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ademic Monthly

杂志简介:《学术月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9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439-8041
国内刊号:31-1096/C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
复合影响因子:2.44
总发文量:2695
总被引量:2829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7422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20.0766
  • 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

    作者:陈少明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近现代以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是中西文化比较导致的产物。这个学科在发展中出现种种偏向,从而未能相应地促进哲学创作的繁荣。要扭转这个局面,必须扩展哲学视野,立足于解释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经验。经典解释的传统与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这两个论题,表明了以经典为中介反思思想文化经验、发展中国哲学创作的可能。

  • 朴学的误读——兼论实证主义在近代中国

    作者:何锡蓉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以往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往往比附于西方哲学。这种方法是否恰当值得检讨。将清代朴学类比为西方实证科学,认为朴学是实证科学在中国的一个范例,即是一例。这是对朴学的误读。朴学其实有其内在的学术发展规律,是中国学术土壤中结出的果,它与西方实证科学完全是两回事。受实证科学影响发展出的西方实证主义在近代传入中国,而接受实证主义思想的...

  • 货币:一个有待去蔽的存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视点

    作者:陶国富 刊期:2004年第03期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大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话,重点对如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我国距离实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差距探讨

    作者:冯子标 刊期:2004年第03期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国外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水平比较低、有限责任制度难以有效实施、公司治理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等现实,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全面实施这种方法的条件尚未成熟。

  • 传染病的全球化与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

    作者:何帆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SARS预示着传染病和新兴传染病的全球化。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20多年来传染病和新兴传染病全球化的原因和影响。由于传染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问题,防治传染病也迫切需要全球合作。本文对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并根据公共产品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加强全球合作的具体建议。根据我们对公共卫生中的国...

  • 意识的形成与演进:经济学的观点——兼论浙江地区市场经济意识的形成

    作者:汤光平; 何樟勇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经济转型中,有三种主要的社会意识存在,即小农意识、计划观念和市场意识。这些意识将通过影响人们的储蓄倾向、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以及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来影响经济,同时,不同的意识也影响着不同的劳动供给。可见,不同的意识或观念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收入水平,而且影响着一个群体或区域的发展。由于不同的意识对产出具有不同的激励功能...

  • 上海现代性析论

    作者:姜义华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本文对上海现代性进行析论,认为把握上海现代性的当代特征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一)市场与公共权力;(二)产权与公共社会;(三)自由与公共责任;(四)上海发展与中国整体发展及世界一体化发展。

  • 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演化——以沪江大学所办沪东公社为中心

    作者:马长林 刊期:2004年第03期

    由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是中国第一个大学所办社会学实验基地。其创办原系受西方基督教社会福音理论影响,以通过在社区中提供多种服务,宣传基督教精神。在30多年实际开办过程中,其一系列为社会民众服务的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沪东公社的宗教色彩,凸现了其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功能,由此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沪东公社事业的成功缘于中国...

  • 一篇文章与一个学院: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的建立

    作者:王薇佳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分析收藏于巴黎耶稣会档案馆有关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的资料,阐述了震旦医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论证了法国政府在一战后试图通过支持和扶植海外的耶稣会学校,以达到与德国的海外事业竞争,进而扩大法国在远东的文化和教育影响的目的。

  • 绮窗凄梦:词中之商隐——试论义山诗对梦窗词的穿透性影响

    作者:吴振华 刊期:2004年第03期

    《四库提要》云:“词家之有吴文英,犹诗家之有李商隐。”义山诗对梦窗词的穿透性浸染主要表现在:一、以绮艳抒写深沉的人生感慨;二、致力于表现悲剧色彩的衰败、凋残之美;三、着力表现梦幻般的心灵迷惘;四、运用空幻回合、上下映带钩连的抒情结构;五、于藻饰典丽中潜藏浑灏流转的意脉;六、创作上同具“潜气内转”的心理特征。

  • 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

    作者:普慧 刊期:2004年第03期

    弥陀净土是流行在中国最大的净土思想流派,其构筑的美妙的净土境界、简便易行的法门以及重生不畏死的生死观,对中国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晋宋大诗人谢灵运自觉地接受了弥陀净土思想的影响。当谢灵运同时面对和走向山水文学和弥陀净土信仰时,他的审美观和文学创作实践即被纳入到了他的弥陀净土信仰的意识结构之中。

  • 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作者:杨春时 刊期:2004年第03期

    新老实践美学把实践作为本体论的范畴,把实践当作自由的活动,以实践来说明审美的性质,实际上构造了一个“实践乌托邦”。实践本来是历史科学的概念,不具有哲学本体论的地位;而且作为异化的、现实的劳动,也不具有自由和超越的性质。因此,不能以实践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实践不能说明审美的本质。

  • 在超越自我中求真——杨春时教授访谈

    作者:杨春时; 任天 刊期:2004年第03期

  •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历史学

    作者:史佳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世纪之初,在反思与展望中国史学及其作为指导的唯物史观时。《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发表了蒋大椿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一文,由此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热烈争论,至今年,唯物史观理论再研究已成为史学界的热点。

  •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问题

    作者:宁镇疆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中国古代文明是古代世界上少数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又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绵延传承的文明。中国文明起源,是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关注已久的问题。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国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已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故2003年对该问题的研究文章发表较多,且研讨气氛也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