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论

学术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Academic Review

杂志简介:《学术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31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立场、课堂新探索与预习、探索与感悟和博客互动、名校与名校长风采、新生代教师档案、校园叙事、人间世与家教、教学纵横

主管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2-6847
国内刊号:35-1313/C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302
总被引量:4295
H指数:15
立即指数:0.0207
期刊他引率:1
  • 从“书如其人”到符号空间——兼论霖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

    作者:南帆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一 毅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我都相对比较熟悉,因为跟我读的博士,他的书法作品我常常看到,今天到牧风堂参观了一下,还是好。这里我第一次来,今天的展览,包括作品的装裱与展示形式,我是第一次看到,看后有一些新的感觉,它会迅速地跟漆艺等艺术形式联系起来。

  • 心灵的自然情思——胡振德近期油画风景写生创作刍议

    作者:王来文 刊期:2016年第04期

    这是一个多元文化艺术场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与乐趣,通过传家课堂、创想课堂、少年人文研习、沙龙、读书会、国际游学等诠释应用艺术与生活美学,也是一个汇集学术交流、设计创意的跨界交流平台。 油画风景画是胡振德近年来的创作题材,主要的创作方向。近观其油画风景作品,特别是福建乡村系列、闽南山区系列、武夷山系列及太行山等写生作品,可以...

  • 小黄村:侗族大歌音乐艺术的活化传承

    作者:雷德雨 刊期:2016年第04期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小黄村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侗族大歌在小黄村"活化"传承上千年,传承了老年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侗族风俗;在侗族大歌传唱过程中,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小黄村侗族大歌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其歌唱内容主要包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的声音大歌、叙史叙事的叙事大歌、...

  • 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如何得以幸存

    作者:刘忱 刊期:2016年第04期

    各位,说实在的我刚才也是如醉如痴(指之前现场侗族大歌的演唱,编者注),你知道我现在心里想什么吗?我真想把这个发言机会让出来,让我们三位美女继续再唱一曲那该多好啊。我非常感谢我们组委会给了我这样一个选题的点评任务,我其实一边欣赏美妙的歌声,一边欣赏美女,同时在画面中看到美景,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

  • 黄土坡村:弘扬孝道文化重构和谐乡村

    作者:牟维勇 刊期:2016年第04期

    位于北京房山区西北部的黄土坡村,村民的钱慢慢多了起来,孝道、村风、德行却在滑坡,村民们见面问的是"你能挣多少钱?""这事对我有没有利?""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钱,除了钱还是钱。村委会主任杨振军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重构黄土坡乡村社会的传统道德关系。

  • 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的精神文化在乡村

    作者:张孝德 刊期:2016年第04期

    刚才杨振军书记用京腔,用我们农民特有的语言告诉大家他们的故事,我想大家听完之后都有感受。 我三次到黄土坡村,是黄土坡村孝文化建设的见证人。听完杨书记的故事,我猛然间发现,我的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孝德"多么重要。以前我不知道孝还有这么大的能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栗子房镇:现代民间绘画展示乡土艺术魅力

    作者:倪真礼 刊期:2016年第04期

    走进被称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栗子房镇,当你聚焦那一幅幅色彩明艳、画风挥洒不拘的农民画作时,你会恍若感觉自己已经置身庄河这片金土地的纵深处,仿佛已经真切地触摸到了这里田间地头的农民种种快乐向上又独特的生产生活场景。一位美国学者感叹:"美国什么都不缺,就缺中国这样民间的东西。"几十年来,有着文化之乡基因的栗子房人在对...

  • 文化现象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作者:李跃亮 刊期:2016年第04期

    我们刚才看了这么多栗子房的农民画,仿佛带我们走近了栗子房,感受到了栗子房农民画丰富多彩,美妙绝伦。栗子房的农民画我觉得叫它为农民画,比刚才片子里面讲的现代民间绘画更加的乡土,更加的令人向往。栗子房的农民画已成为当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成为栗子房当地老百姓的一种生活的方式。在全国农民画领域已有很高知名度,我以前在媒体上面也曾经了...

  • 敖尔金新村:原生态蒙元文化的理想乐园

    作者:邓慧博 刊期:2016年第04期

    朴实勤劳的蒙古族青年白金,18岁从兴安盟来到呼伦贝尔草原,就被这里的辽阔和壮美所吸引,于是一呆就是30年。2006年,他终于找到几户牧民建立起了合作社的雏形,他把这个"家"称为"蒙元文化村"。通过9年发展,到今天已有37户牧民加入到了这个"大家庭",共同发展致富。如今,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甚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敖尔金牧场百吉乐畜牧养殖专业合...

  • 传承的多样性承载乡村的多功能性

    作者:周立 刊期:2016年第04期

    前几年在草原的时候,我曾经跟一些朋友们说我们草原上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能用咱们的乡村的文化来形容,乡村文化我们知道常常是用文字来传承,但是草原的文化主要不用文字,他用歌声,用感情,口耳相传。我们也知道西方有一个文明系统主要是用理性主义,理性去传承,有不同的传承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乡村的多样性,我们也看到了白金展示了草原文化...

  • 杂容村:让藏族传统文化之光融入现代文明

    作者:哈希·扎西多杰 刊期:2016年第04期

    杂荣村村民一直恭奉的达杰山神海拔高达5763米。在这里,自古以来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所有的神山以及河流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从1994年开始,人们为了发展自身经济大量伐木造房,相应的,在林中生活的动物数量也开始减少,杂荣村的自然环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2012年冬天,在这片无任何文化氛围的高原上,牧区青年们...

  • 乡村文化是生活、生命和生态的高度吻合

    作者:时红秀 刊期:2016年第04期

    我不知道会议日程设计考虑没有考虑翻译时间,我也不知道我的点评是不是留出时间翻译给萨嘎朋朋友。刚才翻译的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他叫扎西多杰是三江源保护协会的秘书长,他原来和索南达杰一起做生态保护,现在他单枪匹马继续做,他这些年很多事迹非常感动人。萨嘎朋讲到三江源,这几年我和张孝德老师几乎每年去一次或者两次,那个地方离我们这里距离...

  • 经济研究的百花园——《福建论坛》经济研究栏目简评

    作者:王冰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从具体工作任务来说,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与交流自己学术研究成果的园地。但是从宏观上看,学术期刊实际上担负着繁荣发展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为促进中国社会健康发展与进步出谋划策的重要任务。除了部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外,每个地方如省、市、自治区也都主办有综合性学术期刊。地方主办的许多综合性学...

  • 全媒体视阈中党报舆论引导力建设思考

    作者:傅懿瑾 刊期:2016年第04期

    信息爆炸与技术更新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人们认知、建构世界的方式,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理念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人们的时空观念。据统计,2014年我国手机网民达8.59亿(1),伴随技术革命而兴盛的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移动客户端与微博、微信等SNS社交网络更进一步地拓展了信息受众的主动权与参与权。

  • 我读《文化重构:创意经济与城市美学》

    作者:金元浦 刊期:2016年第04期

    青年学者林秀琴寄来新作《文化重构:创意经济与城市美学》文稿,初读,甚为欣喜。作者视野开阔,学风扎实:既有宏观总体的思考探索,又有细致入微的实践调研;既有对当下城市问题的探讨,又有政策理论的考辨与建议;还有对艺术、海峡两岸文化合作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