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历史研究是马克思理论贡献的科学基础

    作者:姜义华 刊期:2013年第12期

    马克思毕生都十分重视历史研究,这是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众多领域一系列创新性理论贡献的坚实基础。他1881—1882年间所作的《历史学笔记》,通过对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17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各国的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系统梳理,大大充实了他先前“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同时,为他进一步深入研究土...

  • 商业时代的自由政治——论亚当·斯密的政治理论

    作者:高力克 刊期:2013年第12期

    政治经济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政治学之最富特色的理论,斯密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居功至伟,他以经济自由扩展了洛克的政治自由的主题。斯密一改霍布斯、洛克的契约论传统,转而以历史演化论的观点,将财产权归为政府起源的原因,并提出了权威产生的“权能原则”和“实利原则”。斯密的政府理论崇尚经济自由原则,将政府职能归为公共秩序、安全、...

  • 启蒙思想中的“文明社会”

    作者:张翼飞; 毛丹 刊期:2013年第12期

    启蒙思想家把形成中的新社会形态称作“文明社会”(civiIsociety),认为文明社会塑造了理性交往的文明人,深刻改变了既有的社会机制。在法律方面,约束文明人需要使犯罪的成本大于收益,功利主义法学应运而生;在伦理上,启蒙思想家发现人的物质欲望是克制肆意激情的良好方式,试图为欲望正名;在心理层面,文明表现为人对自身心理冲动的克制...

  • 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法律属性辨析

    作者:马洪 刊期:2013年第12期

    托马斯·林赫斯特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模型,是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内容的最经典描述,其要旨主要在于直观地说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内容,而不是对其进行法学阐释。从法学中的义务与责任的关系来看,生产者延伸责任属于义务,该义务源于环境与资源危机压力下的法律规定。责任则是违反义务的不利法律后果。一方面,生产者不履行该义务,后果是造成环境污...

  • 重估城市精神价值——从芒福德等西方学者的城市观看中国城市发展

    作者:段钢 刊期:2013年第12期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思考,在城市精神文化价值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城市发展的灵魂塑造是对城市精神的重估。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在城市品格上强调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等几个基本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引导要做到对城市公民个体的尊重,及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城市发展建设。

  • 破除“两军对垒”教条主义的思想前驱——论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

    作者:陈卫平 刊期:2013年第12期

    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新时期破除日丹诺夫教条主义的“两军对垒”哲学史定义的思想前驱。在1957年之前,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斗争和示范引路三个环节,日丹诺夫定义支配了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在“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高层对斯大林教条主义的批评、苏联哲学界对斯大林时期哲学的检讨、中国学者在遵循日丹诺夫...

  • 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一个再审思

    作者:李佃来 刊期:2013年第12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逻辑上表现出多头并进、不断延伸之特点,其所指涉的思想意义也有向外扩展的巨大空间。所以,并不适宜依据阿多诺这个单一质点之变化来断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毕竞,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作为一种乌托邦救赎,并未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链环上断开;否定的辩证法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逻辑仍在延伸;现代性工...

  • 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得模型及其哲学意义

    作者:成素梅; 姚艳勤 刊期:2013年第12期

    人的一切活动与判断都与所掌握的技能相关。然而,我们对技能的哲学研究却相当薄弱。德雷福斯与他的弟弟斯图亚特共同提出的技能获得模型比现象学家的工作更进一步推动了这方面的进展。通过技能获得模型,德雷福斯揭示出,学习者在从技能的低级阶段达到高级阶段之后,经历了情感转变、实践转变和认知转变。这三大转变体现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之...

  • 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修复机制及次贷危机再解释

    作者:高帆 刊期:2013年第12期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性质,对于探寻全球经济复苏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危机导源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供求对接矛盾,以收入分配为主导的制度安排对危机生成具有关键性影响。据此,利率变动和国际失衡均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本源性成因,不能将美国次贷危机归因于金融泡沫破裂或中美经...

  •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一个致命尴尬:金融理论的缺失

    作者:林金忠 刊期:2013年第12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女王对经济学家们的质问,已触及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一个致命尴尬——其金融理论的缺失。问题并不在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金融研究做得够好或不够好,而在于它原本压根儿就没有经济学层面的金融研究,换言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客观存在着金融缺失问题。由于古典经济学沿袭了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其对经济世界的“两分法”以...

  • 中国现阶段不能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吗——与黄少安和孙涛先生商榷

    作者:张会杰 刊期:2013年第12期

    黄少安和孙涛先生关于中国必须长期持续地坚持“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集中呈现了诸多值得深入辨析的代表性论点,主要包括:(1)中国现在离人口负增长甚至低增长还远得很;(2)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短缺;(3)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一定是中国巨大的人口负担。这些观点难以成立,同时与“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配套的一揽子举措的...

  • 回归“五四”:中国文学的出路

    作者:吴中杰 刊期:2013年第12期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一场从语言到思想观念整体革新的运动,它“革”了中国旧文学之命,更新了整个文学观念,建立了以写实、理性和发扬个性为特征的新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接轨,鲁迅是“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但1928年的“革命文学运动”,却以鲁迅为主要批判对象,否定了“五四”文学方向,而将文学作为宣传普罗意识的工具。沿着这种思路,...

  •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

    作者:张法 刊期:2013年第12期

    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有三个面相,首先,是一种文学;其次,是语言的精致化;第三,诗贯穿于文化的一切方面。后两种面相(特别是诗贯穿于文化的一种方面)在中国进入现代进程以来,接受了西方关于诗的定义之后,而被遮蔽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帝王、文武官员、学者、僧人及各色人等都要做诗,并非为成为文学家而做诗,而为中国文化本身对于诗赋...

  • 欧化白话与传教士的事功

    作者:陈历明 刊期:2013年第12期

    近一个世纪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欧化)白话文的诞生肇始于“五四”前后以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然而,通过梳理传教士16世纪以来在中国传教时留下的各类历史文本,可以发现欧化白话并非起源于清末民初,而是明末清初,并与传教士的翻译和写作有着极深的渊源。现可见最早的天主教义白话译本是晚明期间西方传教士罗儒...

  • 跨越边界:铜鼓民族考古学的三个范式

    作者:徐坚 刊期:2013年第12期

    铜鼓民族考古学是为了解决铜鼓的使用问题而出现的。虽然乌居龙藏以贵州发现的铜鼓为例首倡于20世纪初,但中国的铜鼓民族考古学的主流是在50年代的考古发现和民族调查基础上形成的,以直接历史类比为主要特征。铜鼓民族考古学研究范式的变迁显示出以今知古和以己推人的直接历史类比方法在材料和观念在如何实现跨越边界上缺乏必要的审慎,而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