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学习讲话,总结经验

    作者:郭汉城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为了参加这次会,我又重新学习了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时也学习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这次学习,我是结合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戏曲改革的实际,结合我们当前戏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希望能够在学习之中得到一些启

  • 地方戏忧思录

    作者:刘厚生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中国民族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的现状令人深深忧虑。戏曲的具体化是剧种。戏曲剧种中,京剧作为全国性大剧种,虽然现状比它从前繁盛高峰时期也已大为衰落,问题不少,但仍然实力较强,艺术比较成熟,观众基础较厚。昆剧作为有全国影响的"百戏

  • 戏曲音乐发展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从“双重乐感”谈起

    作者:汪人元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一从"双重乐感"说起因为研究工作的需要,近期再次听读"钢琴弦乐五重奏《海港》",颇为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所吸引。这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创作的一个音乐作品,从标题即可知道,它是以西洋音乐的室内乐形式同中国的京剧音乐相互结合而成,体现着一种对50年代以来为人熟知、并蔚然成风的"古为今用、洋

  • 回首有情风万里——从《逼上梁山》和《十五贯》谈起

    作者:宋波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七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七十年的艺术实践,则可能在历史上留下重彩浓墨的一笔。1942年5月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主席先后两次发表讲话——后来被称为《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讲话"通过对"五四"文学革

  • 明清时期《南西厢》的舞台传播考述

    作者:陈建平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②元代王实甫作的《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一向被公认为元明杂剧的压卷之作。然而自明中叶以来,随着戏曲声腔的代有更迭,《王西厢》在戏曲舞台上逐渐式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继之,由崔时佩、李日华

  • 20世纪曲家曲师在昆曲传承事业中的卓著贡献

    作者:李晓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20世纪初以来,昆曲的传承有两条线索,一是昆曲艺人传承的线索,一是曲家曲师传承的线索。在传承的过程中,这两条线索时有交叉,关系密切,共同推进着昆曲的传承事业。承道咸同光民间唱曲的风气影响,近代民间曲社兴起,昆腔的清唱已逐渐向戏工靠拢,曲

  • 浮华背后的危殆:论当代昆剧的隐性消亡

    作者:王宁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自1956年《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始,当代昆曲在几经起伏后,似已步入康庄大道。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昆剧更是"风正一帆悬",各剧团不仅演出频繁,且新剧目也偶有所出,一些冷戏的折子戏也渐

  • 中国古代的丧葬演剧与禁戏

    作者:丁淑梅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覆盖下的丧葬仪式是非常讲究的。丧仪、凶礼成为官方政治生活和民间日常生活共同建构的一种集体仪式,表达着不同社会阶层对死亡的体认和对生命的诠释。但随着礼乐在民间的分野,负载着不同举丧程序和文化现象的丧葬活动,也经历了许多制度

  • 游幕、地方戏与“藉张吾楚”意识——论杨恩寿的游幕生活与戏曲的关系

    作者:张惠思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文人游幕是清代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清代戏曲家亦有佐幕经历。从戏曲史角度来看,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戏曲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光之际的戏曲家杨恩寿即为一显例。杨恩寿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有多次游幕的经历。他平生著述颇富,在戏曲创作与理论上的成

  • “电视戏曲”还是“戏曲电视”

    作者:费泳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的研究若涉及戏曲与电视的关系时,会面临一个问题:该项研究的对象究竟是"戏曲电视"还是"电视戏曲",很有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据资料记载,"电视戏曲"一词大约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

  • 类型化,还是个性化——试论中国戏曲脚色行当与西方戏剧的角色类型(下)

    作者:陈世雄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五角色行当体系在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命运如上所述,欧洲戏剧的行当体系是在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它之所以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个重要原因值得注意,一是建立了有固定成员的剧团,二是剧团实行了保留剧目制。根据古典主义的戒

  • 英语学界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新动向(2007-2011)

    作者:程芸; 何博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逐渐重视引介海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以后还出版了专论此问题的博士论文,近年则以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的几篇宏文最为引人注目。②本文之所谓"新动向",既是对学界相关工作的补充或延续,也是缘于个人观察而作

  • “南戏”名称考释

    作者:徐顺平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以往虽有学者对南戏的名称进行过考证阐释,但尚感不够系统深入,至今仍有一些问题不甚明确或有不同见解,需要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一"南戏"名称始于元元以前未见有"南戏"名称的记载。根据现有资料,最早记载

  • 元杂剧的非典型文学特征及意义

    作者:徐雪辉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文学批评由于长期以来对经典的关注,至今已形成一种惯性的经典评价体系,"个性鲜明"、"形象典型"、"结构完整"等,几乎成为一般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尤其在大学课程中这种思维和解读已成为一种通用模式。元杂剧在20世纪成为显学当归功于王国维,王氏不仅

  • 略论清代“时剧”的特征——从明代的时曲、时调谈起

    作者:李玫 刊期:2012年第03期

    <正>明清以降,戏曲文献中常有时曲、时调之说,入清以后,又出现时剧这一名目。这些既是当时流行的说法,实际又算是"术语"。从最早将一些曲作划归"时剧"一类的曲谱《太古传宗》里所列作品看,其所谓"时剧"既有散曲,也有传奇折子戏及独立的短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