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

    作者:刘梦溪 刊期:2007年第06期

    虽然近年来学术界、文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陈寅恪其人其学,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这位大史学家的了解还有限得很,对他的学术创获、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尚缺乏深在的研究。陈寅恪之学的精神义碲大致可以归纳为九个方面:第一,陈寅恪是最具独立精神、最有现代感和历史感的历史学者。第二,陈寅恪的基本文化态度,是不忘记本来民族之地位。第...

  • 生态后现代主义: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

    作者:于文秀 刊期:2007年第06期

    生态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一支理论劲旅,它将现代性的思想基础即机械自然观、单一性的男性精神、经济主义意义观等视为现代性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省。在深入发掘这些作为现代性的深层思想基础的各种理念、因素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它倡导有机自然...

  • 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

    作者:樊红敏; 贺东航 刊期:2007年第06期

    目前的农村政治学研究有三个流行的基本范式,即国家与社会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但是,这三个研究范式都有其局限性。未来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应当向多元拓展:一方面,它应当从社会视角向国家视角转换;另一方面,它应当从宏大、系统、必然、普遍等系统世界的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中走出来,从科学的真实走向感觉的...

  • 歌德与“世界文学”

    作者:简·布朗 刊期:2007年第06期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

  • 赛博空间:当代文化定义的困惑与转机

    作者:马克·波斯特; 易容(评点人) 刊期:2007年第06期

    当今世界,因特网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已经被建构为决定各群体命运的工具。无疑,它也成为定义当前社会文化的关键。网络世界,似乎具有组织和干涉的“去中心化”(decentered),从而使当代文化定义具有了“不确定性”。那么,随着网络化的计算机的应用与实践,这网络空间文化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寻求关键解答,并将它和早期的媒介形...

  • “批判佛教”思潮的多元向度(专题讨论):“批判佛教”的批判哲学

    作者:吕凯文 刊期:2007年第06期

    吕凯文指出,衿谷宪昭凸显“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的意义,旨在遏止“西欧思想(场所哲学)流入日本”,免使佛教“非佛教化”而不再具有公开的、客观的知识批判以及具有公义的社会实践能力。吴可为提出,松本史朗强调如来藏或本觉思想作为东亚大乘佛教的主流和基础,是一种非批判性的“界论”、一元论的基体主义、彻底的“我论”。其实,...

  • “批判佛教”与佛教的批判性

    作者:吴可为 刊期:2007年第06期

    “批判佛教”最初源自对佛教传统与社会歧视之间的关系的反思。它断定,东亚佛教主流思想对日本当代社会中的歧视现象不但默许和掩盖,而且事实上其自身正是造成和维持这些社会歧视的原因之一,而这又源于东亚大乘佛教已丧失了佛教最内在的宗教与哲学品格亦即“批判性”。

  • “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

    作者:周贵华 刊期:2007年第06期

    祷谷宪昭与松本史朗判定,佛教的如来藏思想是“梵我论”/“场所哲学”/“基体说”类型,属“外道(非佛教)”性质,并最终应对日本社会存在的不公正与不平等现象负责。在他们眼里,这样的一个线性推理过程不仅指出了日本社会传统痼疾之症结与根本病因,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他们作为佛教徒捍卫佛教正法的决心。

  • “批判佛教”的得与失

    作者:刘宇光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不论是“批判佛教”的樗谷宪昭,或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黑田,其对本觉“恶平等”有助于意识形态之分析,都是建基在田村芳朗对本觉说作出的“肯定现实”之结论上。

  • “消费社会”的解读路径: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观的方法论缺陷谈起

    作者:唐正东; 王新生(评点人) 刊期:2007年第06期

    鲍德里亚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在建构其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时,只把消费社会当作一个客观的事实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拘泥于非历史性的社会学方法,无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域。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准确地把握批判和超越消费社会的路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时期由于撇开了对生产过程的正面分析而直接进入到对财富分配领...

  • 西方哲学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

    作者:刘放桐 刊期:2007年第06期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和西方哲学家实现的现代转型有着原则区别,但都是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根本性超越。这两种变更各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又处于同一社会历史时代。历史时展的基本趋势,决定了19世纪是西方哲学酝酿并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变更的世纪。这种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都是在这一基本趋势下发生的,因而它们在某些方面...

  • 孔颖达儒学思想的异质性考论

    作者:乔东义 刊期:2007年第06期

    孔颖达是隋末唐初经学大师,以主撰《五经正义》播名于史。《五经正义》作为有唐一代权威儒学典籍,以儒学正统为宗旨,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儒家立场,另一方面在具体阐释中又融入了道、玄、释等诸家思想质素,从而既表现了孔颖达儒家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又显示了中国汉魏以降儒、道、玄、释诸家思想交融互渗、此消彼长的动态文脉景观。孔...

  • 城市化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专题讨论):论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

    作者:夏永祥 刊期:2007年第06期

    夏永祥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滞后于要素流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村病”。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理“农村病”,推动城市化健康协调发展。杨云彦指出,中国正处在有利的人口窗口内,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加快人口与...

  • “人口窗口”、转变期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杨云彦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世界人口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相应地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高位均衡”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位均衡”转变。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现代人口转变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下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如果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从“以农村包围城市”到“以城市带动乡村”

    作者:徐勇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中国逻辑的规制之一在于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