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班定远平西域》:分幕的尝试与舞台有限时空的营造

    作者:张军 刊期:2011年第03期

    1905年创作并演出于日本的《班定远平西域》,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多幕剧,其中西(日)、新旧混杂的戏剧时空模式,体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戏剧人彼时对大幕、布景、分幕和舞台空间的认知水准,其所透露的戏剧观念的"含混"和操作方式的"两可",显示了中国戏剧在历史分途中的多元维度。^①

  • 春柳剧场几台剧目演出考

    作者:张殷 刊期:2011年第03期

    春柳剧场作为文明戏的重要部分,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而目前的中国话剧史中春柳剧场的演出艺术内容缺如,资料难以查找乃是原因之一。本文力图根据查找到的第一手资料,填补几出春柳剧场舞台演出的空白;力图以真实、详实的记载,考证春柳剧场的演剧特色;并试图就回忆资料与当时刊载资料的对比,推断春柳剧场剧目的演出真实性;试图就...

  • 我院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刊期:2011年第03期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我院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又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正式成为与文学、理学、工学等并列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五个一级学科。

  • 从史东山《蜕变》看斯坦尼体系在重庆剧坛的实践

    作者:段丽 刊期:2011年第03期

    1942年,重庆中国万岁剧团由史东山导演曹禺剧本《蜕变》。剧组在辩证学习斯坦尼体系的基础上,在排练过程中自觉追求剧团组织、演出制度、排演规则的"正规化",并注意演员自我修养的提高,是郑君里"建立现实主义的演出体系"理念在现实中的有效实践,对斯坦尼体系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潮州出土《金钗记》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作者:田仲一成 刊期:2011年第03期

    《琵琶记》、四大南戏等古曲南戏,大多数是吴越地区产生的,没有任何地方色彩。《刘文龙》也一样。但是潮州出土的《金钗记(刘文龙)》富有闽粤地方的色彩。比如其所云"二十四孝"里包括《目连救母》,所引用的《西厢记》关注"莺红下棋",萧女所作的"做功德"含有闽粤僧侣道士的科仪等。因此可以说,它是站在闽粤地区祭祀的基础上成立的。

  • 论《四库全书总目》的戏曲批评背景

    作者:徐燕琳 刊期:2011年第03期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有意识地进行戏曲批评,同时总结和发展了前代戏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大型官修丛书目录。它建立在前代大型官修类书的编选实践基础上,以当时蓬勃发展的戏曲活动和崇雅抑俗的戏曲政策为背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旌别兼施、严为去取;体类分派、等差有辨,对戏曲文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清高宗是...

  • 古剧脚色“丑”与民间戏神信仰

    作者:陈志勇 刊期:2011年第03期

    戏曲行业普遍存在崇"丑"的传统,甚至将丑脚视为戏神。从表层来看,原因有三:1.戏曲艺人普遍存在唐明皇或后唐庄宗饰演丑脚的集体记忆;2.丑脚出于古优,而优为中国戏剧源头之一;3.对丑脚宽广的戏路和灵动的艺术修养的尊崇。继而透过傀儡戏中丑脚与戏神关系的分析发现,"丑即戏神"的命题彰示了伶人"认祖为神"的群体心理,并证实了"后世戏剧出...

  • 话剧与当代越剧改革

    作者:郑甸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本文将茅威涛领衔的越剧改革作为当代越剧改革的代表,通过改革中的代表性导演——郭晓男与杨小青导演艺术的区别,探讨当代话剧观的流变及其对越剧改革的影响。

  • 对“话剧加唱”在当下的思考

    作者:沈勇 刊期:2011年第03期

    当下,戏曲发展需要的恰恰是要有"话剧加唱"的认识与革新精神。"话剧加唱"是戏曲适应社会需求,从善于表现向可能表现进化的集中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最终目标的今天,艺术院团的观众意识在不断加强,从为少数专家为评奖而创作,正在转变为为剧团生存、为市场需求而创作。

  • 氍毹影像:戏曲片论

    作者:蓝凡 刊期:2011年第03期

    戏曲片是一种特有片种,是除歌舞片外唯一以影片中的一种艺术元素命名的电影类型。或者说,戏曲片是电影中唯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基于电影的影像双重性特征,戏曲片从诞生那天起,其功能定位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除了市场(片厂美学)与叙事(舞台美学)的矛盾及统一,戏曲舞台传统的保存与传承,一直成为困扰戏曲片存在与发展的...

  • 女性情愫:诗意的寻觅与流失——由海峡两岸三地几位青年女性导演新作引出的思考

    作者:黄式宪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本文探讨了海峡两岸暨香港一些青年女性导演的新作。她们的新作,重归现实主义之路,还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女性作者主体性的觉醒。这些新作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启迪:我们的银幕,唯有坚守人文精神的本源性,坚守现实主义的审美底线,努力提升在文化上自主创新的力度,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

  • 本期编后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本期首先推出一组有关中国近代戏剧演出史的考证文章。其中张军先生以1905年创作并演出于日本的《班定远平西域》为案例,研究了中国近代戏剧人对“分幕”和“舞台时空”的认识,以及中国戏剧在历史分途中的多元维度。张殷先生根据查找到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春柳剧场的几台剧目演出的空白。段丽先生的研究对象为1942年重庆中国万岁剧团由史东山...

  • 程式化,还是生活化?

    刊期:2011年第03期

    陈世雄在《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发表题为《程式化,还是生活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走向》的文章,文章认为,在我国的“比较戏剧学”研究中,有两种说法有待推敲:第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身体语言是程式化的,而西方戏剧的身体语言是非程式化的、生活化的;第二种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程式早在元代就已经...

  •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化语境里的莎剧文学评论

    刊期:2011年第03期

    孙艳娜在《戏剧文学》2011年第4期的同题文章中对莎士比亚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作了梳理,指出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语境和时代诉求内在影响着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30年代政府混乱、日本狼顾,内忧外患使自觉、图强成为仁人志士的共识并奔走呼号,莎评表现为引介西方人性解放的特点;20世纪40年代民族生存权力遭到践踏,同仇敌忾、激发人...

  • 当代戏剧独立精神的缺失与寻觅

    刊期:2011年第03期

    石俊在《中国戏剧)2011年第2期发表同题文章认为,戏剧独立精神的缺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来自艺术家的创作源点和动力;其次,我们创作平台的错位与被置换;其三,来自创作过程中对国有院团的过多干涉和民营院团的监管失控;其四来自独立戏剧演出平台匮乏;其五来自演出后的反馈与评价。文章认为,要寻回戏剧独立精神,有三个步骤是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