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杂志简介:《戏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曲理论、戏曲批评、 戏曲遗产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研究、戏曲文化研究、地方戏研究、比较戏剧、 表导演艺术、戏曲音乐、文献考证、少...

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026
总被引量:1051
H指数:7
  •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作者:苏子裕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弋阳腔是南戏传人江西弋阳后产生的戏曲声腔。四百年前明代江西戏曲家汤显祖的一句话,引起后世关于"弋阳腔是否绝响"的争论。他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左右写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以下简称《庙记》)说:"至嘉靖,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当是:在明嘉靖年间,弋阳腔已经"调绝"了,变为乐平腔、徽州腔...

  • 明清两代安徽贵池傩戏探微

    作者:王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安徽贵池傩戏是中国古老戏曲的一种,有"戏曲活化石"之称。本文即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对明清两个时期的贵池傩戏作相关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 闽台锦歌的传播衍化与“同源”现象

    作者:刘向东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一概况锦歌是福建五大说唱形式之一,是闽南语系中以漳州腔调演唱的民间曲艺形式,它的唱腔融合了历史上流传在漳州地区的乡音俗谣,这些民间音乐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有俚歌、弦歌、乡音、锦曲、兜歌、杂奏歌、杂锦歌、杂唱调、歌仔、什锦歌的不同称呼,其实锦歌就是歌仔,亦称为"乞食歌仔",说得确切一点应为民间小调,因过去卖唱

  •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作者:王安祈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一引言:学术文化意义重大、聚焦"结构"透视传统美学如何展示《长生殿》《牡丹亭》两部巨制不约而同地于今年上半年在台以"全本(几近全本)复原"的形貌首演,昆剧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其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点值得非常重视的正面意义:

  • “沈汤之争”的历史观照

    作者:周秦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一万历二十六年(1598),当汤显祖自浙江遂昌县知事任上弃官告归之秋,《牡丹亭》传奇最终完稿。那"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牡丹亭题词》)的至情,那"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牡丹亭·惊梦》)的藻采,叩响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扉,成为他们执着追求的生活理想。以至于还在该剧的创作、修改过程中,...

  • 昆曲戏班与神灵信仰

    作者:王廷信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在封建社会,神灵信仰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俗神信仰,更是多不胜数。这些看似虚幻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从行业方面而言,神灵信仰也是形形色色。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戏曲也是一样,为了保证戏曲行业的兴旺发达,戏曲班社也树立起自己的行业保护神。昆曲兴起之后,戏曲的行业保护神仍然在昆曲...

  •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文献整理刍议

    作者:郭英德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文献整理,包括对文献的审定、编次、校勘、标点、注释、翻译、出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本文仅拟从曲籍影印、曲籍编校两方面,简要叙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文献的整理状况,并对今后的古典戏曲文学文献整理提出一些看法。管窥蠡测,尚祈方家指正。

  • 祁彪佳与明杂剧《鱼儿佛》的编订及刊刻

    作者:赵素文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明末沈泰编刊的《盛明杂剧二集》卷十九,有整本《鱼儿佛》杂剧。剧本卷首标题为《鱼儿佛》,题署:"古越湛然禅师原本、寓山居士重编","吴中袁凫公(于令)批点","西湖沈林宗(泰)参评",题目正名作:"观自在解脱狮子铃,金渔翁证果鱼儿佛"。

  • 文人赋诗与戏剧演出

    作者:王卫林; 鄢化志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王国维在归纳宋金以前的戏剧状态时曾说:除去百戏角觗的孑遗,在唐代主要有歌舞剧与滑稽剧两类。前者虽间亦敷演故事,然而以歌舞为主,惟其程式既定,可以永久演出,是谓后世剧本演唱之先声。后者以言语为主,附以随意而即兴之语言以讽议时事,故而除一时一地,则不容施于他处,是谓后世戏曲中宾白科范之滥觞。王氏此说之两端,似已道尽宋元明...

  • 浅谈《窦娥冤》中的悲剧意象

    作者:冯东; 崔彩红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在中国古代的悲剧作品中,经常选用一些合适的意象来渲染悲剧氛围,增强悲剧情感。这些悲剧意象种类丰富,既包括自然意象,比如在很多作品中都用潇潇秋雨、飘飘冬雪等恶劣的自然现象来营造悲剧情境,凄风苦雨往往与主人公的愁苦境遇相切合,成为悲凉无奈甚至是苦难的符号;也包括超现实的鬼魂意象,不同于喜剧作品中

  • 论明中叶戏曲观念的嬗变

    作者:陈晓云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它伴随着戏曲艺术实践的日益丰富而不断发展演进。在戏曲理论史上,明代中叶是一个重要的演进阶段。大量的戏曲理论著作、序跋和评点构成了这一阶段理论探讨的繁荣景观,它们和戏曲创作的活跃局面互相对应。不仅如此,明中叶大量的戏曲理论表述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走向,即:与以往的戏曲理论相比较,...

  • 高则诚《闵子骞单衣记》遗存考

    作者:徐宏图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南戏《闵子骞单衣记》,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并称"高则诚作",佚。清初无名氏编撰的《传奇汇考标目》"别本"第三目于"高则诚"下补录《寒衣记》一本,当为《南词叙录》著录的《闵子骞单衣记》。姚燮的《今乐考证》"著录七"附"徐文长《南词叙录》所载南曲目"录有《闵子骞单衣记》一目,并云:"原注‘高则诚作’"。本事见《史记...

  • 明代南戏宫廷教坊演剧考论

    作者:欧阳江琳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明代的宫廷教坊演剧,万历之前以北杂剧为主,其后传奇则逐渐取代之。这是戏曲界公认之事实。但是,发端于宋代的南戏,是否在万历之前的明代宫廷有过活动呢其生存状况又如何以前,由于材料的匮乏,很少为论者所注意。本文试着在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推考、论证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清代扬州盐商与戏曲活动研究

    作者:丘慧莹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前言——盐业与扬州扬州,古名维扬、邗上、邗城,汉景帝更名为江都、武帝更名为广陵。一说隋朝之前名杨州。隋置江都郡,唐曰南兖州、邗州、扬州,宋曰扬州广陵郡,元曰扬州路,明清皆曰扬州府。据《雍正扬州府志·疆域志》,扬州府统辖江都、甘泉、仪征、泰州、高邮、宝应、兴化及泰

  • 清代京剧剧作《极乐世界》的价值

    作者:颜全毅 刊期:2005年第01期

    <正> 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花雅之争",到道光时已是尘埃落定,结局是十分明显的,代表新兴世俗口味的"花部"诸腔获得了胜利,京腔、秦腔等先后成为北京剧坛的宠儿。最终,以皮黄声腔为主,融合昆曲、梆子腔多种曲调的徽班成为市场霸主,京剧正是在徽班大融合大吸收基础上诞生的。京剧的诞生和流行,也催生了新的戏剧审美观,一时市井百姓趋之若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