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杂志简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5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新探、中国现当代文论、文学研究、外国文论、文学研究、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古代文论和古代文学的理论研...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0257-0254
国内刊号:31-1152/I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7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1632
总被引量:7561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9.0625
立即指数:0.0112
期刊他引率:0.9639
平均引文率:17.236
  • 图像对语言的僭越与图像批评的生成——从竹林七贤故事的语图互文关系谈起

    作者:张玉勤 刊期:2019年第05期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然面对的一个话题。历史上的"竹林七贤图"是依据"竹林七贤"的人和事而进行的图像创作。"竹林七贤"不只是历史上七位放浪不羁、纵情肆志的贤达人士的统称,更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此后文学艺术发展史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历史,彰显着当下,又昭示着未来。竹林七贤图像文本既源于语言文本,...

  • 晚明戏仿审美风格论

    作者:妥建清 刊期:2019年第05期

    晚明文学戏仿审美风格承续中国谐谑文学传统而具有新质。其通过加冕与脱冕的荒诞意义上的低俗的美学模仿方式制造出与原文本不协调的喜剧效果,有节制地嘲弄现实社会的正常,旨在吁求人欲的天理化,赋予身体欲望的合法性。此种戏仿审美风格的兴起与普遍化一方面是由于晚明文学观念渐次以道德教化的名义转向文以娱人的文学观,及晚明文学叙事模式逐渐...

  • 康德美学的身体维度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作者:程相占 刊期:2019年第05期

    康德美学是典型的"心灵-表象"美学:心灵运用其各种认知能力,将客体通过综合而呈现为表象,客体于是通过表象被给予主体,心灵中的鉴赏力则将表象与主体的感受联系起来进行审美判断。但是,康德对于感受力与鉴赏力之间的关系一直语焉不详,从而使其美学主要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学"而不是感性的"感受学"。不过,康德也曾经提出了与"反思的鉴赏力"相对的"...

  • 二元论的衰微与身体美学的兴起——以西方美学为例

    作者:王晓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西方美学史上,二元论(dualism)曾经长期占据上风。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建立起等级制的人学图式:心被想象为一种主体性角色,身则被当作需要驱动、充实、引导的被动之物。从逻辑上讲,这种图式蕴含着一个悖论:倘若身心根本不同,它们就无法相互作用,当然也不可能联合为人;要是它们本性相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元同样悖理。在破解这个悖论的过程中,身体的...

  • 赫尔德论雕塑:触觉,可触性与身体

    作者:高砚平 刊期:2019年第05期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人赫尔德提出雕塑乃触觉之艺术。本文试图阐明此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肌理,包括为何、如何从触觉角度界定雕塑,建构赫尔德的雕塑可触性内涵,并进而指出赫尔德的可触性实质上包括移情的可触性和抽象的可触性,其中前者尤其涉及雕塑表现中的具身性。最后阐明赫尔德的触觉性是跛脚的,它导致了雕塑判断中的盲视。本文亦借用温克尔...

  • 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

    作者:高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启蒙运动,不仅表达和传播旧知识,也表达和传播新知识。而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思想革命,它不仅不传播旧思想,恰恰相反,它激进地否定和批判封建思想与文化,从而开启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晚清白话文是工具性的语言,而五四白话文是思想本体的语言,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性"可以从现代汉语这里得到深刻的说明。晚清白话是文言文...

  • 人学话语与新时期初年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

    作者:卢亚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人学话语不是自产生以来就天然地与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联系在一起的,而是在特定的时刻以特定的方式成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一部分,并参与了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人学话语作为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除了要考虑特定的国际国内历史情境和社会实在因素外,还应将其放在新时期文学理论场域的生成过程中来考察。人学文论在新时期文学理论场域形成的初...

  • 中医、西医与病人——中西医论战下的疫病书写

    作者:邓小燕 刊期:2019年第05期

    近代传染病学引发了社会观念的全面变革,对细菌的恐惧成为现代国家社会动员的心理基础。而在中国,细菌环伺的恐惧与列强环伺的恐惧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化知识分子在科学主义正当性之下,不遗余力批判中医的情感动力。本文以中西医论战为背景,以新文学创作中的急性传染病书写为中心,通过对陈大悲、孙伏园、鲁迅、叶圣陶、王鲁彦、许钦文等人相...

  • 狡黠装置与现代文学之痛——柄谷行人文学论的一种视差性解读

    作者:韩尚蓉 刊期:2019年第05期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出版至今,学界的研究多将之视为现性批判的一个环节。若考虑到柄谷同时期理论创建,将《起源》置于他一贯的理路中考察,则会发现其中亦涌动着视差的暗流,现代文学中所存在的"装置"也正是视差缺失的结果。"装置"欲在现代文学中突显的"自我意识"不过是对自我意识的排除,并通过将"排除"这一动作隐藏起来形成一个封闭...

  • 历代赋论中的图像意识

    作者:许结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中国古代文体批评中,赋论的图像意识最为突出,这从刘勰《诠赋》的"写物图貌"到朱光潜《诗论》"近于图画"的评说,乃一以贯之。这种批评传统的赋像呈现,内涵着由语图互文视阈而来的"拟画"思维,其理论基础在"拟诸形容"的赋语特色与重"物"拟"象"的审美形态。作为文图关系的个案研究,赋写图画的呈像思考与以图论赋的赋像批评,既有助于对辞赋与图像...

  • 南宋艾轩学派文道观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郑天熙 刊期:2019年第05期

    南宋艾轩学派四代传人都标举文道并重,他们的文道观在"道-文"与"性情-文"两个系统中展开,并呈现出后者地位不断上升,最终与前者地位相当的发展趋势。文学自性规律与特点越来越被正视与肯定。这与南宋中后期理学神圣性下降、不断走向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形成反向对应关系。同时,艾轩学派重视文学,在南宋末年理学极力压制文学的文化语境中,能坚持对文...

  • 传统文话的虚词批评与近代文章学的新诠

    作者:常方舟 刊期:2019年第05期

    唐宋古文家有意识地在行文中凸显虚词的修辞技巧,使得虚词批评成为传统文章学理论的重要一环。在清代虚词阐释研究中,修辞派侧重从文气层面阐发虚词的修辞意义,其与训诂派的分化彰显治学取径的不同。在充分认知西学分科而治的前提下,近代文章学尝试以整体性理论思路揭示古典散文特点,将虚词的修辞因素融入语法分析,虚词不仅是文章散文化、笔体化...

  • 清代“唐宋诗之争”二元对立的消解及自反性特征

    作者:唐芸芸 刊期:2019年第05期

    学界习惯视清代"唐宋诗之争"为"宗唐""宗宋"二元对立,或提出内涵更不明确的"唐宋兼宗"以示折衷。实际上清代"唐宋诗之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唐或者学宋的诗歌创作主张的争论,"宗唐"与"宗宋"的理论基础并不相同,无法构成二元对立。从讨论宋诗的价值,深入到讨论"诗言志""性情之正""辨体""温柔敦厚""正与变""拟议与变化""学问""赋比兴"等传统诗学核...

  • 论同光体诗人对同光体诗歌特性的理论构建

    作者:张晓伟 刊期:2019年第05期

    脱胎于道咸宋诗派的同光体在创作和诗学两方面,都体现出了传统诗歌内部的一种深刻的革新力量。同光体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特性,也有着成系统的理论构建。他们用一种"清切"与"僻涩","广易"与"艰深"等二元对立的办法,把自己置于前人诗学中诗歌"正体"的反面,反对张之洞的作诗"清切"之说。郑孝胥更说近代社会中"世事万变,纷扰于外;心绪百态,腾沸于...

  • “暗黑时辰之钟”:策兰诗中的具身化与抽象化

    作者:多莉·莱姆贝格 刊期:2019年第05期

    策兰的诗里充满功能各异的隐喻。本文主要关注其诗中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隐喻功能:具身化与抽象化。它们基于的事实是,大多数认知过程都在无意识层面发生,而我们仅有有限的能力去理解这些过程与各类隐喻的关联。因此,厘清隐喻如何在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语义场建立联系,就变得异常困难。这种二元的隐喻功能将被用来分析策兰诗歌语言的三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