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努力对时出有价值的声音

    作者:陈彦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戏曲现代戏创作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可以说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实践,前行,有甘苦,但更有喜悦,这个喜悦就是建立在国家积极倡导推动,观众自发接纳欣赏,并持续呼唤、催生基础之上的。传统戏曲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戏曲现代戏的附丽生成。应该说,现代戏的诞生正是对传统戏曲爱之太深的结...

  • “挑山”何止一女人

    作者:李莉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沪剧《挑山女人》从首演至今已演出170余场,获得了不少好评与奖项,但于编剧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了。期间的日子过得匆匆忙忙,白天被剧院工作搞得焦头烂额,夜里才强迫自己埋头静心创作。先后完成了京剧《金缕曲》,越剧《铜雀台》、《双飞翼》和《甄嬛》第一本与第二本等作品。回头再想当初《挑山女人》的创作过程,竟觉得有些陌生了。

  • 历史的追寻与反思——豫剧《焦裕禄》剧本创作谈

    作者:姚金成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创演经过和社会反响2009年4月,同志到河南调研,专程赶赴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与兰考干部群众座谈。同志说:"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

  • 求真理 做真人——现代越剧《马寅初》创作断想

    作者:姜朝皋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当下,真人真事题材的创作在戏曲现代戏中所占的比重不在少数,而且有愈来愈多的趋势。不管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必须要认真面对。戏曲创作难,现代戏创作更难,真人真事的现代戏创作尤其难,如果遇上名人、伟人就是难上加难。首先是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否则不给经费;其次是专家的认可,否则不给评奖;再次是观众的认可,

  • 写戏的感悟

    作者:陈明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我从部队回到地方的时候,还是一个成天怀揣着作家梦的文学青年。因为发表过作品,被分配进了县文化馆,主要工作是编辑一份专门刊登演唱资料的油印的《盐城文艺》,或者跟在老同志后面下乡搞搞辅导,余下的时间,就钻在宿舍里,疯狂地读书,拼命地写小说,

  • 2014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贾志刚; 熊姝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2014年,中国戏曲学科发展态势平稳且不乏亮点。于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戏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到战略高度,对繁荣戏曲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了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本年度戏曲创作成绩斐然,体现出题材的拓展与回归戏曲本体两大特点。戏曲理...

  • 明杂剧剧场论(下)

    作者:徐子方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二家乐小剧场明前期宫廷剧场的舞台体制将金元以来的北杂剧演出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形成了规范化的整体艺术气势,中国戏曲程式化得以初步完成。但笔者说过:"这种规范化整体艺术气势的形成是以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市俗现实土壤的失落为代价的。同时它们把元代活生生的杂剧艺术集中固定,使之整一缜密,规范化成了它们的总体特

  • 北方昆弋同台、同班、同籍演剧形制考察——以晚清民国时期北方昆弋职业班社荣庆社与祥庆社为例

    作者:张蕾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从清道光七年(1828)改"南府"为"升平署"将南府民籍学生全数退出至清最后一代皇帝宣统(1911)的八十多年时间里,以北方籍为主的戏曲演员逐步占据了包括"内廷承应"在内的京城各主要戏曲舞台。随着皮黄在"内廷承应"中的不断势强,众多以演皮黄为主的名角在"内廷承应"中"承差"兼演昆腔剧目。清光绪九年(1883)后,"内廷承应"结束了长达一个半...

  • 江南园林雅集与晚明戏曲的繁荣

    作者:董雁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晚明戏曲繁荣的一个显著现象是随着园林兴造之风的盛行,士人以园林雅集作为习常的形式躬践戏曲艺术。其时,江南精通音律的士人几乎都曾主持或参与过园林声伎活动,在园林这一胜境中他们风雅相高,声气相求,戏曲活动甚为兴盛。这成为晚明戏曲繁荣的一个直接动因。在考察晚明戏曲发展、繁盛的现象和原因时,江南士人的园林雅集现象应纳入我...

  • 论“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

    作者:吴海肖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两下锅",《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称:"戏曲术语。清末民初时,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现在称"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均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这种班社,俗称‘两下锅’。"~①可见"两下锅"是一种戏曲班社的组班模式,但各剧种在长期的同台表演中并非仅仅停留在"同台演出"的层面,而是"造就了京梆空前大交流的契机和阵地...

  • 元代戏曲理论的发轫与拓展(上)

    作者:张大新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受伦理文化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孳乳在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之中的华夏戏剧,经由上古巫优歌舞、两汉角觝百戏到六朝俳谐傀儡和隋唐乐舞、戏弄等重要的萌芽、形成、衍生阶段,逮至金元易代之际,始以完整独立的艺术形态步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殿堂。与戏曲艺术的成长基本同步的古代戏曲理论,也大致经历了孕育、萌生、蜕变等孳生...

  • 论王国维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梁晓萍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王国维一生著作颇丰,囊括了史学、文学、文字学等多个学科门类~②,自1908年在北京任学部图书馆编辑之后,开始戏曲研究,在短短五年间便发表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宋元戏曲史》最能体现其戏曲美学思想。本文主要依托《宋元戏曲史》这一文本,兼顾其他相关文本,着力从戏曲之独立价值的积极提倡、自然说和意

  • 论明代文人评点戏曲的身份介入与视角转变

    作者:汪超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明代文人对于戏曲的喜好,除了文本的创作、阅读以及剧目的排演、欣赏,进行自我主体视角的评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作为明代文学批评的突出形式,评点成为明代文人关注戏曲的特殊方式和重要领域。限于不同的身份立场,评点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自不同,形成明代戏曲评点内容的百花齐放。明代文人着意于在文本评点中展现自我特质,或凸显...

  • 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人物之)神——向贾志刚先生请教

    作者:李伟; 杨光 刊期:2015年第01期

    针对当前戏曲界存在以"有没有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戏曲表演成功与否的铁定标准"的现象,贾志刚在《塑造形象真的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吗》中提出"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意象,并非塑造形象"的观点,得到了戏曲界的关注,并引起了学术争论。李伟、杨光认为贾志刚的观点有欠周延,并提出"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人物之)神"的见解。近些年有关...

  • 喇嘛与藏戏

    作者:朱恒夫 刊期:2015年第01期

    <正>我国的一些戏剧形式与宗教的执事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巫教的巫觋之于许多地方的傩戏,道教的道士之于皖、湘等地的师公戏或端公戏,佛教的和尚之于泉州的打城戏。然而,它们都没有藏传佛教的僧侣——喇嘛和藏戏的关系那样的密切。可以说,藏戏的萌生、形成、发展、隆盛和传布,其原发力都来自于喇嘛。没有喇嘛,也就没有藏戏。这种戏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