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宋元戏剧脚色体系中的“孤色”

    作者:姚小鸥 麻永玲 刊期:2013年第06期

    从文献记载及现存剧目剧本来看,孤色是重要的杂剧脚色,承担着重要的戏剧功能。元、明时期的孤色以扮演官员为本色。明杂剧里孤色出现的几率减少。戏剧史上,孤色与其他脚色的互动促使其发生了演变,对孤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古代戏剧脚色的某些生成演化规律。

  • 明清时期《玉簪记》的民间舞台演出研究

    作者:赵林平 刊期:2013年第06期

    《玉簪记》为明代著名戏曲家高濂所作,自问世以来,传唱四百余年而不辍。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考索明清以来文人家班、梨园戏班的《玉簪记》民间舞台演出,探究其不朽的艺术生命所在,并以此为例,深化理解明清传奇的多维度传播方式。

  • “听戏”与“看戏”——中国戏剧的双重属性

    作者:李连生 刊期:2013年第06期

    中国戏剧听戏和看戏的演化牵扯到诸如声腔剧种、戏曲流派、角色行当、剧场与观众、文学与舞台、写实与写意、视听之关系等问题。戏、曲之别正是南戏与杂剧、看戏和听戏之分野。借鉴大、小传统的分析框架,我国戏剧的发展实有两条路径:以社会上层文人士大夫代表的大传统的“曲”(听戏)的道路和以市民、农民代表的小传统的民间戏曲即“戏”(看...

  • 寺庙宫观:古典戏曲爱情故事的典型空间

    作者:赵春宁 刊期:2013年第06期

    寺庙宫观是中国古典戏曲爱情故事中最典型、最常见的空间背景之一。与现实社会中的寺庙宫观不同,古典戏曲爱情故事中,它的经济、娱乐、精神慰藉、稳定社会秩序等功能被作家们有意识地忽略或淡化,而朝拜、游览、寄宿等功能和特性则被有意识地强化。它是作家的知觉与想象空间,作家现实生活中的“处境”空间,它也是作家在现实世界中构筑的真实...

  • 论本土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

    作者:张军 刊期:2013年第06期

    中国现代戏剧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现代性作用于戏剧的必然结果。经由上海学生演剧、海派职业演剧及文明戏(包括春柳派)的协作及相互比照,初步产生一种以说白为主的本土“话剧”,渐悟出话剧范型及其美学特质,产生话剧意识。这便是中国近代戏剧所完成的使命。此后,自五四始,方以已经确立的话剧观念为理论依据,发起对西方写实戏剧的认同和追...

  • 抗战语境中的跨文化改编——论赵清阁戏剧《生死恋》《此恨绵绵》

    作者:胡斌 刊期:2013年第06期

    赵清阁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坛十分活跃而被研究界长期忽视的女作家。为了缓解当时严重的“剧本荒”问题,赵清阁曾将法国雨果的《安日洛》和英国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成戏剧《生死恋》和《此恨绵绵》。在把握原著精神的基础之上,改编者进行了大胆的创造,将两个异域爱情悲剧成功地“中国化”和“抗战化”了。《生死恋》和《此恨绵...

  • 论沈冰血《卸装漫笔》中的新剧批评

    作者:陈佳 刊期:2013年第06期

    民国初年的新剧本体批评较为薄弱.很多剧评文章倾向于质疑和批判,而缺乏建设性的理论总结。沈冰血于1919年在《先施乐园日报》中发表的连载文章《卸装漫笔》,以日记体的形式回顾了民国六年初的演剧经历,并将演剧心得进行理论升华,对新剧的编排、临场前的准备、新剧舞台表演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力图打破时人对新剧无绳墨的批判...

  • 1950年代北京京剧观演关系之考察

    作者:谢雍君 刊期:2013年第06期

    20世纪京剧占据北京戏剧演出市场的主要份额,众多名角的演出赢得北京观众的追捧.演员与观众之间存在复杂的观演关系。本文将重点锁定在1950年代北京观众对京剧演员和剧目的评论上,试图从京剧本体的角度审视北京京剧在1950年代的演剧状况,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剧演员与观众之间关系的转换及其对峙局面的形成对当时京剧艺术创作演出的影响。

  • 1930年:上海京剧市场的转折点

    作者:苗露 刊期:2013年第06期

    1930年是上海京剧市场从自由竞争步入垄断格局的转折点。促成这一转变的内在原因是戏院经营中无法根除的劳资矛盾,外在原因是上海京剧环境的恶化。无力应对内外两个问题的戏院纷纷倒闭,而由青帮势力控制的大戏院则强势崛起。青帮势力为实现垄断,主要依靠资本优势和非法手段来控制上海京剧市场的主要份额,一些中小戏院在垄断风潮中被收购或兼...

  • 现时期地方戏剧表演团体生存状况调查——以阜新“蒙古剧”为例

    作者:张福海 刊期:2013年第06期

    本调查报告通过对现时期国内地方戏剧表演团体生存状况的考察.给予了总体性的客观描述,并以阜新蒙古剧演出团体为实例,具体地考察了蒙古剧在商品经济背景下的生存状况和演员的境遇、剧团因不能继续演出而合并到艺术团后的处境,以及政府施救的方法和期待。报告在提出和研究问题的同时,对蒙古剧种的剧目及其剧种特点进行了必要的回顾,描述了...

  • 剧种与族群:日本侵占时期台湾戏曲的文化身份

    作者:傅谨 刊期:2013年第06期

    各民族的戏剧均有其文化性格与基因,在遭遇异族入侵与占领时,往往成为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手段。日本殖民当局占领台湾后,有意识地将日本戏剧引进到台湾.但是清末民初台湾剧场建设的热潮,却激发了民众的戏剧欣赏需求,反而推动了中国大陆的剧种与戏班大批赴台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进一步推动“皇民化”运动,对源于中国大陆的...

  • 演出管理的能力分析:以台湾当代剧场为例

    作者:纪家琳 刊期:2013年第06期

    以台湾当代而言,根据台湾文建会统计显示,每年与剧场相关的演出活动(只计算音乐、戏剧与舞蹈)2011年总计有15,319场,2010年有14,702场,2009年有14,637场,2008年有14,536场,每年演出量极大,平均每日全台可超过40场演出。以建筑物定义的剧场管理,基本可分成场地与团体两大部分.演出管理是将这两大部分做一全面性连接的关键。要想顺...

  • 2013年《戏剧艺术》总目录

    刊期:2013年第06期

  • 人物专栏

    刊期:2013年第06期

    胡导(1915--2013),中国近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之一,戏剧实践家和教育家,戏剧表导演艺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专家。1930—1940年代在上海无名剧人协会、上海剧艺社等三十多个剧社担任演员和导演。

  • 《戏·瓷》

    刊期: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