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社区杂志 部级期刊

Community

杂志简介:《社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6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报道、共治・共享、文化・生活

主管单位:中华人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乡镇论坛杂志社
国际刊号:1671-0967
国内刊号:11-4666/D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6805
总被引量:843
H指数:11
立即指数:0.0012
期刊他引率:1
  • 查塔卡的杜鹃

    作者:林清玄 刊期:2016年第23期

    传说印度有一种叫查塔卡的杜鹃,它只在雨天唱歌,只饮雨水为生。如果很久没下雨,查塔卡就会停止歌唱;如果更久没下雨,查塔卡就会死亡。

  • 读书会给人好胃口

    作者:六神磊磊 刊期:2016年第23期

    经常被问:读书有什么用?这很难回答,好像真的没什么用,不会给你黄金屋和颜如玉,只能给你近视眼和颈椎病。

  • 诗意中草药

    作者:刘英 刊期:2016年第23期

    近日,竟然从旧书摊上淘到一本清朝著名学者褚人获的作品《坚瓠集》,那种心情可用一个词来形容:狂喜。狂喜过后,自然还是要用平和的心态来阅读之。翻到一处,竟然是一对夫妇的两地书,且是用中草药名连缀而成,读罢,不由暗暗惊叹:精彩。

  • 不能忘记的书店

    作者:詹宏志 刊期:2016年第23期

    有着卷曲头发的白人男性店员猛地抬起头打量我,沉吟半晌,突然开口问道:“你每个月都按时收到书讯了吗?”

  • 一次

    作者:陈绮贞 刊期:2016年第23期

    维姆·文德斯出版过一本摄影集《一次》。我很喜欢这个书名,摄影、绘画、写作乃至人生。是“每一次”,也是“第一次”。这“一次”,颇有此时此地的意味。

  • 读书洗尘心

    作者:阿芳 刊期:2016年第23期

    读过《孙中山传记》的人都知道,孙中山十分酷爱读书。他一生两大嗜好,除革命外,就是读书。

  • 家有书房“三无斋”

    作者:梁云祥 刊期:2016年第23期

    “三无斋”是我现在的书斋兼工作室。结婚前由两单身汉共住一室过渡到独居一室,谈不上完全意义上的书斋,自然是卧室、会客室、工作室和厨房于一身。

  • 错引与错用

    作者:文木香 刊期:2016年第23期

    错引古典诗句已经成为后世,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常见现象。譬如杜牧的《山行》有名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是指山形高耸,人家居于白云生处,意境是极为美妙的。而不理解精妙者,每每引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将“生”字换作“深”字,直白显露,意味尽失——也有作“深”字版本,但终不如“生”字传神入微,多半是文情浅陋者所妄为。

  • 俭朴修身出名士

    作者:弓长 刊期:2016年第23期

    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希望自己的儿子“志存高远”: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同时义对他的成长充满担忧。

  • 秦牧读书

    作者:邵火焰 刊期:2016年第23期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秦牧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天不读书就感觉到心晨空荡荡的”。

  • 朱彝尊的雅趣

    作者:水木云 刊期:2016年第23期

    朱彝尊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学识深邃,且儒雅风流,诙谐有趣。朱彝尊终生喜好读书,更有藏书之癖。他的曾祖父在明朝后期曾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但到朱彝尊父亲时,家道已经败落。迫于生计,朱彝尊开始了游幕生涯。这一时期收入不多,但丝毫没影响他好书、藏书的兴趣。

  • 阑干拍遍

    作者:叶嘉莹 刊期:2016年第23期

    辛弃疾本身是忠义奋发的。可是他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相对的力量压下来。所以辛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讲别的作者,他们的生平不大重要,讲辛弃疾就要对他的生平做些简单的介绍.

  • 苏州三日

    作者:曼殊 刊期:2016年第23期

    来了苏州多次,却只在老城区活动,城区内最高的建筑是重建于宋代的北寺塔,官方规定,其他的建筑都不能超过北寺塔。这样的老城,我想,该是独一无二的。似乎当地人有一种自发的守护态度,以老底子的传统为傲,对于这样的规划,是自觉遵守的。

  • 隔江相望朱自清

    作者:龚舒琴 刊期:2016年第23期

    京口瓜洲一水间。倘若旧时.没有现世机器马达的喧闹,万籁俱寂之际,鸡犬之声应可依稀相闻。

  • 秦淮寻迹

    作者:馥碧萱 刊期:2016年第23期

    访秦淮河之前,对秦淮河的第一印象似乎来自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再后来便是秦淮八艳与那些士人才子的风流故事。及至自己真的到了秦淮河,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去游览,秦淮河才在我的心中变得立体而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