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笔谈)向“中体西用”的本义回归

    作者:李天纲 刊期:2015年第03期

    “近三十年学术传统的重建与回溯”是我们这一代学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新三届”学人,即1977、1978、1979级的大学生,入校后,下意识的责任就是“拨乱反正”,重建学术史。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的师生提出“重写近代史”;中文系章培恒先生、骆玉明先生在重写文学史;1983年,吴晓明等“七君子”在桂林“发难”,也是要重估哲学...

  • 当代学术话语建设:一个长时段的思考

    作者:章清 刊期:2015年第03期

    提出中国学术话语的建设问题,非自今日始,甚至可以说,这实际是近代以来时有浮现的问题。问题之实质,是缘于“他者”的影响,肇端于晚清所遭逢的“三千年来所未有之变局”。正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近代中国学术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既如此,也有必要将此置于近代中国思想学术发展较为长程的时段加以考量。基于此,则不仅问...

  • 苏联理论模式与中国学术重建——以当代文艺学的学科命运为例

    作者:夏中义 刊期:2015年第03期

    “当代中国学术重建”作为命题,若置于当下语境,会令智者侧重于“东西方关系”路径,去议论如何为当代学术建设注入“中国意识”(诸如用汉语即“中国话”来讲“中国经验”“中国问题”),而切忌大陆学界持续沦为西方思潮的跑马场。这诚然是切中时弊的警世语。晚近三十年来(自20世纪80年代始),伴随新时期对外开放,被挡在国门外甚久的西学...

  •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尊严及跨界研究的合法性(专题讨论)——比较文学的诉求:全球文学史观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乃乔 刊期:2015年第03期

    杨乃乔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凭借语际与跨界两个维度的优势迅速向外扩张,最终比较视域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相呼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标志。曹洪洋认为,“跨学科”是比较文学视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其对比较文学的身份认同必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姜哲认为,在中国语言文学的语境之下,“世界文学”的研究必然以“比...

  • 跨学科:比较文学成功的对策之一

    作者:曹洪洋 刊期:2015年第03期

    自中国比较文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兴盛以来,跨学科就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基本学科特征而在国内获广泛认同。这一认同,一方面印证了百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具体实绩,另一方面还应和了国外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要求。然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比较文学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的身份,不断受到质疑。其中以苏源熙起草的美国比较文学学会2004“关于...

  • 学科调整与理论重构——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姜哲 刊期:2015年第03期

    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巴尔登斯贝格在《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一文中提到,“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于1816年开始出版《比较文学教程》(Coursdelitt&aturecomparde)”。这套教程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以“比较文学”之名出版的教材类书籍,然而由于该教程只是不同语言文学的汇编,所以中外学者均未对其做出正面的评价。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雷纳·韦勒...

  • 什么视域?如何比较?——作为一种范式革新契机的“比较视域”概念

    作者:郭西安 刊期: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比较”与“视域”正在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高频词汇,Ⅲ更有以合而称日“比较视域下的某某研究”为旗号者甚众。可以说,以显性或隐性方式援引这三个术语来标示自身的课题,正在成为一种时髦的学术标签。然而,绝大多数这类语用实践都仅仅是在相当普泛的意义上进行的,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其观念本身的复杂性。尤为值得深思的是,学界一方...

  • 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作者:梁丹丹 刊期:2015年第03期

    根据格拉汉姆·艾伦在《互文性》一书中对“互文性”这一理论术语的历史及内涵的疏理,这一术语最初是由法国学者朱莉亚.克里斯蒂瓦启用的,①克里斯蒂瓦在载于1980年《语言中的欲望:文学与艺术的一种符号学方法》一书中的《有边界的文本》与《文本、对话与小说》两篇文章中,对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与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理论进行...

  • 作为知识和理解的科学——一个本体诠释学的诠释

    作者:成中英; 吕晓钰; 马亭亭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们应当认识到,作为自然知识的科学,总是涉及诠释学的诠释问题。为了澄清关于科学及科学内部的理解,我们需要拓展诠释和理解的概念,从本体论角度发展诠释学理解。本体生成诠释学是生成本体学的展现,既在对科学的客观理解及科学知识之间,又在对道德知识的主观理解与实践理解之间显现自身。科学知识是诠释的结果,在有关自然符号的诠释学诠...

  • 再论王夫之的“知行”观

    作者:吴根友 刊期:2015年第03期

    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王夫之的知行观在处理心物、心理、能所、知行的关系问题上,基本上是在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思维框架下展开的,但包含着突破心性论思维框架的新思想内容。在心性论的思维框架里,他强调“心之实”(仁性)的首要意义,贬低“心之几”(聪明伶俐的认识能力)的作用。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思维框架下,他又强调心对...

  • 重审《资本论》中的“正义”概念——基于“事物化”与“物化”界划的视角

    作者:孙亮 刊期:2015年第03期

    借助对《资本论》德文版中正义概念的词频考证可知,马克思在否定的意义上论及正义所使用的是“Gerechtigkeit”等。而在使用“Gerecht”等词表述正义时,着意强调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便是“正义”,这是有原则限度的肯定。这一“矛盾”需通过“事物化”(Versachlichung)与“物化”(Verdinglichung)的界划来深入理解。在马克思看...

  • 从国家理性到公共理性——康德政治哲学的革命

    作者:许小亮 刊期:2015年第03期

    康德的公共理性理论不仅具有道德哲学的意义,更具政治哲学的价值,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康德将公共理性置于启蒙的论域中,凸显出自我与公众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两项根本要素。其中自我的启蒙展现出现代政治哲学的自由价值,公众的启蒙凸显了人民与世界公民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公共理性取代传统的国家理性观念,强调理性的权威...

  • 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特性——质疑“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

    作者:张幼文 刊期:2015年第03期

    对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性质,国内学术界广泛把它界定为“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这是不确切的。这一提法没有区分“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论”两个经典贸易理论中的不同逻辑与概念,仅仅从贸易理论出发不能正确说明中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整体性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通过引进外资实现高级稀缺要素流入,使国内...

  •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孰轻孰重:中国和美国的比较研究

    作者:胡景北 刊期:2015年第03期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是从劳动市场影响宏观经济总产出的两大因素。但面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学,基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相等的假定而否认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总产出效应。然而,由于现实的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非农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更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现象,所以有必要比较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失业的总产出效应,以揭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

  • 语言经济与语言经济学:差异与互补

    作者:张卫国 刊期:2015年第03期

    语言经济是指开发、保护和利用语言资源而产生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总和,其现实表现主要有语言培训市场、语言翻译市场、语言文字出版业、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会展以及新兴语言服务业等。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两者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