明代御马监禁军“驾牌”,以实物材料反映出了明代中期御马监禁军的规模及编制,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具有直接联系,是“土木堡之变”历史事件的实物证据。

  • 从京饷到协饷——清代东三省俸饷初探

    作者:刘文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清前期的东三省俸饷,作为京饷之一,由户部直接承担。顺康年间,东三省俸饷约85万两,至乾隆年间,略有增加,保持在120万两左右,并持续到嘉道年间。咸丰以前,户部都能按时足额拨付东三省俸饷。咸丰初年,太平天国战事兴起,户部筹拨巨额战饷,从咸丰三年(1853)起,将东三省俸饷由京饷改为协饷,从各省关拨解。咸同年间,户部指拨的东三省俸饷每年只在30万...

  • 清前期边疆地区“汉奸”身份考

    作者:黄梅 刊期:2018年第04期

    “汉奸”一词自清雍正朝起被大量使用,并成为官方语言,其中的“汉”也延续了明代指称“汉人”的含义。自乾隆朝起,随着“汉奸”一词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民人”范围的扩展,“内地民人”逐渐成为官方认定“汉奸”的身份条件。作者通过对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四朝“汉奸”身份的考证,认为“汉奸”一词中的“汉”在清前期并非专指汉人,而是指包括了...

  • 民国时期政教合一制下的西藏社会研究

    作者:徐百永 刊期:2018年第04期

    近代以来,以清末西藏新政作为起点,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龙夏改革尝试等,西藏仍未摆脱政教合一、佛法笼罩整个社会的局面。宗教依然主导着西藏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整个社会宗教氛围依然浓厚,民众沉溺其中而不自知。与此同时,近代化因素随着西藏与外界交流的增加而悄无声息地渗...

  • 边疆经营的“进”与“退”——以国民政府1941—1945年西藏政策为中心

    作者:王茂侠 刊期:2018年第04期

    1941—1945年,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出现了急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强势特征,与此前的退守、此后的消极形成了鲜明对比。西藏政策的进退变化是国民政府边疆经营的缩影,反映了其国家治理中的结构性矛盾。受制于政权能力先天不足和国家的积贫积弱,国民政府的边疆经营不得不服从和服务于“抗战”和“内战”的总目标,导致其边疆经营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

  • 边疆地区蒙古族的畜牧业合作化生产——以新巴尔虎右旗巴尔虎蒙古族为个案

    作者:塔米尔 刊期:2018年第04期

    合作化生产是边疆牧区蒙古族牧民畜牧业生产中采取的传统生产模式,并以20世纪50年代前后和20世纪80年代为节点呈三段式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牧民季节性合作是畜牧业生产的传统生产模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下出现了畜牧业合作生产方式,并分为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合作生产和集体生产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又兴起了...

  •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史料考略

    作者:姚磊 刊期:2018年第04期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戍卒来源与居延汉简不同,淮阳、梁国、赵国较多。拥有爵位者,约一半,其中又以公乘、不更为主。中青年是戍卒的主体,年龄在20—50岁之间。有“黑色”戍卒存在,但所占比重较小,也并非异族,只是文书的正常标注。戍卒单兵装备以弩、矢为主,已有兵种差异。戍卒征发的指导原则是“一里出一人”,这与当时里的情况以及边疆的供给能...

  • 长白山考——兼论穆克登查边以前的朝鲜北界

    作者:杨军; 李东彤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朝鲜李朝文人所说长白山八名,不咸、徒太、太白、白山四名皆见于中国史籍,是历代对长白山的不同称谓,不是同时存在的异名,清代称“歌尔民商坚阿邻”,是将长白山一词译为满语。“盖马”一名出自李朝文人对史籍的比附,不是现实中应用的名称,且证据不足无法成立,白头山一名才是朝鲜人对此山的称呼。中国史籍称此山为长白山始于《辽史》,朝鲜李朝早...

  • 中东铁路“附属地”内涵及特征

    作者:马蔚云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东铁路“附属地”这一名称不是汉语所原有,是从俄语翻译过来的。从广义来看,中东铁路“附属地”同近代列强在中国建立的租界、租借地有相似之处,它们属于一个类型。从狭义来看,中东铁路“附属地”同租界、租借地之间又存在本质的区别。中东铁路“附属地”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政治经济概念,其出现是近代俄国向中国势力扩张的结果,但中国并没有...

  • 1896年中英“藏哲边界”交涉与勘界研究

    作者:张永攀 刊期:2018年第04期

    乾隆末年清代“藏哲边界”有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后,清朝曾多次派员巡边勘察界址。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签订后,英国提出勘界,清朝派员参加。由于西藏地方反对等原因,联合勘界最终未能成行,但这并不影响中英对于锡金段边界走向的认定原则。“洞朗”位于分水岭中方一侧,中国拥有该地的领土主权是不可置疑的,而19世纪末期英国在勘界计划中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