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杂志简介:《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360/TE,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简讯、综合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0747
国内刊号:11-2360/TE
全年订价:¥ 720.00
创刊时间:1974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7.19
复合影响因子:5.29
总发文量:1361
总被引量:72966
H指数:106
引用半衰期:3.7899
立即指数:0.1802
期刊他引率:0.7351
平均引文率:12.2849
  •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的内涵与战略地位

    作者:赵文智; 胡素云; 侯连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是利用水平井电加热轻质化技术,将埋深300~3000m页岩中的重质油、沥青和各类有机物大规模转化为轻质油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过程,可称为“地下炼厂”,在清洁开采、总量规模与产出物品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有机质生排烃机理为基础,研究认为陆相中低成熟度(Ro值小于1.0%)富有机质页岩中,滞留液态烃占总生油量最大比例...

  •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

    作者:贾承造; 邹才能; 杨智; 朱如凯; 陈竹新; 张斌; 姜林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提出、形成、发展3个阶段,认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

  •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与实践

    作者:马永生; 蔡勋育; 赵培荣 刊期:2018年第04期

    基于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规律、优质页岩表观特征、页岩储集层微观特征、保存条件与页岩气富集、可压裂性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提出针对性建议。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重要的地质认识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控制了富...

  • 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理论、技术及前景

    作者:邹才能; 杨智; 何东博; 位云生; 李剑; 贾爱林; 陈建军; 赵群; 李易隆; 李君; 杨慎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天然气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向清洁能源过渡不可逾越的桥梁。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发展现状、理论技术、潜力前景进行重点研究和阐述,结果表明:①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86×10^12 m3,储采比为52.4,具备长期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②提出了常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学内涵,其形成分布具有10条规律,天然气勘探地质形...

  • 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戴金星; 倪云燕; 秦胜飞; 黄士鹏; 彭威龙; 韩文学 刊期:2018年第04期

    对四川盆地38口井超深层(埋深大于6 000 m)天然气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明超深层天然气成因。四川盆地超深层天然气组分具如下特征:甲烷占绝对优势,含量最高达99.56%,平均86.67%;乙烷含量低,平均为0.13%;几乎没有丙、丁烷,为干气,属过成熟度气。硫化氢含量最高为25.21%,平均为5.45%;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为:δ13C1值从-3...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测井曲线生成方法

    作者:张东晓; 陈云天; 孟晋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为了在不增加经济成本的基础上补充缺失的测井信息,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已有的部分测井曲线生成人工测井曲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应用效果分析。考虑到传统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无法描述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基于一种循环神经网络(RNN)即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来构建测井曲线生成方法。该方法生成的曲线不仅考虑了不同测井曲线的...

  • 密度羽流构型特征、控制因素及其对深水沉积的启示--对河口和其他环境中密度羽流进行的全球卫星调查

    作者:SHANMUGAM; G 刊期:2018年第04期

    基于对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数千幅卫星图像的系统汇编,对45个密度羽流(包含21条主要河流和6种不同的沉积环境)进行实例分析,首次揭示现代环境中各种密度羽流自然构型变化特征,指出密度羽流至少有24种构型。研究发现密度羽流受多达18种包括海洋、气象和其他复杂因素控制:①中国黄河受到潮汐和河道变化的影响;②中国长江在冬季受...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Bakken组致密油生产特征及甜点分布预测

    作者:谌卓恒; 杨潮; 姜春庆; KOHLRUSS; Dan; 胡克珍; 刘晓军; YURKOWSKI; Melinda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为对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东南部Williston盆地中Bakken段致密油产区“甜点”进行预测,在大量生产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致密油生产井产量与成藏要素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套识别潜在“甜点”的多元统计方法。在筛选和分析控制油气“甜点”地质要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制约常规油气成藏的地质因素同样适用于中Bakken段致密油区,这些因素包括:①...

  • 大庆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作者:孙龙德; 伍晓林; 周万富; 李学军; 韩培慧 刊期:2018年第04期

    通过跟踪分析大庆油田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化学驱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化学驱理论、技术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大庆油田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主要建立了低酸值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关系理论,自主研制出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形成化学驱注入参数优化及数值模拟等关键技...

  • 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

    作者:胡文瑞; 魏漪; 鲍敬伟 刊期:2018年第04期

    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①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②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

  • 中国油田开发主体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作者:袁士义; 王强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随着油田开发主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多年的老油田得以持续有效深化开发,原来认为难以开采的复杂油田得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石油的保障供给能力。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中高渗高含水、低渗透、稠油、复杂断块、特殊岩性等油田近10年来开发主体技术取得的新进展,特别是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方面取得的国际领先成就,分析了各类...

  •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理论与实践

    作者:李阳; 薛兆杰; 康志江; 郑松青 刊期:2018年第04期

    针对中国碳酸盐岩油气田成藏模式多样、构造复杂、储集层差异大的特点,跟踪分析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开发技术攻关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形成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分析了其适应性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机制、复杂介质复合流动机理理论;②...

  • 中东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思路与对策

    作者:宋新民; 李勇 刊期:2018年第04期

    通过对多个中东已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研究,厘清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套高效注水开发方式及技术对策。确定了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多存在比较隐蔽的物性夹层的特征,明确了充分利用隔夹层的发育特点坚持分层系开发的原则。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井型和简单适用的分层注水等剖面控制技术,提高对储集层的控制及动用程度。提出了适...

  • 海外油气田开发特点、模式与对策

    作者:穆龙新; 范子菲; 许安著 刊期:2018年第04期

    基于中国石油公司20多年来海外油气田开发的经验,全面总结了海外油气田开发的特点、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及开发方案设计策略。海外油气田开发具有项目资源的非己性、合同模式的多样性、合作方式的复杂性等10大特点。基于以追求有限合同期内产量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海外油气田开发理念,建立了早期优先利用天然能量开发、规模建产、快速上产、高...

  • 功能微纳结构在石油领域潜在应用

    作者:刘合; 金旭; 周德开; 杨清海; 李隆球 刊期:2018年第04期

    以微纳马达与超材料为典型代表,介绍功能微纳结构的研究现状,对微纳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功能微纳结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所制备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纳结构与器件,新型功能微纳结构可分为以微纳马达为代表的运动型微纳结构,以及以超材料为代表的固定型微纳结构,3D打印技术是微纳结构的新兴制造方法。结合油气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