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熊十力《乾坤衍》辨正

    作者:周山 刊期:2018年第12期

    熊十力的《乾坤衍》以孔子五十岁为界,将其一生分为早年、晚年两个时期,认为《周易》系孔子五十岁时所著;认为乾与坤是性、灵与质、能,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在对《乾》《坤》两卦释义时,认为《乾》卦爻辞是对生命由隐而显、由显而盛的揭示,是庶民由受压迫、群起革命,最终消灭统治阶层,人人自由的描述;《坤》卦六五爻辞“黄裳”,是下民群起革命、...

  • 重审经验内容的非概念论——基于获得性和构成性的两种解释

    作者:郁锋 刊期:2018年第12期

    知觉经验的内容是概念的还是非概念的,这一争论成为当代心智哲学和知觉哲学中最重要的论题之一。概念论者和非概念论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知觉经验内容和认知信念内容是否相同。概念论者认为,经验是与信念类似的一种心理表征内容,而非概念论者则否认这一点。非概念论者通过论证人类与动物在经验上的连续性,经验与信念在内容系统性、丰富性和精细性...

  • 反腐败、政商关系转型与企业绩效

    作者:黄少卿; 潘思怡; 施浩 刊期:2018年第12期

    利用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强力反腐行动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对政商关系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上市公司维护旧政商关系的腐败性支出会降低业绩;反腐行动在打破旧政商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上显现了成效,有政治关联和没有关联的两类公司的业绩差距在缩小,因为前一类公司出现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与哈耶克之争:同袍抑或敌手

    作者:李井奎 刊期:2018年第12期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凯恩斯与哈耶克的理论对手形象根深蒂固。然而,近几十年的经济思想史研究告诉我们,这一理论对手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对凯恩斯与哈耶克关于货币、资本和商业周期论述的误读有多深。本文通过对1930年生在两者之间的著名争论详加探究,综合近年来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成果发现:至少在维克赛尔的分析传统之下,凯恩斯与哈耶克...

  • 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科塞勒克概念史方法论旨趣的政治哲学释读

    作者:张凤阳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科塞勒克为代表的德国概念史研究,看起来属于史学类型,但它秉持的基本假设,事实上是高度哲学化的。其背负的一项学术使命,是从语言视角把握现代,因而可以称之为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就思想渊源论,科塞勒克所谓概念嬗变的“时间化”“民主化”“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既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获得了重要启示,更受...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作者:郁建兴; 任杰 刊期:2018年第12期

    基层社会治理中自治、法治与德治是可以结合而且必须结合的。自治是法治与德治的基础,法治是自治与德治的边界和保障,德治是较高追求,德治以自治与法治为基石,并对自治与法治形成有力补充。“三治”各有侧重,有优先次序,但更需要同时发力、交织前进,以能发挥“三治”结合的“乘数效应”。“三治”结合并非自治、法治与德治的简单相加和组合,而要...

  • 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40年:历程、挑战与前景

    作者:王中原; 郭苏建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发展的40年。经过40年的重建、探索和推进,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学科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2年)、学科全面发展阶段(1992-2012年)和学科精细化发展阶段(2012至今)。在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中,西方化与本土化、科学化与方法论...

  • 美国宪制中的军政关系:传统与变迁

    作者:李晟 刊期:2018年第12期

    基于确保国家军事安全与民主制度的稳定性平衡这一目标,在联邦党人的主导下,美国宪法通过立法权与行政权、联邦与州、常备军与民兵等多维度的分权来实现对军事力量的文官控制,构成了美国宪制中军政关系的基本结构。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发展变迁中,宪法所设定的静态结构被动态的博弈重构。常备军得到强化,而民兵则从传统的体现共和精神的军事力量...

  • 国内公法的外部维度:美国地缘宪制的深层逻辑

    作者:刘晗 刊期:2018年第12期

    作为最早的现代成文宪法,《美国宪法》的创制及其日后运作体现了极强的国家内外联动特征。《美国宪法》的设计和运作不仅是依据政治哲学原理和人类理性的一次推理设计,而且更多地包含了在内外地缘政治环境之中的实际考量。从宪法制定的角度来说,美国立宪时处于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之中,《美国宪法》也正是在地缘政治的考量之下制定的:北美十三个...

  • “熟玩本文,深绎本意”——中国传统文学读解理论的本体性及其现代阐释

    作者:李桂奎 刊期:2018年第12期

    中国传统文论强调“文以意为主”“文以传意”,对当今文学研究颇具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古人强调文学读解必须立足于“本”,注重文学的本体性探求,其要旨可用宋代王质《诗总闻》所谓的“熟玩本文,深绎本意”来概括,而这句话又源于梁代刘勰的“书亦国华,玩绎方美”观念。用现在的眼光看,此所谓的“本文”既指广义的文学本体存在,又特指狭义的以艺...

  • 明代《楚辞》评点刊刻及其递延脉络

    作者:罗剑波 刊期:2018年第12期

    明代是《楚辞》评点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尤以万历时期为著。明代万历以前属于《楚辞》评点的初步酝酿阶段,虽然此时已出现楼防于其选本中引入评点的尝试性实践,以及相关《楚辞》版本中眉批形式的出现,但都还不够成熟。万历间是《楚辞》评点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楚辞》评点本刊刻、传播,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质量较高...

  • 论中国画跨代传播中的图像志传统

    作者:李晓愚 刊期:2018年第12期

    “跨代传播”是中国古代绘画传承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后代鉴藏者通过题跋的方式,谈论、品评前代人的作品,回应之前观赏者的心得体会,古画由此成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延期对话的媒介。对画卷的诸多题跋加以考察会发现,古代观赏者往往热衷于图像志的阐释——建立图画与古典文献之间的关联,深挖作品背后的意涵。然而,不同时代、阶层的观赏者有时会...

  • 从“他者”到“国民”——近代中国关于疍民的公共话语与族界建构

    作者:张先清; 刘长仪 刊期:2018年第12期

    疍民作为南方古老的水上族群,长久以来在帝国的历史书写中以“边缘群体”的形象出现,甚至被排除在“我们的”历史之外。1840年以后,随着香港、广州和福州相继开埠,这群“奇异”的“水上人”开始受到西人的关注与报道。近代报刊文本中被放大的异文化话语与原有歧视疍民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使得疍民的“他者”形象越发明显。和辛亥革命之后,“共和”...

  • 甲午前后的报刊地理、新闻呈现与读者阅读的回想

    作者:蒋建国 刊期:2018年第12期

    甲午海战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直接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基础,在士绅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士绅的阅报记录中夹杂了对时局的看法,通过报刊,他们与外部世界建立了“意义之网”,对时局、对“他者”充满着想象与关切,报纸拉近了他们与新闻事件的“距离”,让他们体验到新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加深了对甲午海战的认知,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更为...

  •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四十年来中国边疆对外开放的理路与目标

    作者:冯建勇 刊期:2018年第12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地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边疆省区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对内开放”的形态,边疆省区远离沿海的地理劣势被无限放大,本土知识社会精英对边疆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进行反思,提出“双向发展”的理论观点;随后,中央政府了沿边开放战略,边疆省区地方政府和社会知识精英充分认识到本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从理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