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通报

生物学通报杂志 部级期刊

Bulletin of Biology

杂志简介:《生物学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42/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与进展、基础与研究、其他、生物探秘、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交流、实验与技术、学生之窗、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0006-3193
国内刊号:11-2042/Q
全年订价:¥ 364.00
创刊时间:1952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5
总发文量:3047
总被引量:16149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5.4324
立即指数:0.0138
期刊他引率:0.9382
平均引文率:4.5882
  • 从起点到起点: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作者:刘世超; 曲永存; 张莹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几个核心科学问题为引导,简述历史上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中一些理论认知的突破如何在医学领域对人类生殖和健康作出的重大贡献,总结目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展望未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将在哪些方面对于人类生殖和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 让病毒成为蛋白质分子的“展柜”--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之噬菌体展示技术

    作者:葛逸盟; 张玉莹; 林怡婷; 姚义凡; 王雪珩; 王月丹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尔爵士分别因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工作,与酶定向进化的实现者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其中,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性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使其编码的蛋白或多肽与噬菌体衣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并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的技术。噬菌体展...

  • 丽草蛉

    作者:宋憬愚 刊期:2018年第12期

    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脉翅目草蛉科昆虫,成虫体长约10 mm,鲜绿色,触角细长丝状,复眼有金色闪光,翅透明,翅脉大部分绿色,少数黑色。常飞翔于草木间,肉食性,尤其喜欢捕食蚜虫,且常在蚜虫较多的植物上产卵。群产,产卵前,雌虫分泌长丝,卵产于长丝顶部,每卵一丝,使各卵相互分离,以防孵出的幼虫自相残杀。

  • 传染性蛋白的“负面”和“正面”(9)

    作者:朱钦士 刊期:2018年第12期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除了催化数千种化学反应,蛋白质还在生物的身体结构、信息传递、生物防卫等方面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的生理功能不仅需要不同的蛋白质,还需要蛋白质分子形成各自的结构和形状。而蛋白质分子是由不分支的肽链组成的,从新合成的肽链到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和有生理功能的蛋白质,需要复杂精细的肽链折叠过程。由于各种折叠...

  • 内含子的特异性识别与选择性剪切

    作者:陈伶莉; 胡雪峰 刊期:2018年第12期

    剪切反应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过程主要包括2步:去除内含子及连接外显子。依据碱基序列和潜在折叠方式的差异,内含子可分为3种类型:Ⅰ类内含子、Ⅱ类内含子、Ⅲ类内含子。其中前2类内含子能进行自我剪切,而Ⅲ类内含子的剪切反应则需由核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剪接复合体介导。综述不同类别的内含子的识别与剪接机制,并对内含子在生物...

  • 科学本质观中“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对科学教学的启示

    作者:郭舒晨; 刘恩山 刊期:2018年第12期

    作为科学本质观的组成要素之一,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改变"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使用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发展性及其内在原因,促使学生建立更成熟的科学本质观,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 高中生伴性遗传多重表征转换能力和生物学学习方式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宜芸; 李雪峰 刊期:2018年第12期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94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生伴性遗传的多重表征转换能力与生物学学习方式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多重表征转换能力提供更好的学法指导。结果发现:1)单维度、多维度转换能力和深层策略及关联、理解2个深层策略的子维度显著正相关。2)微观←→符号表征间的转换能力和深层学习方式及其包括的内在动机、深层策略2个...

  • 第14届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研讨会在贵州都匀召开

    刊期:2018年第12期

    2018年11月23-26日,第14届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研讨会在贵州都匀召开。来自全国66所高校的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教研员、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的教学策略

    作者:赵广宇; 徐杰; 汪绍鑫 刊期:2018年第12期

    通过观察、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突破眼球立体结构、眼球成像原理等学习难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眼是视觉器官的概念,最终使学生掌握人眼的生理知识,形成科学用眼的意识。

  • 生物学校本课程《奇妙的植物》的开发和实践

    作者:唐凤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奇妙的植物》的实施为主线,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背景、课程目标、实施方式、评价形式等环节进行总结和思考。因地制宜开展系列生物技术的探究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生物学核心观念及正确的生命理念,形成热爱生命、关心环境和社会的良好情感体验。

  • 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呈现问题的分析与论证

    作者:张旭; 林宇辰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设计实验论证可溶性淀粉溶液是否具有还原性""分析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的原因"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的原因、论证实验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反思性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 卧龙保护区羚牛、水鹿舔盐活动监控统计初报

    作者:刘明冲; 邹晓艳; 林雨婷; 唐卓; 马联平; 张巨意; 王鹏彦 刊期:2018年第12期

    羚牛和水鹿均有舔盐的习性。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盐井藏在深山,是野生羚牛和水鹿的乐园。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对野生动物集中出现的盐井区域进行监控,统计分析羚牛、水鹿利用天然盐井的时间分配,将进一步加深对2种大型食草动物生态习性的了解,进而推进自然保护事业的进步。远程监控摄像设备克服了地形气候光线的影响,可以全天候不间断现场...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

    作者:杨忠顺; 林易凡 刊期:2018年第12期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效果不理想。通过探究实验发现Triton X-100可以作为代替盐酸解离作用的透膜剂,避免盐酸解离过度影响甲基绿对DNA的染色,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结果。Triton X-100在本实验中最适使用浓度为0.1%~1%,最适透膜时间为5 min。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提出一套稳定且行...

  • STEM理念下的中学生科学探究实践--低温和pH值对微囊藻叶绿素a及光合活性的影响

    作者:章熙东; 段志鹏 刊期:2018年第12期

    以铜绿微囊藻为实验材料,探究了低温(4℃)和pH值(pH分别为3、6和12)对蓝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条件都造成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活性的下降,pH为3时的影响尤为显著:叶绿素含量相比对照而言(pH为7)下降了95.5%,光合活性(F_v/F_m和F_v/F_o)相比对照分别下降了85.4%和90.6%,说明强酸条件使藻细胞光系统PSII活性中心受...

  • 检测小麦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有机物的含量变化

    作者:白景维; 张永鑫; 赵京秋 刊期:2018年第12期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科学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真实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提供容易上手、实验现象明显,且能引发深入思考的实验。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检测小麦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有机物的含量变化,引导学生提出可被验证的问题,并尝试解释自己的问题(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