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杂志简介:《学术交流》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4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0-8284
国内刊号:23-1048/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5491
总被引量:19878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5.7727
立即指数:0.0582
期刊他引率:0.994
平均引文率:8.7774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体式之争锋

    作者:王鍾陵 刊期:2017年第07期

    80年代,特别是其中期,中国小说文体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这一变化主要有两股推动力量:一是可以上承三四十年代的散文化与诗化的倾向,一是先锋派小说。小说文体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超脱于情节模式之外,一是模糊以至避免现实主义的“实指性”。前者表现为线性叙述的中断,情节小说、非性格人物的出现以及与之相应的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及写...

  • 物化的遮蔽:韦伯的合理化原则——青年卢卡奇对韦伯合理化思想的分析与批判

    作者:姜华 刊期:2017年第07期

    韦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论证和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质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理论影响。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通过全面分析韦伯的资本主义合理化而揭示出,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合理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化的过程,是一个使人的生活非人化的不合理性的过程。通过这种分析,青年卢卡奇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深入至现代人在...

  • 社会人类学视角下人的问题解析——布达佩斯学派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新阐发

    作者:杜红艳 刊期:2017年第07期

    人的问题,尤其人的分裂与统一,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维度的阐发主要是从人的问题出发的。其中,布达佩斯学派立足于马克思和卢卡奇对于人的问题的分析,在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阐释了人的问题。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家们十分重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加之受卢卡奇从文化批判角度阐发...

  •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发展

    作者:郭艳君 刊期:2017年第07期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贯穿于其思想形成过程的始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发展进程,构成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的主线。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可以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对旧哲学的超越及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变革,而且可以清楚地阐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基本内涵,从而为理解和阐释马克...

  • 空间维度下的资本主义批判与革命思想——基于《共产党宣言》文本的阐释

    作者:陈红; 陈晨 刊期:2017年第07期

    经济全球化以来,社会转型和多种文化的思潮冲击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出场路径。空间转向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维度,以《共产党宣言》文本为切入点,从空间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叙事进行重构,能够推动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和元理论的反思,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分析的新颖性和前瞻性...

  •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观主要内蕴及其当下价值

    作者:杨玉洪; 胡海波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里,科学具有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双重社会属性。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科学凭借技术物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并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成为一种解放思想的强大精神武器。资本主义制度有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面,也存在将科学沦为维护制...

  • 解庄问题及其学术意义与影响

    作者:郎宁 刊期:2017年第07期

    由于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确立根基及学术内容的不一致,因而当注家用儒家或佛教或道教思想去解读《庄子》时,其解读之结果不可避免会带有或儒学或佛学或道教化痕迹,从而偏离了《庄子》本身之思想所涵。尽管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思想的融汇与再发展,然就一家思想之根本和内涵来讲,思想间的互动与互摄是否对于这一思想本身有着更好的澄澈作用,仍有...

  • 论庄惠“鱼乐之辩”中物我关系思想

    作者:李刚 刊期:2017年第07期

    “鱼乐之辩”中庄子和惠子都没有诡辩,庄子的“知鱼乐”也并非美学上的某种判断或移情。鱼乐之辩实质上是庄子与惠子围绕物我关系问题展开的精彩讨论。惠子从“我”的主体性出发,是“以我观鱼”;庄子则反对主体性认知方式,从道域性思维出发,是“以道观鱼”。惠子将“鱼乐”把握为“我”的对象性;庄子所说的“鱼乐”则是道、天、地、人、鱼共在于...

  • 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时期的动力人格思想

    作者:赵宏志 刊期:2017年第07期

    社会进步必因群体的动力性,即动力人格。而中国传统文化,部分性地具有压抑性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这种压抑来自“三纲”、“礼”和世俗文化,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家还对动力性质的中国精神进行了倡导,提倡个性精神、竞争精神和勇敢精神,在理论上扭转了中国文化的性质,在实践上推动了民族精神的进步。

  • 论蔡元培中西兼容的道德观

    作者:乔爱丽 刊期:2017年第07期

    蔡元培融合东方的传统道德与西方的伦理思想,提出“德”源于义务的论说,在其一生的道德实践中,继承传统,接受新知,在融合东西文明的基础之上,发生一种新义,使得天然道德之“纲常名教”与人为道德之“自由、平等、博爱”达到完美结合。蔡元培一生致力于培养人们公德与私德兼修,消极道德和积极道德并养,遵循良知,行善去恶,以塑造国民完全之人格。...

  • 论不道德者在道德治理中的角色及其主体间性

    作者:冯国锋 刊期:2017年第07期

    作为形成道德问题或不道德现象的不道德者,理应是道德治理客体。但如果不道德者是道德治理客体,就与其在道德治理中以主体身份而自由行动的事实不符,并且会导致道德治理僵化。事实上,不道德者在道德治理中具有主客体二重性。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看,不道德者与道德治理者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通过提出在道德治理中人与人之间进行平等...

  • 伦理学视野下的道德风险论析

    作者:覃青必; 叶文俊 刊期:2017年第07期

    道德风险概念目前最为人所熟识的,主要是经济学上的定义,指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为自身寻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风险。在伦理学视野下,道德风险概念有着不同于经济学上的内涵与外延。广义上,只要跟道德有根本联系的风险都属于我们讲的道德风险,它包括社会带给道德的风险以及道德带给社会的风险。狭义上的道德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

  • 三维权力与微观权力:从卢克斯到福柯的权力观

    作者:谭永利 刊期:2017年第07期

    权力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也是文化研究和政治学中的重心之一,所有对于社会机制、法律和政治的思考都不可避免地导向权力。卢克斯的三维权力理论和福柯的微观权力观都探询了权力被建构的方式,以及在后工业社会中,对它的探讨趋势如何从宏观走向了微观。卢克斯对它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考察规范性的功能以何种方式作用于现实秩序,而福柯...

  • 领导思维的双重逻辑:思想性与技术性

    作者:张学成; 陈辉 刊期:2017年第07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领导者思维必须充分体现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思想性,把为人民服务、保障和促进最广大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领导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与目标追求。同时,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管理体制要求领导思维必须充分体现宏观性、系统性、开放性,立足领导本质与领导责任来思考领导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实现领导思维思想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统一成...

  • 理性化法律分析批判与人性尊严

    作者:李诚予 刊期:2017年第07期

    在努斯鲍姆的多元能力理论中,人性尊严既是构成性条件,也是其实践目标,并且需要得到成文宪法的保障。但根据昂格尔的分析,在当前法律理论与实践中占据主流地位的理性化法律分析却有可能使这套宪法保障机制走到一个相反的方向上去。罗伊诉韦德案显示出理性化法律分析的重大缺陷。法律分析必须具备制度想象能力,在个人自由实践和作为社会治理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