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s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07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史、东南亚艺术、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主管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3-3653
国内刊号:45-1077/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084
总被引量:425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05
期刊他引率:1
  • 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

    作者:何世剑 刊期:2007年第02期

    “媚”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既代表着书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品格,也体现出书体规范的转变和艺术追求的时代潮流。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大致引入于魏晋南北朝,升格于唐宋,深化于元明清。“媚”书生成在于多用“侧锋”,下力合度;加长点画,取势圆长;一般多用羊毫或兼毫,用墨不可太浓重;书家还要有"合"的心态。"媚"书...

  • 《申报》与中国近代美术传播管窥

    作者:乔志强 刊期:2007年第02期

    近代美术的发展与报刊杂志等传媒手段密切相联。《申报》作为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对中国近代美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美术社团的兴起与发展,美术思潮的涌起与传播以及艺术市场的形成与繁荣,都受到了《申报》的深刻影响。

  • 长征途中的美术宣传

    作者:吴继金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非常重视革命美术的宣传工作,红军中的美术人员在长征途中创作了大量的内容丰富多彩、艺术风格各异的美术宣传品,有力地宣传了红军长征的革命斗争。这些美术宣传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强烈的革命功利性,在当时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战鼓”和“号角”的作用。

  • 文字,进入绘画——“十七年”时期绘画作品中的文字分析

    作者:屈波 刊期:2007年第02期

    “十七年”时期的绘画,大量文字进入画面,文字结合形象,或文字成为形象,共同言说政治性话语。外在的政治压力或内在的政治激情,支配画家们创造了文字进入绘画这种特殊而典型的政治型艺术。本文从文字进入画面的方式、文字的内容、风格、形式等几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 我国北魏以前的弥勒造像

    作者:张东方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以弥勒和弥勒信仰的缘起为起点,探讨了印度早期弥勒造像与我国早期弥勒造像的渊源关系,考察了我国北魏以前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中弥勒造像的特征,并将其与印度早期的弥勒造像进行了比较,归纳出我国北魏以前弥勒造像所借鉴的印度弥勒造像的形式特征和独创的地域性特征。

  • 飞天的美学意蕴

    作者:陈剑 刊期:2007年第02期

    在佛教艺术里,飞天作为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蕴涵着无穷的美学意蕴。与壁画艺术的整体相比,飞天显示出了一种超脱境界的虚实之美。其自身作为单独的艺术形象也凸显了一种飞动的线条之美。

  • 王维的道释人物画作品

    作者:尹临洪 刊期:2007年第02期

    由于受道教思想和禅宗思想的影响,王维创作了大量的道释人物画作品。本文从历代著录的有关记栽中整理出十二幅作品进行了逐一介绍。从中不难看出王维非凡的人物画艺术成就。

  • 一鸟不鸣山更幽——从画论看龚贤

    作者:张小军; 刘慧敏 刊期:2007年第02期

    龚贤画面上“黑”“白”“灰”与西方光影素描中的“黑”“白”“灰”是有本质区别的。他表现的是“理想的自然”,而后者表现的是“现实的自然”。这为我们指明了学习中国画“源”和“流”的关系问题。龚贤提出画的“四要”是对中国画艺术更为深入的理解。

  • 边寿民绘画思想初探

    作者:金建荣 刊期:2007年第02期

    边寿民作品中的题跋、钤印蕴涵着丰富的绘画思想。本文通过对题跋、钤印的分析并结合其绘画创作实践,揭示他受儒、道、佛三家思想深刻影响而产生的绘画思想。他的绘画思想体现失意的封建文人画家的矛盾心理。

  • 吴昌硕《桃实图》研究

    作者:郭珊珊 刊期:2007年第02期

    清末民初时,海上画派的集大成者吴昌硕,将古朴厚重的金石味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之中,体现了画家个性的拓展和中国古代文人画内涵的延伸。时代的要求又使得以他为代表的海派画家的绘画风格必须与新兴城市商业相呼应,其晚年的精心画作《桃实图》在这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结合画家所处时代背景,从笔墨、题材、色彩、题款及印章、格局章法等几...

  • “我手写我心”——抗战时期赵望云的国画艺术

    作者:李丹 刊期:2007年第02期

    本文从赵望云在抗战中(1937—1945)的艺术足迹入手,分析其独树一帜的国画笔墨形成于西北的原因。从编辑《抗战画刊》、“西北写生”到定居长安,赵望云的国画风格与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息息相关。对其笔墨风格的深入探索,必将更好地理解“长安画派”的崛起,并对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化运动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把握。

  • 宋代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对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

    作者:彭玮 刊期:2007年第02期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境界出现在宋代,从宋代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宋代是文人士大夫全面而真正形成的时代,文人文化已经发展成熟,文人的审美取向成为整个时代审美思潮的主流。他们的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工艺美术风格。

  • 从康乾年间外销瓷看中西文化的交融

    作者:赵志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康乾年间,欧洲人不惜远行来到中国寻求“仿玉”,进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陶瓷业在吸收西方油画的基础上形成了多样化特点,中国外销瓷在康乾年间一度成为欧洲人贵族的象征,同时为十八世纪以后中国,卜幸肖瓷走进欧洲寻常百姓蒙拉开了序幕。

  • 论“福禄寿喜”民俗观念在剪纸中的体现

    作者:郭志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剪纸作为劳动者的造型艺术,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理想与信念.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福禄寿喜是中国语言文字中美好的语音符号,被中国人创造和应用于各种活动当中。本文探讨了福禄寿喜观念在剪纸中的寓意和象征,并分析了剪纸和生活的关系。

  • 陇东皮影的造型语言特征

    作者:万婷 刊期:2007年第02期

    陇东皮影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本文通过探究陇东皮影的造型语言特征及造型原则,揭示了其面部造型的性格化和夸张化、图案运用的装饰性和灵活性以及平面造型中的立体表现等方面的造型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