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前言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起,每二至三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届。2006年3月至9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

  • 第三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审委员会

    刊期:2007年第02期

  • 第三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获奖名单

    刊期:2007年第02期

  • 关于戏曲音乐创作机制和戏曲生存发展的思考

    作者:周来达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假如你面对的是"太监",却不知道他是太监,于是遍请名医,研究他为什么不会生育,这一切自然徒劳。假如,我们面对的戏曲声腔已经是"太监"了

  • 外江梨园与岭南戏曲——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碑记研究

    作者:王馗 刊期:2007年第02期

  • 福建省沿海地区民间职业剧团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林瑞武; 张帆; 王小梅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近年来,正当全国戏剧界为戏曲的命运忧心忡忡、国办专业剧团不断惊呼"戏曲危机"之时,僻居东南一隅的福建省却呈现另一奇妙景观:位于沿海一线的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如火如荼,几乎是无日不演戏,无处不演戏,数百个完全由私人投资组建、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正方兴未艾,毫无"危机"之感。

  • 明代戏曲版画研究

    作者:徐燕琳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明代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特别是戏曲、小说的插图刻本,版本多,流传广,达到"书板日增月益"、"家畜而人有之"的地步。戏曲剧本是戏曲版画的载体。早期剧本主要作为演出的脚本,其插图往往具有规范演出的作用,或者类似穿关的规定。这也是早期的戏曲版画中人

  • 微型剧史——图文显影的戏单史料

    作者:蔡欣欣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戏单,顾名思义是记录与演出相关事项的"记事之纸",虽然从史料文献的稽考中,未能确证其起源出处与命义内涵,但约略可以归纳出"宣传、纪录、说明"等不同用途。由于戏单上往往涵括了剧团名称、演出时地、演出剧目、演员

  • 《宋元戏曲考》的新义及给当代中国戏曲的启示

    作者:王学海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是被中国文学史将其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合称为双璧的佳作。作者虽然于1917年的二三个月时间内将其一气呵成,但其思想酝酿却早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已经开始,也可以说,《宋元戏曲考》是王国维长期学术准备的一项硕果。于今重读,仍能获益匪浅。

  • 地方戏曲演出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建构

    作者:白勇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模式的登陆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效率文明在2世纪90年代形成庞大的包围圈。戏曲艺术80年代初在都市的繁盛无法延续到90年代,无法介入90年代主流/大众文化的现实(市场)角逐而逐渐退却至农村。虽然戏曲在城市仍有演出,但引起关注的

  • 戏曲选本所收《北西厢》考论

    作者:朱崇志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戏曲选本是指戏曲选家根据一定的意图、依据一定的编选原则和编选体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戏曲作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剧、单出或单曲汇聚而成的作品集,于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西厢记》是

  • 清代戏园演出管理分析

    作者:刘庆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戏园是清代主要的城市商业戏剧演出场所(多兼营茶楼、酒楼等餐饮业务)。康、乾以降,城市戏园先后而起,蔚为大观。著名者有北京的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等,上海则有三雅园、天仙茶园、丹桂(桐记)茶园和张

  • 论草原戏曲生态链的维系

    作者:刘新和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草原戏曲是草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则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草原戏曲既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构成中国戏曲生态链的重要环节。由梆子戏、京剧、二人台、蒙古剧、漫瀚剧等构成的草原戏曲生态链,是本文研究的主体。

  • 越剧男腔的探索和创建

    作者:张国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作为以柔见长,以女演男取胜的南国奇葩——越剧唱腔,观众对柔美的女腔女调的钟爱,几乎成了欣赏越剧的审美定势。我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越剧男演员,1954年考入上海戏曲学校越剧班,1958年毕业分配到上海越剧院,并成立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五十余年来,

  • 上海京剧市场的运作——1867至1886

    作者:林幸慧 刊期:2007年第02期

    <正> 上海自始就是一座商业城市,一切活动的运转都与商业机制密切相关。而商业机制之运作可分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端,在京剧市场上,属于生产者这一方的是剧院、剧团、演员与剧作者,而观众是当然的消费者。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生产者一端。上海京剧界自始就采用"班园合一制",剧院及其经营者主导整个京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