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杂志简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52/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新探、中国现当代文论、文学研究、外国文论、文学研究、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古代文论和古代文学的理论研...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0257-0254
国内刊号:31-1152/I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7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1632
总被引量:7561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9.0625
立即指数:0.0112
期刊他引率:0.9639
平均引文率:17.236
  • 王国维心目中的西方文学

    作者:何辉斌 刊期:2008年第02期

    在王国维的论著中,虽然中西学问已经融为一体,但仔细阅读还是可以演绎出自觉而系统的西方文学观:西方文学强在叙事文学、道德色彩比较淡、更具客观性和自足性;西方戏剧重视情节的安排、性格的描写、深刻的思想和代言体;西方悲剧以痛苦为结局、以意志自律为行动的动力、以痛苦的解脱为目标。王国维的某些观点难免有些瑕疵,但总体上看,大多...

  • 趣味与德性:康德论审美自主及其与道德的关联

    作者:沈语冰 刊期:2008年第02期

    康德究竞是一个形式主义者,还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康德美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他们多半提出,康德一会儿认为美在形式,一会儿又认为美在道德,并指出这是康德的“自相矛盾”,从而将康德关学的最根本问题轻易地打发掉了。本文在欧美康德学者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康德坚定地认为美在形式,但这一命题并不必然地意味...

  • 作为跨语际书写的西学研究——当代中国的西学研究与思想自觉

    作者:戴登云 刊期:2008年第02期

    对百年中国的西学研究状况的反思,大多停留于历史表象的梳理层面,而未能触及到西学研究的一系列理论预设。将这些理论预设放入思想史中进行批判性的反省,不仅有助于促进西学研究的学术自觉,更主要地,它还能促进当代中国学界真正的思想自觉。

  • 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

    作者:徐贲 刊期:2008年第02期

    人道灾难对人造成的最深远、最持久的伤害就是对共同人性的扭曲和败坏。人道灾难因此也成为人性灾难。人道灾难发生以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性和道德秩序再难修复的世界之中,不管他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袖手旁观者。受害幸存者既是灾难的“道德见证人”,也是后灾难的“世界修补人”。他既反叛灾难的邪恶,也反叛后灾难对邪恶的忘却。他的见...

  • 试论晚清人文精神思潮及其局限

    作者:袁进 刊期:2008年第02期

    晚清的人文精神思潮表现为一种对民权的向往,要救国,就必须经世致用;要经世致用,就必须学习西方;要学习西方,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国体政制,以及它们背后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它推动了文学对人性的个性表现,冲击了礼教。但是,晚清的人文精神思潮受到经世致用思潮影响,常常以救国为目的。主要不是从“人”应当怎样生存出发考虑的,而是认为...

  • 宋人以“韩柳”并举所反映的文学思想

    作者:陈晓芬 刊期:2008年第02期

    以柳宗元与韩愈并举的认识确定于宋代,此前鲜见韩、柳并提的情况。宋人在并举韩、柳的论说中,表达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反映出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思想倾向及文学风尚的发展变化,也表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关学理想。他们把韩、柳相并提出的首要因素是二人的文章成就。宋初学者对韩、柳充满倾幕之意,从而表达了对本朝文学及自我价值的期待。西昆体风...

  • 试论宋人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接受

    作者:查金萍 刊期:2008年第02期

    从《送孟东野序》开始到《柳子厚墓志铭》,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不断发展,“不平则鸣”原本探寻的是文学创作的起源,后来在这种文学起源论中又加入了“穷苦之言易好”之创作理论,并且一步步强化这种创作理论,从而使后人在认识“不平则鸣”时只注意到后面的创作理论,甚至将“穷苦”作为“不平”的代名词,使韩愈的两种起源窄化为一种,而...

  • 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

    作者:尤西林 刊期:2008年第02期

    著名的“风格即人”一直主要被理解为“文如其人”的艺术社会学命题。但此命题不仅强调了作为风格根源的人格的基础地位,而且包含着人格依靠风格体现感性生命的深层涵义。后一涵义在现代性语境下为政治学、法学提供了对人权的感性学理解。现代文明以艺术为中心对风格进行公众评论与交流,但限制对私人风格进行公众评论。20世纪中国的“”以风格...

  • “感兴”:情感唤起与审美表现

    作者:张晶 刊期:2008年第02期

    本文对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作了新的理解与阐释。兴是关于创作发生的最基本的理论,也是最能说明中国美学特质的元范畴。兴就是对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的唤起,其起因是客观外物的变化给主体心灵的触发。兴不仅是心之于物的受动过程,更是主体情感被唤起之后将所感外物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兴这个范畴概括了创作主体从创作冲动的发生到审...

  • 论叶维廉的“纯山水诗”论及其以物观物的创作方法(下)

    作者:王文生 刊期:2008年第02期

    三、“纯山水讨论”与海德格尔现代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德国哲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存在主义(Existemtlism)的大师。他的哲学思想是围绕着一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 造型美与行动真——理解中国当代文艺的一种思路

    作者:阎立峰 刊期:2008年第02期

    内容善和形式美是对于中国当代文艺的两个隐含要求。跟旨在追求行动真的叙事艺术(如小说、话剧和电影)相比,造型美的艺术体裁及艺术手法可以将形式之美感跟内容之善念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解决了“政治性”与“艺术性”难以统一这个长期困扰中国当代文艺的难题。

  • 百年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性缺失——兼评《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作者:方克强 刊期:2008年第02期

    自从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性概念以来,这一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已经从“进行时态”走进了“历史”。这往往意味着我们能够或者应该站在比当时更高的视点和以更综览的眼光去研究和反思渐趋渐远的对象。当然,“世纪”、“百年”的时段命名,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人们寻求意义的内心需要而作出的人为区...

  • 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关系指认与当下整合

    作者:金丹元 徐文明 刊期:2008年第02期

    本文从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的关系指认入手,通过分析,指出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既有区别又相交融,共同构成中国艺术极其重要的双重层面。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经历种种变迁,在当代中国共同面临着某些相似的文化困境与生存、发展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民族民间艺术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地进行整...

  • “文学事实”及其解释的历史——关于重写文学史的思考

    作者:程怡 刊期:2008年第02期

    被看作是文学史基石的“文学事实”,实际上是在文学史书写过程中形成的。和历史事实不同,其最初文本并不是对曾经发生的事件的记录;这些文本在解释某些现象的同时,也被反复地解释着。两汉以来的经学传统使以往的“文学事实”被大量的伦理主义所遮蔽。按照福柯的观点,历史的言说积累得越是重重叠叠,缺失的东西也就越多。因而,中国文学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