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

学术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s

杂志简介:《学术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0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探索、学科前沿、学术批评、学人论语、学者专论、学问人生、学界观察

主管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2-1698
国内刊号:34-1004/C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3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4830
总被引量:16580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4.4429
立即指数:0.0404
期刊他引率:0.9741
平均引文率:9.4242
  • 政治生活质量问题探析——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

    作者:常士訚 刊期:2019年第10期

    继政治发展研究之后,在当代政治学研究领域中,政治生活的质量,诸如民主质量、治理质量、法治质量、立法质量、制度质量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并相继有不少有关政治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成果问世。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既有取得进步的方面,同时尚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追求良好的政治生活质量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向往和实践,也是...

  • 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中的人类关怀与天下秩序

    作者:张师伟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中国传统时代有自己独特的关于人类的认识,并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相类似,都以自己所知的政治世界为人类的全部政治世界,且以自己为人类中心,立足于人类的普遍必然性来解释和分析人类诸多的政治现象。它体现在治理理论的议题上,就是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中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关怀和普天之下的人类秩序安排,儒家作为长期占支配地位的治理理论在这方面...

  •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策略

    作者:刘勇 刊期:2019年第10期

    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权力格局的大变革、大调整对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审时度势地调整策略以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总体来看,中国策略是以科学的治理理念为价值导向;以有效的国家治理为客观条件;以变革治理规则为现实基础;以改革和构建治理制度为有效平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目标。这五个部分是紧密连接、相互促进的,是理念与实践...

  • 康德先验辩证法的旨趣及其局限

    作者:王庆丰; 彭小伟 刊期:2019年第10期

    康德的先验辩证法并非完全是“消极”意义上的辩证法,其旨趣既不在于理论理性跨越“现象”去把握“物自体”时产生的先验幻相,也不在于实践理性调和“自然”与“自由”的德福一致(至善),而在于人类的启蒙,即唤起人们敢于运用自己知性的勇气,走出由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状态”。康德的先验辩证法致力于建构一种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上学。因此,康德...

  •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张力论”解——基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视角

    作者:高云涌 刊期:2019年第10期

    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通过拯救黑格尔的自觉辩证法而得到“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基本解释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关系原则。建构自觉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的完善理论体系对于他们两人都是未能最终完成的思想任务。由于革命需要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两人分别选择从实践关系的两极——“人与人的关系”(历史观或人类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 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的直觉艺术

    作者:赵天越 刊期:2019年第10期

    辩证法是关于否定、批判、革命的真理学说,它所批判的对象不是任意与偶然的,而是对思想前提进行批判。也正是这种对某些既定合理的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反思批判,才会有真正的哲学观意义上的思维变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正是运用辩证法对当时资本主义下的经济事实进行彻底地批判。并且在具体的批判过程中自觉地流露出运用直觉的艺术。我们说辩证...

  • 走向人机合作的政策过程及其伦理重塑

    作者:向玉琼 刊期:2019年第10期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广泛参与到政策过程中,并且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人工智能以其高速度和精确性成为政策过程中的有用工具,大大推动了政策分析的优化。但是人工智能又不同于人类所生产的简单机器或者工具,在神经网络基础上重生的人工智能表现出高度的智能化,甚至出现了生成“自我意识”的可能性,这需要重新看待人类与人工智能...

  • 智能资本化与资本智能化

    作者:李爱龙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资本逻辑的范围内,人工智能繁荣发展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危机”——资本与人工智能的“共谋”。首先,这一“共谋”表现为智能资本化。作为工具的高级形态,人工智能是人类建构自身存在方式的重要媒介,但是资本的介入使其表现为一种强制性的进步,成为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自主结构,成为吸纳和榨取人类精神劳动力的存储器。其次,这一“共...

  • “人工智能+”时代作为商品的数据及其哲学批判

    作者:王水兴 刊期:2019年第10期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技术塑造社会的过程。基于人工智能本质是依赖数据驱动的判断,泛在的数据化客观环境与数据所有权排他性应用的主观需求,构成了“人工智能+”环境下的重大矛盾。数据资源本质上是人的社会交互性活动的产物,数据资源理应归全社会所有。“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使用,数据资源的商品属性将导致社会被资本绑架。与资本合谋,人...

  • 物之经验与艺术的规定

    作者:孙周兴 刊期:2019年第10期

    何谓物?什么是艺术?这是两个十分复杂和十分纠缠的问题,在今天似乎也已经难以令人激动了。这里并不试图解答这两个问题,而只是结合西方思想史和西方造型艺术史,大尺度地讨论物之经验和艺术概念的演变,并且努力建立物概念与艺术概念之间的历史性的观念联系。西方艺术史根本上是一部物概念史,或者说,物概念决定着艺术概念,有什么样的物之经验就会...

  • 明代诗话的辨体观念与文献价值

    作者:任竞泽 刊期:2019年第10期

    明代是六朝之后又一个文体学集大成的时代,尤其以辨体理论批评为代表,这在明代诗话中有集中体现,其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堪称明代文体学卓越成就的缩影。明代诗话中的文体学思想包括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的破体变体论以及“变而不失其正”的文体通变观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其在明代诗学史、明代文体学...

  • 论李商隐与杜牧的边疆民族题材诗文

    作者:王树森 刊期:2019年第10期

    李商隐与杜牧十分关注晚唐边事。两位诗人有关边疆民族问题的诗文,全景式地反映了晚唐前期(从唐穆宗至唐宣宗)的边疆形势。针对久未纾解的边疆困局,两位诗人依据各自的经历与理解,均试图寻找出其中的深层政治军事与社会历史根源,杜牧侧重于检讨唐王朝应对边祸的具体政策失误与体制机制弊端,李商隐则专注于反思唐最高政治伦理的腐败。李商隐与杜...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明话语的转型与重建

    作者:闫德亮; 李娟 刊期:2019年第10期

    乡村话语是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话语及其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乡村文明话语的变迁与国家制度具有必然联系。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乡村文明同样受到政策的调整、主体的流动、空间的位移、价值的变迁等层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乡村社会的共同体秩序。乡村文明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受到空心化、商业化、现代化的影响,需要完成一...

  •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入:困境与改革

    作者:楚德江 刊期:2019年第10期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和权利的过程,更是在思想观念、身份认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文化融入的过程。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思想困惑和观念冲突。在城市中心主义语境下,城乡两种文化的互动和竞争演变为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歧视、排斥,并由此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尖...

  • 国际法庭咨询管辖权的扩张倾向与中国策略

    作者:罗国强; 于敏娜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际法庭咨询管辖权整体上呈扩张倾向。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联合国时期,国际法庭的咨询管辖权相比于国际联盟时期发生了较多变化:国际海洋法法庭全庭创新性地建立起咨询管辖权,国际法庭咨询管辖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国家同意原则”的限制性作用不断降低。因此,有必要分析国际法庭咨询管辖权扩张对其自身和国际社会可能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