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研究

艺术设计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Art & Design Research

杂志简介:《艺术设计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86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美学思想、书评、教学园地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国际刊号:1674-7518
国内刊号:11-5869/J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1073
总被引量:1793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时尚教育发展的思考

    作者:马胜杰 刊期:2019年第04期

    时尚教育的发展与技术进步、产业变革息息相关。当前,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着时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本文在探讨科技进步与时尚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国内时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时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时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与建议。

  • 回望敦煌--敦煌研究院赵声良院长访谈

    作者:邹清泉; 赵声良 刊期:2019年第04期

    敦煌研究院赵声良院长1984年赴敦煌工作,驻足莫高窟30余年间,一直致力敦煌石窟美术史的研究,取得瞩目成就。在这组访谈中,赵声良院长回顾了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30余年间的部分重要经历,从20世纪80年代敦煌的工作与生活,到《敦煌研究》的创办,再到赴日求学的生涯,内容丰富而广泛,既是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敦煌院史的重要补充,也是敦煌石窟美...

  • 中国出土古希腊罗马器物辨析

    作者:李静杰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就中国出土的一些西方器物进行了重新辨识,认为并非学界推断的西亚波斯、中亚制品,而是来自地中海世界的古希腊罗马物品。指出临潼庆山寺唐塔地宫出土铜壶,颇为接近古希腊和罗马共和国人物头面形器物,也不排除罗马帝国早期遗物之可能。大同和正镶白旗北魏遗址及墓葬出土银杯、银碗,器形与装饰特征无不契合罗马帝国遗存,有别于波斯萨珊器物。...

  • 相率为浑脱:一段言之凿凿的概念模糊史

    作者:韩雪岩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探讨了“浑脱帽”作为唐代胡风时尚的标志性首服,在不同阶段的学术史研究中,文献、图像、出土名物之间的相互抵牾,所采用材料年代与描述的错置,学术概念运用与传播的笼统性,以及不同族群的词汇概念通过声音和文字记载互相附会所带来的误读,进而阐释在不能自证名物称呼的工艺美术史研究中,概念运用所带来的学术史层累,和研究工具的权宜使用被...

  • 《旧唐书·舆服志》与《新唐书·车服志》比较研究

    作者:黄正建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两唐书《舆(车)服志》在服饰观念与书写方式上有所不同。《旧志》重视令式作用,强调令式规定与实际使用的不一致,《新志》则将此类叙述尽数删除,在忽视令式的同时无视服制的现实变化。《旧志》叙述服饰,分男、女服前后排列,《新志》则混同男女,均按君臣顺序叙述,反映宋代皇权的提高。《旧志》对妇女服饰从全身遮蔽到全无遮蔽持批评态度,《新志》...

  • 金上京护国林神像--贵族服饰特点及和陵、胡凯山方位考

    作者:赵评春 刊期:2019年第04期

    具有金代贵族服饰特点的黑龙江亚沟石刻人像,已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石刻人像属性,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众说不一。作者依据石刻人像服饰特点,考证亚沟石刻为金世宗时期册封之“金上京护国林神像”,并以此为坐标,考证出金早期葬太祖之和陵及其相关的胡凯山等地理方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古今服饰都具备重要的属性与特...

  • 中国古代织物树纹装饰文化源流考

    作者:宋炀 刊期:2019年第04期

    树纹作为人类图腾崇拜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源于在古代各民族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神树崇拜,以神树为题材的设计艺术与造型装饰贯通人类古代艺术史,其也是中国古代纺织品设计艺术重要装饰题材之一。伴随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变迁,织物树纹装饰逐渐形成多样性的装饰体系,其演变历程既具有历史连贯性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变化性。本文...

  • 中国传统审美观在丝巾设计中的应用--以“比德”观为例

    作者:张宝华; 任晟萱 刊期:2019年第04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密切,设计的潮流趋势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是构建世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比德”观的解读,以及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对传统元素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分享“中国风格”丝巾的设计实践过程,探索中国传...

  • 《中山出游图》中钟馗之妹及其侍从服饰、纹样研究

    作者:田志伟; 刘瑜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宋末元初画家龚开所作《中山出游图》描绘了钟馗携其妹及一众小鬼出游的场景,因其画风独特、内涵丰富,历来为世人所重。本文从钟馗小妹及其侍从这一段画面入手,通过分析服饰及纹样,发现鲜少出现的“五毒”纹样在画面角色的服饰中格外醒目。同时,结合画面细节与角色的表现,探讨这些非吉祥类纹饰与钟馗之间的联系,同时探寻画中角色与龚开之间的关...

  • 砖木、水道与关隘:明中后期通州、张家湾一带衙署新证--《工部厂库须知》系列研究

    作者:连冕 刊期:2019年第04期

    针对已有的讨论,本文更加具体地揭示了与明代中后期皇木厂相关的微观史实,比如鹰平、条槁木料的具体命名指向,及其与皇木征役的联系。而此类木料以水运方式为主进行输送、收储,其势必还牵涉转运过程中,那些“前现代”的自然河道所能映衬出的各色气候、水文变易情形,所以“浅铺”也将是值得关注之一例。当然,与皇木厂地理信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位...

  • 文化振兴视角下乡村环境设计研究新思考

    作者:李朝阳; 王东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保障,环境设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但迄今为止,将乡村文化振兴与环境设计相结合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还较为鲜见。本文在回顾乡村文化振兴以及与乡村环境设计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学科角度、研究内容、研究思路、设计实践等多层面对乡村环境设计进行新的思考,力图确立乡村环境设计的话语体...

  • 清代景泰蓝色彩的演变及其数据与审美特征

    作者:崔唯; 钟连盛; 王薇 刊期:2019年第04期

    景泰蓝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元明清三朝的御用重器,其中清代景泰蓝的制作与艺术水平则处于古代史上的巅峰期。为了充分彰显色彩在清代景泰蓝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艺术特点,本文从笔者近年来对国内外权威博物馆、机构等展出的清朝代表性遗物所做现场观察和釉色取样入手:一、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对清代景泰蓝色彩的研究成果,厘清了...

  • 清代木刻关公画像的图式表现

    作者:莫军华; 陈越红; 罗净怡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清政府文化政策的介入下,全民参与的造神运动令关羽从真实的历史人物走上了神坛,并逐渐演化为集忠义圣贤、神勇战神、亨通财神三位一体的“全能神”—关公。其画像在权利阶层、信众与绘刻者的合力下不断被神化,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类型化、神格化的图式特征。在清代木刻版画中,关公画像主要包含了肖像画、故事画等图像类型,以组合式、连环画式...

  • 17~18世纪欧洲中国风上釉陶器

    作者:王才勇 刊期:2019年第04期

    欧洲对中国陶瓷的赞赏和景仰从一开始接触时就已出现,但直到17世纪时,才出现了一股席卷整个欧洲的效仿热潮。欧洲在还没有掌握瓷器生产技术之前,就用陶器上釉方法进行仿制,出现了所谓中国风上釉陶,即便在能自主生产瓷器的18世纪,依然持续,直到整个中国风在欧洲退去为止。在这横跨两个世纪的中国风上釉陶生产中,对中国陶瓷的模仿明显出现了一个由...

  • 西方美学思潮与伦理观念的互文性对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肖宇强; 戴端 刊期:2019年第04期

    西方美学思潮与伦理观念作为哲学意识形态中的两个“文本”,其数千年的互文性关系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艺术构成、发展、行为和目的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当代的设计艺术发展要取得新的突破,就需在美学、伦理、科技、社会等方面的良性互文互动观照下,注重以人为本,以道德为准则,坚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科技创新,不断协调人、物、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