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专题讨论)——迎接文化资本的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学科面临的问题

    作者:叶舒宪 刊期:2010年第08期

    叶舒宪认为,理解文化产业的前提是要先理解文化。这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根本的关键不在产业运作方面,而在于文化资本的锤炼方面。核心的问题是全体从业者如何尊重本土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再启蒙和再教育的问题。向勇从西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理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目标对策等三方面入手,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一...

  • 学科范式的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

    作者:向勇 刊期:2010年第08期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主义理论。最初是一个文化哲学的批判理论,到伯明翰学派西方文化研究学派和传媒主义者的中性话语中,它是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再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经济学派和中国产业经济学者的褒扬对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构

    作者:皇甫晓涛 刊期:2010年第08期

    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学与经济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认知科学与鉴识科学发生了跨学科的整合与重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必须正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重构,

  • 分而后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影响力

    作者:韩东屏 刊期:2010年第08期

    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挺派"、"抑派"与"庸派"三种观点。但它们所共同采用的整体抽象定性法并不可靠,所以需用新的方法做新的尝试。这就是在文化工具论的视域下,以现代文化和外族文化为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语言、宗教、科学、技术、哲学、艺术、规则等七种构成作为不同功能的工具逐一进行评估,而后再形成对中...

  • 马克思思想视域中的历史主义

    作者:沈湘平 刊期:2010年第08期

    马克思认为他所知道的唯一的一门科学就是历史科学。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在本质上是关于存在的历史性的科学,德国历史研究传统中的历史主义对之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之后的思想家们对马克思的思想是否是一种历史主义有着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指认。马克思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历史主义的原则与方法是其历史科学的直接规定性。不过,比之于其他...

  • 新哲学:“分际说”“非分际说”的会通与超越

    作者:胡伟希 刊期:2010年第08期

    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反省时,首先要对作为哲学学科意义的中国哲学方法与作为哲学史意义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加以区分。这两者的区分其实是"分际说"与"非分际说"的区别。典型的"分际说"以西方哲学为代表,其特点是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二分,主体与客体二分;而中国历史上的哲学研究方法则采取"非分际说",其特点是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不...

  • 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吗(上)——对克里普克知识论的批评

    作者:陈波 刊期:2010年第08期

    克里普克只强调了"必然性"和"先验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几乎没有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他关于"棍子S在时间t0是一米长"是先验偶然命题的论证不成立,其根源在于他所援引的"一米"定义是如此不严格和不精确,以致不可能在它的基础上同时证明该命题的偶然性和先验性。当他论证"长庚星是启明星"这类命题是必然的时,他所强调的是等式两边的"...

  • 新儒家的法治观念:贺麟对法治的想象与期待

    作者:喻中 刊期:2010年第08期

    现代新儒家的法治观念,处于哲学与法学两大学科的交叉点上,既体现了新儒家"外王之学"的一个维度,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中国法治观念的世界。按照贺麟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对于法治的认知,法治应当是仁者之治,法治应当是智者之治,法治应当是众人之治,法治应当是心性与德性之外化。在渊源上,新儒家的法治观念是传统中国的思孟学派所开启的心性儒学的产物...

  •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困难和途径

    作者:简新华; 李延东 刊期:2010年第08期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模式是科学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性发展方式的综合。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二十多年了,至今还没有根本转变,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难转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二是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主要发展目标是...

  • 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与袁志刚、邵挺商榷

    作者:宗寒 刊期:2010年第08期

    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建立发展国有经济不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是为了消灭和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生产关系基础。不宜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垄断"相混同,垄断与控制经济命脉有统一、有差别。国有经济在掌握经济命脉,促进技术进步,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 基于权力和收益双重偏好的企业家合作原理

    作者:李永刚 刊期:2010年第08期

    具有独立经营企业能力的两个以上企业家合作经营同一个企业,是不同于交易性合作的组织性合作。组织性合作须满足生产超可加性与分配帕累托优超条件。企业家选择合作背后的行为动机不仅包括收益项而且包括其他项,如权力,因此,合作能否达成不仅涉及收益分割而且依赖权力安排。企业家对合作企业权力和收益的分割配置方式,是经"争权"与"夺利"两...

  • 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的组织间合作关系演进

    作者:冯涛; 邓俊荣 刊期:2010年第08期

    以传统劳动分工的视角研究组织间合作,强调任务的划分,是价值链解构的产物。其竞争力表现为交易成本降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的实现;组织形式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到非纵向一体化的集群。但劳动分工的本质是知识分工。知识分工产生了知识整合、共享以及基于知识共同体的知识创造的必要性。从知识分工的视角研究组织间的合作,可以将...

  • 论“宫体”在南朝各体文字的蔓延——“宫体之文”考述

    作者:胡大雷 刊期:2010年第08期

    "宫体"是一个集合概念,含有不少文体;或者说,除了宫体诗,南朝还有不少文体具有"宫体"意味。如赋的叙写女性,其宫体味自是有目共睹;又如连珠,就有题目上标明"艳体连珠"之类;还有表、书、启、序、铭等文体,其中叙写女性的文字,香艳绮丽,很像宫体诗的散文表述。这些文字可统称为"宫体之文"。这种"宫体"风气的形成,是人们对"文生于情"、...

  • 对话何以不可能——从一场论战看作家巴金与信仰的距离

    作者:刘律廷 刊期:2010年第08期

    巴金和英国天主教神甫赖诒恩在1943年底到1944年初在《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上展开了一场辩论,主题是有关"道德标准"和"生活标准"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罕见的著名作家和西方基督教传播者之间公开的辩论,也是巴金一生仅有的一次与宗教神职人员的笔战。而从巴金和赖诒恩在这场"不可能"的对话中体现的分歧和误会,我们则可...

  • 怎样才是“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论审美态度及其性能

    作者:陈伯海 刊期:2010年第08期

    审美态度问题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在经历长时期的孕育与胚芽阶段之后,跟随人的审美自觉的兴起而凸显出来,却又面临时下对"审美自律性"的质疑而发生动摇,但只要审美活动未曾消亡,它也仍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作为人对世界的独特的掌握方式,审美态度的基本性能表现为精神超越性和情感倾向性,两者紧相关联。审美的超越须建立在情感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