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为老百姓演最好的戏”——在王红丽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王文章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今天,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研究系列工程——王红丽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戏曲界、文化界著名的前辈理论家、评论家(刘)厚生老师、郭老(汉城)等都来参加,说明大

  • 齐如山剧学探析(上)

    作者:沈达人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2007年,我写了一篇《齐如山述评》。2008年,发表于《戏曲研究》第75辑。这篇文章谈到齐如山的生平、创作和剧学,当时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近两年来,再读齐如山的戏曲论著,深感《齐如山述评》对齐如山剧学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为文做进一步的探析,以补该文的不足。

  •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作者:何世剑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弋阳腔是中国较为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它出于南戏,在明代得到了较好发展,是当时优伶们熟练演唱的腔调,与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合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它具有开放性、对话性、人民性等特点,在民间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为百姓喜闻乐见,虽然其"俚俗"风格受到了一些儒家士大夫的批判和苛评,但其"兼容并蓄"

  • 论戏曲的“场”——内部构成与外部特征

    作者:刘艳卉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场"是现代板腔体戏曲的基本结构单元,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场"划分的依据又并不统一。传统戏常多达数十场,而现代新编戏曲则通常控制在六到九场。除却篇幅上的差异造成的"场"的数目的差异外,这些剧目在"场"的划分上确实存在着不同。如果我们将"场"视为板腔体戏曲结构的基本单元,与元杂剧的"折"、明清传奇的"出"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 试论戏曲潜台词的挖掘与运用

    作者:乔慧斌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迅速展开人物的行动,并使之发生尖锐的冲突,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这就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的台词表达尽量多的语义信息。因而,言简意丰的潜台词在中国戏曲和西方话剧中都受到普遍青睐。

  • 浅谈戏曲程式语汇下的外国戏剧经典——以导演精编版实验京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作者:陈乐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戏曲大师阿甲先生曾经说过,"以戏曲特点反映现代生活必然有所扬弃,有所批判,但还要有唱,念,做,打。客观的内容不同了,戏曲的虚拟和程式也须随之改变,它原有的特点也要有新的发展,这便是戏曲艺术的否定之否定,也可以说是戏曲虚拟程式在新的条件下

  • 民营剧团的佼佼者王红丽

    作者:胡芝风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王红丽和她创办的民营剧团"小皇后豫剧团"成立20年来,历经辛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生存发展的规律,现在事业进入良性循环。她的剧团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得到广大观众的承认,其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理念、群众、质量

  • 河南有个王红丽

    作者:毛小雨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王红丽的名字,二十多年前已在中州大地的戏迷中广为知晓,因其出道后的演出颇有号称"豫剧皇后"陈素真的风范,所以人称"小皇后",可见,王红丽在豫剧观众中的分量。作为民营剧团的主演与领导者,王红丽的小皇后豫剧团在舞台上活跃了近二十年,剧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观众达7000万。虽然

  • 歌哭惊风雨,舞动感天地——王红丽“疯戏”表演艺术初探

    作者:李小菊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疯戏"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比较特殊的故事类型,这类剧目往往情节曲折离奇、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激烈,具有比较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表现疯子的"疯状"时,传统戏曲在表演上已经积累和形成了丰富而成熟的表现方法和表现程式,如水袖功、疯子步、眼神功等,既要用大段唱腔表现人物的经历

  • 刘胡兰的辫子、铜板与发卡

    作者:张立敏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成功地以现代性思维演绎了解放战争时期英雄少女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又超越历史、平凡而伟大的革命小英雄形象。它以人物性格发展为逻辑,动态地再现了刘胡兰的个性特征。该剧中的主人公已然脱离了以往观念中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形象塑造理念,既表现出刘胡兰对党的忠

  • 戏曲表演王国的自由女神——观王红丽剧目有感

    作者:王艺睿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王红丽是一位近年来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备受人们关注,且成绩斐然的青年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戏曲传奇人物。她17岁成名,21岁下岗,22岁成立首家省级民营剧团,24岁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32岁又夺"二度梅"。不光成立了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还成立了河南小皇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发展文化事业。短短二十多年,她创

  • 近代中外戏曲翻译者的对话——阿灵敦、艾克敦和姚莘农笔下的《打渔杀家》与《奇双会》

    作者:江棘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自法国传教士马若瑟(J.W.Premare)于1735年第一次将《赵氏孤儿》翻译介绍到欧洲以来,海外对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译介,长期保有极大的热情。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有大量古典戏曲名著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布世界。不过这些文本译介多是元明清杂剧、传奇,

  • 东南亚华语戏曲研究简论

    作者:康海玲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这些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重视,以及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所展现的软实力不断加强,作为东南亚华族传统文化象征性符号的华语戏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东南亚华语戏

  • 中国神庙剧场中的看亭

    作者:车文明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中国古代的剧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商业性剧场,主要有出现在宋元时期大城市的瓦舍勾栏与清代中后期一些大都市的茶园酒楼以及戏园子;神庙剧场,包括遍布广大城乡的各种庙宇剧场、祠堂剧场、会馆剧场等;宫廷剧场,包括历代宫廷里的各种剧场;王公贵族私家园林剧场,主要是历代王公贵族建于私家庭院及园林里的剧场;临时性剧场,主要指在广场...

  • 古代戏曲营销艺术初探

    作者:张勇敢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中国古代戏曲具有舞台、文学两种属性,目前学者对戏曲舞台广告进行了较多论述,戏曲文本(主要指坊刻本)之商业品性则鲜人问津。实际上,营销艺术间接地丰富了戏曲文本形态,改变了戏曲传播的时间与空间,戏曲营销艺术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坊贾之营销艺术切入古代戏曲研究,以期补益于当下的戏曲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