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

学术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s

杂志简介:《学术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0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探索、学科前沿、学术批评、学人论语、学者专论、学问人生、学界观察

主管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2-1698
国内刊号:34-1004/C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3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4830
总被引量:16580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4.4429
立即指数:0.0404
期刊他引率:0.9741
平均引文率:9.4242
  • 合手的存在秘密:不可言传的整体构境--波兰尼《个人知识》解读

    作者:张一兵 刊期:2019年第12期

    波兰尼认为,任何科学认识都只是一定科学解释框架下的特定认知结果,正是因为每一个科学家所内居的解释框架,他才会使自己在辅助觉识中隐匿着一种特定的话语技能,从而使他面对的科学数据产生特定的意义,这也是他所说的个人知识参与科学认知活动的基础。但是,波兰尼反对康德认识论革命的本质意向,即不是可言传的理性构架赋型,而是隐性的意会认知构...

  • 特质与效能:中国政党政治基础上的政治传播析论

    作者:荆学民; 赵洁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中国是世界上坚持实行社会主义"一党执政"政党政治的国家。在这种独特的政党政治中,政党、国家、政府三位一体。建立在这一政党政治形态上的政治传播以"政治统摄传播"为特质,形成了以政治宣传为基础、轴心和边界的传播格局。以此为特质的中国政治传播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取得了维护政治政权稳定、缓释社会民众政治焦虑和减弱...

  • 大数据的政治媒介功能及其伦理边控

    作者:张爱军; 梁赛 刊期:2019年第12期

    大数据是互联网逻辑演化的产物,其作为一种泛化的媒介技术,对政治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大数据具有政治生态监测预警和提升政治治理能力功能。大数据是"以人为本",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的是人自身。"人性"的幽暗意识易于导致"数据鸿沟""数据垄断""数据霸权""数据歧视",进而引发政治伦理癌变。构建大数据政治伦理十分必要且迫切。从"制度伦理"和"观念...

  • 复合嵌套的媒体话语与社交平台上的政治对话

    作者:王凤仙 刊期:2019年第12期

    社交平台上,多元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竞争空前活跃,政治主体之间的对话具有日常性、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政治沟通的重要部分。其中,媒体发挥着重要的关联作用,是政府话语和公众话语的复现机制和中介机制。媒体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具有复合嵌套的对话结构,表征着自身与外部话语的对话关系。这种结构在社交平台上具体地展现在三个层次上...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文明冲突与变异

    作者:曹顺庆; 张帅东 刊期:2019年第12期

    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为解决东西方之间长期存在的文明冲突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进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积极参与国际文明交流史的书写是中国学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自身厚重悠久的文明积淀。自有据可考的文明交往开始,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就未曾熄...

  • 论早期文明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作者:吾淳 刊期:2019年第12期

    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地理或外在环境因素的意义,以及若干对与早期文明研究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或范畴,其中有:普遍与特殊、必然与偶然、连续与突破、大传统与小传统,它们也可以视作呈现为范畴或概念的重要影响因素或要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尝试着提供一个早期文明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理论框架。其中,在普遍与特殊、连续与突...

  • “汇金模式”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治理的应然与实然

    作者:李燕 刊期:2019年第12期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是从"汇金模式"确立开始的,十几年的治理实践为理论上重新检视其"应然"与"实然"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治理价值取向,如何解决因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出资人代表的变化而带来的问题,如何坚持银行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结合,如何强化银行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对"汇金模式"的全面解读和理论展构为进一步的思...

  • 老子思想结构的系统透视

    作者:祁志祥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神、道关系上,老子认为神由"道"派生和决定,自然无意志,不能赐福降灾,走向无神论。在天、人关系上,老子尊天更敬人,天道体现出人道实质。本体论即道德论,"道"是宇宙本源、万物本体,体用合一,有无相生,"德"为"道"之用。方法论即"重玄""去太"、相反相成。人性论是"绝圣弃智""少私寡欲"。认识论是"见素抱朴""涤除玄鉴"。内圣论是以退为进、以予为...

  • 老子“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的思辨理路探析

    作者:郭振香 刊期:2019年第12期

    在老子哲学中,"为道"指认知上对"道"的领悟与行动上对"道"的践履,"损"的对象是"有余",即躁动、繁杂、强梁、奢华等一切偏离于"道"的身心状态与行为活动。老子主"损"思想的特质是:强调"日损"与"损之又损",即时间上的持续性与程度上的彻底性。按照老子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不"日损",则不能"早服","重积德"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日损"工夫方能实现;不"...

  • 公共理性与民主刍议

    作者:韩璞庚; 张颖聪 刊期:2019年第12期

    作为理性在公共领域中的运用,公共理性所强调的是公民在公共对话与协商的过程中将离散式个体偏好的聚合转变为以公共善或根本性正义的正当性共识。与此同时,现代民主制度中对于权利的过分强调,尤其是对于财产权的强调,使得权利在现实民主的运行之中往往只是沦为一种资质上的认可,而真正关切公民个体实际生存状态的物质基础却被抛至一旁。针对这...

  • 公共信任风险视角下的塔西佗效应及其后果

    作者:胡象明; 张丽颖 刊期:2019年第12期

    公共信任是公共生活特有的一种信任,与公共信任相对立的概念则是公共质疑,即公众对公共机构及其官员的质疑。当这种公共质疑达到一定程度,便出现公共信任风险。公共信任风险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包括风险源形成、风险传递和风险的社会放大三个阶段。良好的公共治理,需要有一个低风险的公共信任环境。如果公共治理机构得不到公众的...

  • 认知理论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以证据证明标准为例

    作者:张扩振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主流观点认为,以行政诉讼所涉及权利的重要性为基础,根据对公民权益影响的大小和行政行为的性质,可以依次采用优势证明标准、明显优势证明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作为行政诉讼证据的多元证明标准。这种观点既不符合行政诉讼裁判的现实状况,也难以经受认知理论的科学拷问。我国行政诉讼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实现保障公民权利和约束行政权力...

  •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作者:朱凌珂 刊期:2019年第12期

    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旨归的私权类型的诉讼,完全区别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顺位方面,以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制度优先选择,在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同时行使原告诉权时,可以作为共同原告,而且其诉讼请求范围互为补充。社会组...

  • 大数据语境下的涉税信息共享与信用规制

    作者:徐伟学 刊期:2019年第12期

    当前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壁垒,诸如涉税信息及其主体范围模糊,涉税信息供给存在单一化与碎片化,涉税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以及涉税信息共享的诱导机制缺位等问题。原因在于涉税信息共享尚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单纯的市场运行模式中,形成区域和部门分割以及税务机关单向搜集涉税信息的状态,同时涉税信息各方主体共享机制存...

  • 刘锡鸿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郑义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以往对刘锡鸿的政治思想研究存在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而忽略了其具体所处的历史语境。通过对刘锡鸿在出使英国前、出使英国时以及回国后三个时期的具体政治思想的梳理,分析他同洋务派在具体问题上的差异,可以明确其思想中的问题意识以及这种问题意识与他所见的西方存在的关系。刘锡鸿的保守思想与传统守旧官僚存在明显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