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Report

杂志简介:《中国报道》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56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开卷、编读往来、视界、“Z世代”学党史、专题、观点

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报道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9-9344
国内刊号:11-4566/F
全年订价:¥ 326.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5108
总被引量:1302
H指数:10
立即指数:0.0196
期刊他引率:1
  • 良渚,中华文明的圣地

    作者:徐豪 刊期:2019年第09期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这个历史朝代歌是很多中国人从小就有的记忆。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夏开始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70年。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国际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文明始于殷商时期,因为夏朝不是“信史时代”,在晚商阶段的殷墟才大量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 编读往来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中国与东盟关系更紧密,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表现出持续深化区域合作的强烈意愿,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响应,而首要合作伙伴即是周边国家和地区,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毗邻的东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方向、重点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逐渐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

  • 政策

    刊期:2019年第09期

    新机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出实招,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此次改革将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促进更多信贷资源向小微和民营企业配置,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LPR定价机制是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新的1年期LPR是4.25%,比原来基准利率降了10个BP(基点),5年期以上LPR...

  • 有数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中国城市“夜经济”夜间经济,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通常是指晚6时至次日早6时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购物、餐饮、旅游、学习、娱乐、休闲等。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夜经济开始起步,当时是以餐饮为主的“夜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

  • 外媒

    刊期:2019年第09期

    中国媒体在非洲影响力大增,在短短10多年时间里,中国大幅增加了在非洲的媒体存在。移动设备和电视在非洲的媒体市场几乎全面普及。中国通过华为和中兴进行的电信投资已经在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起40多个第三代电信网络。当地销售的手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公司。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新政出台,你的房贷如何变?

    刊期:2019年第09期

    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自今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这意味着,以后房贷利率将不再直接由央行加息或降息来决定。那么,相比之下,新政后房贷利率变高还是变低了?居民购房将受到哪些影响?

  • 中国-世界

    刊期:2019年第09期

  • 从这里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

    作者:徐豪; 刘嵘(图) 刊期:2019年第09期

    良渚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更在于它是中华儿女回望历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依托。走近良渚,我们先从瑶山遗址开始。瑶山遗址位于良渚古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一处海拔约35米的山丘顶部,是一处良渚文化早期的祭坛和高等级墓葬复合遗址,共清理出13座墓葬,出土随葬品754件(组),其中玉器共出土678件(组),单件共2582件。

  • “良渚考古从最开始,就是有情怀、有温度的”

    作者:王宁远(口述); 徐豪(采访整理) 刊期:2019年第09期

    良渚考古前后已经延续了83年,这83年,经过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让中国古文明一角的光辉闪耀于世。王宁远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考古队领队,参与良渚考古工作已经19年,是第三代良渚考古人中的核心成员,主持了良渚古城外郭城和水利系统调查与发掘工作。

  • 良渚古城发现记

    作者:刘斌 刊期:2019年第09期

    “真的不敢相信它竟是那么的庞大,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对于良渚文化的认知。”莫角山发现后,当时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座规模巨大的土台,本身就构成了外高内平的防卫性质,具有城防的概念,所以起名叫台城;并认为在低湿的江南水乡地区,或许早期并没有像北方那样的具有城墙的城存在。那么,良渚遗址是否有城墙呢?

  • “要了解良渚,西方学者必须亲自来看一看”

    作者:王哲 刊期:2019年第09期

    良渚文明的发现和申遗成功,对重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长期影响。五六千年前,在北纬30度这一当时最适宜人类生活的神奇地带,几条大河孕育出了旧大陆的几大伟大古文明,这里有了明确的区域中心城市,比如古埃及的孟菲斯,两河流域的乌鲁克和乌尔,印度河(哈拉帕)文明的摩亨佐达罗等。现在还要加上一个,中国的良渚。

  • “了解它、热爱它、宣传它、弘扬它”

    作者:徐豪; 刘嵘(图) 刊期:2019年第09期

    “我们希望能用国际化的语言和展览风格来呈现中华文明的故事,全方位地宣传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对增强国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起到推动作用。”“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文明发展史,想要了解中国5000年前的文明,良渚博物院就是最好的地方。”良渚博物院院长周黎明对《中国报道》记者说。

  • 玉之王国

    作者:王哲 刊期:2019年第09期

    尊玉、礼玉、爱玉的传统,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沉淀为中华文明标识性的文化基因。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但在4000多年的时间里,良渚的玉器都湮没在时光里,偶有出土,人们根据不同的形状把它们命名为玉琮、玉璧、玉璜等,唐宋时期的文人们猜测它们可能来自“古老”的周朝或者强大的汉朝。

  • “申遗成功是一个鼓励,但也只是阶段性成果”

    作者:左琳 刊期:2019年第09期

    将良渚古城遗址圈进保护区并把控其周围环境是第一步,如何让庞大的遗址区在这一总体框架下,既能得到保护、展示给外界,又能继续用于考古研究是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大莫角山台地曾是良渚王族的居所,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中心和最高处。通往丘顶的缓坡上覆满青草,十几只白鹭就分散在草地上歇息。自丘顶向四周眺望,可以看见蜿蜒的河道、古时的土屋,...

  • “就算是一块不完整的平面图,我也能知道这是在哪里”

    作者:左琳 刊期:2019年第09期

    良渚工作者和考古人喜欢用“幸运”来概括对遗址发现和申遗成功的感受。良渚古城遗址架构越来越清晰,古代文明的更多角落也得以重见天日。这样的“幸运”不仅得益于四代考古人的坚守,更是因为多方力量的共同呵护。每一个工作、生活于此的人,也都严格遵循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以实际行动完成对良渚文明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