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

乡镇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Rural Economy

杂志简介:《乡镇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01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安徽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1004-9940
国内刊号:34-1016/F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被引量:4628
H指数:17
  • 制度文明和善治政府的协同构建——“好政府主义”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作者:郝壮敏 刊期:2015年第01期

    民主制度偶然失灵现象是现代政治发展中毋庸讳言的现实问题。20世纪20年代胡适、蔡元培和等先生极力倡导“好政府主义”,特别强调在构建宪法至上、公开透明的民主制度体系的同时,着力构建由人格可靠、才具有为的政治精英组成的受民主监督并为民谋利的“好政府”。“好政府主义”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有益政治启示就在于注重构建制度文明的同时,...

  • 培育“嵌入式”群众路线典型实践的探索与启示——以“苏南模式”的无锡为例

    作者:王华华 刊期:2015年第01期

    建构和谐干群关系新常态下,无锡市对于践行群众路线典型培育作了有益探索,包括华西村“发展靠村民、成果分村民”、水秀社区“服务零距离工作法”、红豆集团“党建与盈利”双发展等群众路线典型培育,其探索成果可总结为“嵌入式”群众路线典型实践模式。培育"嵌入式"群众路线典型实践模式,有助于实现被“嵌入”的“有形组织”发挥组织功能“正...

  • 生态正义在当代中国何以实现——兼论十五大以来党对生态理论的创新

    作者:钱秋月 刊期:2015年第01期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人类的活动在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时,如何在自身的需求与自然的实际承载能力之间达成合理的平衡。文章结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生态理论,阐述了十五大以来党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对生态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生态正义在当代中国实现的三个方面保障条件。其中,生态正义的意识...

  • 论民政行政中的价值基础及其实现

    作者:裘敏晨 刊期:2015年第01期

    民政行政价值基础具体有"稳定与秩序"、"人权与济慈"和"公平与正义"等形态。民政行政价值基础为规范民政行政行为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与评判价值标准,为创设与调整民政制度提供了价值取向,同时也影响着民政主体德性的生成。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可以通过构建民政行政伦理原则、明确民政行政责任、完善民政行政制度、加强民政行政主体的职业伦...

  • 有权必有责 晒权要晒责——安徽省探索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制度

    作者:袁维海 姚玫玫 刊期:2015年第01期

    安徽省把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作为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突破口,从确围、清权、确权、确责等10个方面建设权力清单,更是首创责任清单制度。经过审核确认,安徽省在简权和放权上取得了实效,但在清权、确责和非行政审批等问题上仍有改进的空间。文章建议从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快修订行政法规和加大改革宣传力度等方面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后续难题。

  •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组织发展探究

    作者:刘洋洋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传统国家管理向现代国家治理转型,要求从国家单方面支配社会过渡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互动。治理理论下的国家治理倡导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其中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可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新载体;疏导社会危机的新地带;凝聚公民精神的新动力。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要做好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制度设计,建立政府与社...

  • 优化与平衡:完善我国公众监督机制的路径研究

    作者:蔚超 刊期:2015年第01期

    完善公众监督是推动社会进步与提升国家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机制建设是影响公众监督建设的关键。我国公众监督机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而完善公众监督机制需要从公众监督运行、保障、反馈和协同四个要素不断努力,为公众监督机制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 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运行方式研究——基于信访日志的分析

    作者:方付建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分析中央推动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在地方运行状况,文章以干部信访日志为材料,利用统计分析与现象归纳方法,对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运行中接访方式、接访事项、接访事项处置方式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干部接访制度以接访、约访、研访等方式呈现,且接访事项十分多元,在处置方式上,领导干部通过事项交办、建议提供、资源动用、报请上级等方式...

  • 项目制治理、村民参与和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基于安徽省N县项目制治理改革试点的研究

    作者:李斌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当下的乡村地区,由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展开的公共设施建设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治理体制。但项目制治理的常规形式并未给村民参与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机会,反而制约和削弱了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公益绩效。鉴于此,安徽省正在尝试改革,将村民参与引入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制治理,一方面建立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的多维参与机制,另一方面...

  • 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策略与治理模式

    作者:张翔鸢 李娟 刊期:2015年第01期

    我国的农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落后但社会和谐的农村,二是经济起飞但矛盾尖锐的农村,三是经济富裕且社会和谐的农村。不同类型农村的主要矛盾不同,发展策略与治理模式也有所不同。第一类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对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期望与微薄的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同时应提供优良的基本公共服务,保持基层民主的纯朴...

  • 云南与东盟贸易流量的实证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作者:檀怀玉 刊期:2015年第01期

    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桥头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深入发展,云南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大幅增长,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一直以来在云南的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引入六个解释变量,构建了反映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而对云南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流量进行实...

  •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企业增长模式分析——以深圳为例

    作者:张莉 章文 刊期:2015年第01期

    文章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以深圳为例,使用生态生长模型定量分析深圳企业增长趋势,引入多智能体进一步模拟和探讨了企业密度依赖下的增长过程。研究表明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障企业的生态发展环境上,深圳企业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应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采用多智能体模型能较好实现对企业增长模式的模...

  • 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实证研究

    作者:黄立新 刊期:2015年第01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证研究表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巨大;我国科技进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的思路对策。

  • 政府承诺的优先受让权法律适用方法——基于中国行政审判第142号案例判决内容和评析的考量

    作者:李亚杰 刊期:2015年第01期

    政府承诺的优先受让权作为一项约定优先受让权,并非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适用依据。实践中,对此类权利纠纷案件的处理无统一的操作标准。文章通过对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142号案例的判决内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此案的评析进行解构,整理出政府承诺的优先受让权的成立条件、法律适用依据,建构了政府承诺的优先适用权的法律适用规则,也为行政合同约...

  • 上书模式——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一种途径

    作者:杨铜铜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公民立法参与作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正在逐渐兴起。一般来说,公民参与立法有三种形式,而"上书模式"只限定其中两种参与形式。"上书模式"作为公民直接参与立法的一种形式,其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且在现阶段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随着我国民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法治建设及公民法治思维的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对公民上书进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