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关于昆曲《霓裳新咏谱》的两种抄本

    作者:吴新雷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两种抄本的基本情况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所藏手抄本《霓裳新咏谱》30册,是传统昆曲折子戏的工尺谱,共收82个剧目中的折子戏326出。抄手全用墨笔书写,曲白宫谱俱全;旁谱准确,板式和中眼用朱笔点出,甚为工整醒目。全书为袖珍式巾箱本,以一二三四至三十编列次序,第一册卷首有《例言》6条,末行写明"光绪二十九年春正月后学慕莲氏谨

  • 《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

    作者:郭英德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汤显祖(1550—1616)的传奇名著《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在明清两代流传极为广泛,现存版本即不下50种。但是各种公私书目记载颇为混乱紊杂,甚或难以凭据。兹据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等书所录,参考

  • 从《搜山、打车》身段谱探抉昆剧表演的“乾、嘉传统”

    作者:陈芳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前言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首批通过严格审查的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中国昆曲艺术名列榜首。这个昆曲艺术,其实就是指以昆山水磨调来演出的昆剧。因唱腔讲究"字清、腔纯、板正",风格典雅清丽,绵密悠长;做表注重

  • 魏长生晋京所唱何腔

    作者:王正强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公元18世纪后半叶,清廷王朝正处在中气旺盛的黄金阶段,外无太大战患,内少挟权异己,社会生活安定,农业、商贸经济繁荣,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个天与人归的良好机缘。尤其各地纷纷不断的民间戏曲,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又随商路交通,流进周边诸省并扎根周边诸省,甚至源源涌入京都,与明代旧传昆腔、高腔

  • 清末民国年间粤剧改良的启迪

    作者:刘文峰; 李玲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转折的关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使政出多门,思潮涌动,文化活跃。随着时局的变迁,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全国各大剧种,如京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闽剧等几乎都曾经历

  • 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由榆林小曲引发的相关思考

    作者:项阳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我记事的时候,曾经看到过银幕上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演出,后来考入大学知道了20世纪中期戏曲界的"四大名旦"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对于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似乎戏曲界从来就是这样的情形。曾经向一些戏曲界的朋友讨教何以如此,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 《还魂记》古俗考

    作者:王政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吴人在《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中一再叹服它的"还魂"关目为"奇异"之笔,并云:"然则丽娘之果有其人?"其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就情节来说,也并非奇谲,它是基于中国古代广泛流衍的人死可以还魂复生的俗信观念及民间传说之上的。以下笔者从六个方面予以考实。

  • 从赣粤地区传到台湾的采茶戏

    作者:流沙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一赣南粤东采茶灯的衍变在江西赣南流行的民间灯彩中,以表现妇女上山采茶和茶哥出外卖茶为内容的采茶灯,不仅起源较早,艺术形态各异,而且和花鼓灯一样,都具有我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特征。江西民间艺术的普查发现,这路采茶灯在赣南地方已有六七种之多,如《十二姐妹采茶》、《姐妹摘茶》(接演《送哥卖茶》)、《双采茶》、《小摘茶》(包含...

  •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作者:毛礼镁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虽然都唱"高腔",一唱众和,只以锣鼓为伴奏,

  • 雁北耍孩儿戏的远源

    作者:钱建华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在山西雁门关以北,流行着一种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小剧种——耍孩儿。耍孩儿戏因插科打诨较多被称为"耍耍戏",又因唱腔用后嗓子演唱也叫"耍喉儿",还因唱时总是咳声不断又叫"咳咳腔"等。它剧目丰富,曲调古雅,演出灵活,历史也相当悠久,所以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与形成问题长期以来众说

  • 古老而独特的戏曲奇葩——耍孩儿论

    作者:王颂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在山西雁北(即雁门关以北)和大同地区,流行着一个古老而独具特色,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耍孩儿。这朵民间艺术的小花,虽然没有精雕细刻的天工神韵,却有着浓郁芬芳的乡土气息,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 “黄梅小戏”科诨艺术的语言策略和方式

    作者:江结宝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科诨,又称"插科打诨",是戏曲创作、演出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科诨以滑稽的语言和动作让人发笑,是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黄梅戏从十八世纪末的乾隆后期开始萌芽,到二十世纪初辛

  • 见微知著 彰往昭来——东至“文南词”的兴衰

    作者:汪胜水; 方文章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文南词(又名文词腔),是曲艺百花园中的品种之一。它起源于湖北黄梅民间的"文曲坐唱",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文南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属板腔体,【文词】、【南词】是最能体现该曲种声腔特色的两支主干曲牌。伴奏乐器为四胡或二胡,艺人自拉

  • 宋元民间目连戏的另一种形态——泉州傀儡戏《目连救母》的文化阐释及形成年代考论

    作者:马建华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泉州傀儡戏历史悠久,学术界认为它最迟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南宋时漳州、莆田傀儡戏盛行,作为闽南经济、文化中心的泉州,

  • 徽州目连戏的形成及文化释读

    作者:王星明 刊期:2006年第03期

    <正> 徽州目连戏,既是剧种,也是剧目;既是一部思想内涵最为繁复的宗教剧,又是一部集民间故事、杂耍百戏于一体的社会生活集成剧;同时,它还是我国形成较早、舞台寿命持久、生命力顽强和观者众多的伦理道德剧。今年,它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