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

    作者:王金福 刊期:2013年第02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经历了“哲学时期”和“反哲学”时期。在“哲学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哲学,应用哲学来解决“部门”的问题,把哲学原则看作是研究的出发点,把具体理论看作是应用哲学的结果。从1845年起,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否定哲学,“离开哲学基地”,宣布了哲学的死亡与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反...

  • 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

    作者:陈忠 刊期:2013年第02期

    对“部门哲学”、“应用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深刻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所遭遇的困境及人们对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所存在的分歧,并深刻关联对哲学的本性、哲学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及哲学自身合法性的理解。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问题哲学、语境哲学,“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问题性、语境性,决定了“部门哲学”、“应用哲学”作为哲学而存在的知识合...

  •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作者:王志勤; 谢天振 刊期:2013年第02期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为译介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案。中国文学文化要成功走出去,必须综合考虑作者、译者、赞助人和出版机构等各种因素。今天的“译出”与中国翻译史上的“译入”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过去“译出”尝试中的典型个案如《红楼梦》、《熊猫丛书》等的译介说明,“译出”时不应强行输出本国的意识形态,要增强与译入语国家译者...

  • 《论语》早期编纂过程及篇章政治学(下)

    作者:杨义 刊期:2013年第02期

    五、子张名字见于篇名的深层原因 《论语》在编纂及流布过程中,篇章编目变动最大者,莫过于结尾数篇。现在《论语》第十九篇是《子张篇》,第二十篇是《尧日篇》。何晏《论语集解叙》说:“《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

  • 合理性的意义:政治与技术——以当代中国观念为例

    作者:韩水法 刊期:2013年第02期

    在现代社会里,科层化与技术化作为社会整体合理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在制度上和结构上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层体系必然带来技术化,技术化是科层体系的组织和行为特征,尽管技术化的程度在不同的科层体系那里会有高低的差异。技术化本身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层体系,而科层体系内部的自我约束也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所有的政...

  • 马克思道德理论范式决疑

    作者:冯昊青; 郑祥福 刊期:2013年第02期

    马克思道德理论范式与现代西方道德理论范式根本不同,乃至对立,故以现代西方道德理论范式去探寻马克思道德理论是有失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现代西方建立在价值与事实二分之上的道德理论范式的失足之处在于遗忘了“实践”这一融合事实与价值的关键,从而将道德来源陷入迷思之中,由此导致了道德领域的“诸神混战”,消解了道德合理性。而马克思基...

  • 当代西方价值排序理论的范式演进:从舍勒、哈特曼到杜威

    作者:张彦 刊期:2013年第02期

    在西方价值哲学的研究中,价值排序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论域,其呈现于各种价值学说中,也呈现于不同排序依据分析的哲学诠释中。舍勒的四等级价值样式说、哈特曼的价值类型说和杜威的价值评判说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他们推进了西方价值排序理论的范式演进过程。舍勒在哲学上第一次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价值等级结构的分类、标准、关系和特征,提出了“...

  • 促进经济增长均衡与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刘伟 刊期:2013年第02期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进入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既有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又面临新的矛盾,尤其是在经济失衡方面。从总量上看,既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又面临严重的经济下行的风险;从结构上看,无论是需求结构,还是供给结构,都存在深刻的矛盾。总量失衡与结构矛盾相互交...

  • 全球失衡的新解释:“资产短缺”假说

    作者:范从来; 邢军峰 刊期:2013年第02期

    “资产短缺”假说从宏观视角进行资产供需的均衡分析。资产需求是由经济体的价值储存需要与抵押需要构成;资产供应由资产的基础价值构成,其取决于未来资产收益的贴现值。资产需求与资产供应相等时,资产市场达到供需均衡;资产供应赶不上资产需求时,则产生“资产短缺”状态。新兴经济体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旺盛的资产需求,但由于金融欠发...

  • 基于不确定性的货币经济分析:凯恩斯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张玉喜 刊期:2013年第02期

    凯恩斯的逻辑概率论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是其货币经济理论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对凯恩斯的理论特点和研究方法具有深刻的影响,包括注重短期分析,反对过于数学化的经济学研究倾向,以及强调不确定性经济中预期的重要性等。可知但不可计量的概率和信念理性是不确定性经济中行为人的知识和理性特征,因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并非缺乏微观基础...

  • 从权力走向权利:转型经济和谐发展的枢纽

    作者:周冰 刊期:2013年第02期

    转型社会的风险主要来自转型本身,其要害是经济社会的宪法性秩序能否顺利平稳地实现转换。计划经济的宪法性秩序是行政秩序,市场经济的宪法性秩序是法律和信用。前者的制度基础是国家权力,后者是普遍而广泛的私有产权,转型经济社会和谐有序的关键,是整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力量从权力转变为权利。中国由于转型过程长期处于双轨状态,导...

  • 从功能建构到审美建构——社会理论视域中的时尚意义解读

    作者:杨向荣 刊期:2013年第02期

    在早期的时尚理论中,社会功能意义的建构是时尚的主要目标之一,时尚是阶级品位的表征,是个体身份的确立,体现出阶级区分的功能。而其后的时尚理论则力图修正时尚的阶级区分功能建构,强调时尚集体选择功能意义的建构。然而,时尚的意义建构绝非仅仅只是简单的社会功能意义建构,同时也是关于现代生活的审美意义建构。在现代社会,时尚展示了...

  • 布迪厄“文学社会学”的自我限度——兼谈“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特性

    作者:尹传兰; 刘锋杰 刊期:2013年第02期

    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引起中国文论学者的极大兴趣,其“场域”理论不胫而走,成为论述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新依据。受其影响,一批学者从知识的“历史化”与“事件化”等角度解构“文学主体论”与“文学自主性”,强调文学没有“固有的本质”,为文学的再政治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证明。但他们忽略了布迪厄的“文学社会学”具有自我限度,布迪...

  • 朱东润梅诗评论指瑕

    作者:潘星辉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朱东润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承前启后者之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他的梅尧臣诗歌研究完成了夏敬观的未竞之业,贡献很大,唯因过分强调梅诗的“人民性”、“战斗性”,引发一系列误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后人对梅诗的认识。在梅诗与时事的关系方面,朱东润对《西宫怨》、《猛虎行》、《襄城对雪》、《日蚀》诸篇作了牵...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以唐高祖称臣突厥之考辨为例

    作者:张耕华 刊期:2013年第02期

    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的治史讲究精深,思路上偏好往深度走,好坐实史事,好循点点滴滴的蛛丝马迹做细节上高妙的推论。吕思勉的治史追求淹博,不拘泥于历史细节,考史叙事的思路偏好往宽度走,虽有考辨,但谨慎小心,未敢推断坐实。陈寅恪、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