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体育治理

社区体育治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8 11:46:52

社区体育治理

社区体育治理第1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35-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群约2亿,并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三高”,低知晓率、“三低”率、低控制率的“三低”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社区医生承担着辖区居民的高血压等多发性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治疗工作,去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已刻不容缓。高血压治疗,药物选择是关键。高血压健康教育中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工作之一[1]。

1 健康教育方式

通过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医疗场合内利用电视滚动播放高血压相关知识、出黑板报、贴宣传海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健康管理及门诊住院诊疗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等。

2 非药物治疗内容

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规律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减少摄入量,增加足够的活动量以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每天白酒少于1两;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 药物治疗内容

3.1 存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一些错误观念。

3.1.1 不肯服药的几种情况:

忽视无临床症状的高血压:①血压高,如果身体没有什么不适,认为对健康无碍;②能关注自己的血压,但是只认准少数几次的血压正常值,忽视多次增高的血压值;③认为只要生活方式的改变,戒烟限酒,坚持体育锻炼就行;④认为降压药一旦开始服用,就停不下来,惧怕药物的副作用会对身体会有妨碍;④盲目相信广告,服用保健品或使用降压治疗仪能降压。

3.1.2 服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几种情况:

①自认为正在服药,以感觉为准,很少监测血压,血压是否达标不详;服药人云亦云,别人吃什么好,自己也跟风;②认为“复方珍菊降压片”是中成药,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③认为降压药越便宜越好,一旦吃贵的,就会越吃越贵,以后吃便宜的就没用了;有一些短效药,有求每天2-3次,患者只服1次,导致血药浓度不能24小时维持;④相信早年就开始服用的药物,如“复方利血平片”“复方罗布麻片”等;过度关心自己的血压,每天反复测血压,血压高就吃,血压不高就不吃,没有一个稳定的血药浓度的维持;⑤不了解自己的目标血压值,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认为低于140/90mmHg是降压目标,容易自我满足;⑥对生活方式改变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药物控制就可以了;⑦新发高血压或高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认为服药后血压在数日内应该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果达不到,就认为药物效果差,马上换药。

3.2 降压药物应用注意点[2]

3.2.1 降压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尽量使用那些每日一次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你、目标。

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审核批、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天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

3.2.2 基本原则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症”,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定期测量血压。

3.2.3 降血压值目标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压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为

应及时将血压降低到上诉目标血压水平,但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点;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有靶器官损害、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点。

3.2.4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尽量使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如使用中短效制剂,需每天2-3次用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压。

联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3.3 常用降压药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3.3.1 钙通道阻滞剂:包括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常见副作用有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等。

3.3.2 ACEI:常用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不良反应有干咳、低血压、皮疹。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禁用。

3.3.3 ARB: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不能耐受ACEI可替代。

3.3.4 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3.3.5 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适用于伴快速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

3.3.6 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性低血压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

3.3.7 肾素抑制剂:为一类新型降压药。

3.4 降压药联合应用方法:

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是:D-CCB加ARB;D-CCB加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ACEI加噻嗪类利尿剂;D-CCB加噻嗪类利尿剂;:D-CCB加β受体阻滞剂。固定配比复方制剂,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组成,是联合用药的新趋势。

4 讨论

4.1 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区医生应广泛开展社区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预后和规范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息,让每一位高血压患者懂得防治知识以及对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重要性认识。

4.2 社区医务人员自己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树立医务人员的学术权威性,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依从度。

4.3 社区医生要利用高血压三级管理的健康管理的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追踪指导。在给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知识层面、家庭背景、并发症、药物副作用、给药方便性等实际情况,选择既价格适当、有效、安全给药方便的抗高血压药物,以提高服药依从性,督促患者把血压降到规定目标范围内。

总之,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中,关于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用药过程中得到社区医务人员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最终达到高血压的合理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社区体育治理第2篇

关键词: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治理创新;相关性;优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47-05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从加强社会管理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昭示了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

社会学研究认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而在这三大系统中,目前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对社会治理创新来说,最值得挖掘的资源就是激发社会活力,关键是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是基本社会单位,如果每一个社区都治理好了,社会治理自然也就好了。目前,我国社区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既有传统的单位大院,也有新建的住宅小区,还有开发区、科技园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城市中心城区政府举办的独立设置成人高校,长期深耕于社区之中,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成人高校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关性分析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揭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的必要性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西方国家在现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在政府部分职能和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以后所采取的一种社会管理范式。在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指导战略,并指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具体任务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四个方面[2]。毫无疑问,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但是与之前社会管理不同的是,社会治理在强调政府主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上下互动、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更加重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首创精神。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重要的终身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很多地区将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组建社区学院的重要基础,比如,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沪教委终〔2007〕18号)提出,社区学院原则上应在整合本地区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成人教育中心、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基础上组建。近年来,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龙头,在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提升了城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和谐程度,成为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区域成人高校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形成在政府的主导下,与区域内政企单位和相关组织进行协同合作,探索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同时,其作为一所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它的协同与参与必将在社会治理创新领域做出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大的贡献。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与区域成人高校属性具有一致性

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基本职能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实现这些职能的过程必须要有人文环境、信息环境、法律环境和知识环境。而这些环境是由社会事物与活动的参与者、治理者,在一致的制度与规则社会认知下构成的。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机构形式,具有公共性、服务性、开放性、社会性等公共属性,而每一种公共属性则赋予区域成人高校的内涵又是不一样的,其中,公共性说明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服务性要求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社会性体现了其要顺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要求;开放性则要求其主动融入到社会中去。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终身教育的平台,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闲暇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可以成为各类人群参与各种学习的立交桥和枢纽。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工作的触角不断向社区延伸,学校紧紧依托社区、服务社区,通过各类教育培训服务市民、改善民生,回应广大群众关切,成为区域社会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是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高等学校的职能反映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来看,区域成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传承文明的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促进现代化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从社会功能角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区域成人高校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责任,其性质与作用定位又都可以归属于它的社会功能。如今,区域成人高校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也体现为其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对区域成成人高校提出的社会责任新要求。

与普通高校相比,区域成人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中更加突出的是社会服务职能,关键在于其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式来体现这一服务职能。区域成人高校参与和服务社会发展,绝不是为参与而参与、为服务而服务,而是要紧密联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关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协助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化解突出的社会矛盾,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促进社会公正。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1条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只有全方位参与社会服务,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目前,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是区域成人高校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我国社区教育从实验到示范,区域成人高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龙头,这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区域成人高校只有通过主动性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才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体现突出作用。

二、参与的主要优势

(一)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

区域成人高校通过长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改革创新,已经具备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的良好基础。有学者研究认为,高校服务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是创新自身内部的管理,保持和促进自身的稳定,防止或缓解由于自身的不稳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3]。纵观区域成人高校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从建立初期的补偿教育办学机构,到稳定发展时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载体,再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区域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区域成人高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运作机制,明确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和区域市民终身教育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创新自身内部的管理,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其自身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防止和缓解了由于自身的不稳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区域成人高校以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稳定,实际上也就是在直接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这无疑是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在基础。

同时,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开展好高等学历教育、各类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社区教育为主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各项工作,逐步确立了自身在区域的重要地位。我国自2000年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以来,以区域成人高校为龙头的三级网络逐步健全,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社区教育办学力量。区域成人高校面向各类人群开放办学,提升区域各类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尤其是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弱势群体、老年人等开展各类教育,较好地满足了大家的需求。目前,我国城乡已形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22个,实验区241个,社区教育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由此可见,区域成人高校已经具备参与社治理创新的扎实基础。

(二)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清晰的定位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为数不多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立足并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为此,区域成人高校要融入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立足区域、融入区域、服务区域、回报区域”的办学方针,在政府的主导下,探索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的途径,主要是教育的途径。首先,根据学校的区位优势及政府的相关要求,着力开展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指导工作,深入社区第一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成为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指导中心;其次,依托其地域文化特色,将学习与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型城区建设的组织网络以及各类机构、载体、活动等,提升并发扬优秀的区域文化;第三,依托学校的教学优势,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联合,开发区域急需要的职业技能、社会服务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4]。

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这说明区域成人高校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提高人的素养是区域成人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定位。据此,区域成人高校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强化立德树人,提高人的基本素养和文明程度;通过社区教育架设起政府与市民广泛联系的桥梁,促进市民更加了解政府工作,政府工作也更加贴近基层和市民,从而有利于政府凝心聚力,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社区教育的开展还有助于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环境治理、养老、就业与创业等民生事业,这也是社会创新关注的重点工作。从上海“一号课题”对街镇机构设置来看,社区教育职能被整合到民生、社会发展等职能部门中,进一步强化了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因此,要不断强化区域成人高校在全民终身学习中的地位的作用,寓教于社会治理创新中。

(三)与社区的天然联系成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途径

区域成人高校是由地区政府主办、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市民终身学习指导工作的教育机构。近年来,随着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与社区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随着学校社会工作的不断加强,与社区各项工作也形成了广泛的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单元细胞,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基层社区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与基层的天然联系使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区域成人高校与区域内各级政府部门、群众组织等均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自然性和必然性。比如,学校与人社部门合作开展了政府支持的各类岗位培训,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展了弱势群体再就业培训,与文明建设部门合作开展了文明社区建设工作等等,而且,这些合作还在不断向文化、环保、科委等部门拓展与渗透。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区域成人高校与社区联系的重要渠道,在社区教育中,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的辐射面,促进社区成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劳动素质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都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城区的和谐发展。这些,都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通道。

三、参与的基本策略

(一)立足点在于服务区域民生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内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其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区域民生。因此,区域成人高校通过本职业务开展,满足区域内市民的各种学习需求。其中,学历教育仍然是其主要职能和生存基础,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并承担应有责任,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同时,为适应人才培训和区域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学校应该成为人才培训的实体、继续教育的场所和教育服务的枢纽,培训项目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服务范围需要不断延伸、服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和教育服务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区域成人高校要成为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市民终身学习搭建“学有所教”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突破点在于创新服务方式

区域成人高校推进社会治理创的过程,是一个服务社区的过程,其服务方式直接影响到服务效果。鉴于社会治理创新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因此,服务方式也需要全面思考。有一种方法叫项目推动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服务项目,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如在开展白领培训进楼宇项目、企业员工网上阅读活动项目、社区居民读书会支持项目过程中,可以引导社会各方参与,从而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有效机制,促进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还可以运用事件驱动法,就是运用重大事件驱动的方法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关键是促进人的思想转变,比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智慧城区建设等,可以通过创新培训课程、建立培训基地等,深入社区开展相关培训,转变思维方法和认知水平。此外,还有典型案例法,就是通过好的案例分析研究,获得更多的推广经验,促进社会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因此,社会治理不仅是对社会管理的观念创新,也是对社会管理的手段创新,创新才是社区治理创新的不竭动力。

(三)关键点在于推进社区治理

基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社会具体而微的缩影,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前沿,甚至被喻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5]。上海市委一号课题也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以街道、乡镇和居村为重点的基层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探索特大型城市社会基层治理的新路,目的是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尽可能将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基层。区域成人高校的基层单位属性,以及与社区天然联系的优势使其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时的重点在于推进基层社区治理。而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仍面临角色错位、资源匮乏、参与不足等难题。因此,区域成人高校首先要以社区公共需求为基本导向,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基本形成群众诉求表达――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利实现――群众需要满足的良性循环[6]。其次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协同,共同缔造,开发社会潜力,激发居民动力、活力,形成社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合作处理社区事务,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再次以社区学校为沟通桥梁,打造政府和百姓对话交流、化解矛盾的平台。

(四)基本点在于把握角色定位

随着党和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战略部署的提出,以及上海市市委“一号课题”精神的落实,区域成人高校的角色定位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把握好角色定位是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要点。

首先,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决定》中所提到一样,要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终身教育机构,过去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辅助者。与此同时,辅助者的角色往往也包含了被动者的成份,往往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作为区域成人高校更多的是领会、落实、执行,这样就会容易造成缺乏活力的局面。而“活力”一词在《决定》中出现十次之多,“活力”的背后更多的是积极主动的体现。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区域成人高校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治理创新中来,从被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管理任务的人,转变成具备治理主体地位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接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块面,实现从被动辅助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转型升级,充分体现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体者角色。

其次,由单方投入到合作共治的角色转换。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更加强调为实现公共利益而相互合作,共担治理职责,资源共享,相互信任和平等协商。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单方行政到合作共治的转型升级。在用好政府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资源整合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学校被置身于“大教育”环境中,学校工作范畴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多层面开展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区域成人高校在管理水平、教师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和不足,仅靠自身力量来实现工作目标仍有较大困难。因此,学校必须依靠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面联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肖文涛.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105-10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袁贵仁.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2-26.

[4]宋亦芳.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特征及其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0):39-43.

社区体育治理第3篇

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

社区主要是指聚居在固定范围内的组织和人群,其基础是一定物质条件的存在,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必须依照相关的制度规范结合形成。就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基层的社区可以依据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两个类型:自然形成的基层社区和法定形成的基层社区。

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理解其本质内涵。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党和国家,为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通过思想教育活动,使国家的思想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为社会公民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的终极目标。当前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具体方面,目的是实现社区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影响社区居民的意识,对社区居民进行包括爱国教育、道德素养教育在内的社区居民思想政治教育,使社区居民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成果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大部分社区的管建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推动了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对社区管理起着导向性的影响,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可有概括为下面几点:

一、内容和范围极大程度得到扩展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由单一依靠党的思想指导逐渐向依托党的思想指导,同时兼顾职业、公德和文化教育方向转变。社区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解决社区群众比较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二、工作形式灵活多样

早期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十分单调,完全依靠灌输。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这种灌输的方式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很难继续下去。在新形势的今天,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根据社会变革,不断探索出新的有效的工作形式,并且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三、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有利于预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贪污腐化、堕落。在三十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物资的投入,逐渐形成了包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教育长廊、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场所等一体化的社区软硬件施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阵地。

有效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使社区管理和谐顺畅。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分析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路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实施效果,从而更好地为社区管理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社区管理建设过程中必须处处坚持这一科学理念,用科学的理念指引社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区的和谐。具体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本化的观念。坚持以社区群众为本,对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同等对待,克服歧视现象的发生;个性化的服务。能够针对不同居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思想工作策略,保证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性化的管理。在社区管理过程中,要微笑服务,克服死板呆滞的管理方式,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事务中来。

二、坚持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把社区构建成和谐社区,就必须坚持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公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积极教育,能够使社区居民准确的给自己定位,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公民通过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可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规范自己的行为。公民教育也会对社区文化的繁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达到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的目的,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让居民对社区的产生一定的归属感、认同感。

三、坚持构建完备的社区自治机制

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区的有序管理和和谐相处。鉴定一个社区是否和谐的标准主要是看社区内是否存在一个良性的运行社区管理机制。社区自治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自治,必须服从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法自治。建立与时俱进的社区自治组织网络是社区自治的题中之义,它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程度,使不同层次的居民形成对社区公益项目的潜在认同感,进而形成社区“利益共同体”纽带。基于这样的纽带,坚持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完备的社区自治机制,使社区成员能够养成自我教育管理的习惯,提高社区和谐程度。

四、建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社区学校

新形势下说教式的工作方式已经渐行渐远,因此必须大胆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立足于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可从构建工作载体方面下功夫。社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既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好奇心,也便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社区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符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要,选择教学科目的实用性和办学形式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要考虑居民学习的难度和地点选择。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群体,社区教学还可以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开展网络教学。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激励理论,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其次,可以把社区学校构建成一个终身学习的载体,让社区居民在享受到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内心逐渐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社区的整体文明程度,为社区有效管理做好思想准备。

社区体育治理第4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教育;管理创新

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居民群众学习利益诉求的社会事业,社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不仅对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指明了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

一、社区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

理念是事物本质的抽象,在认识事物中具有先导、指导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理念创新,又主要指关于社区教育管理的本质,管理者之间、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及价值的诠释与定位。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情、民情,在社区教育管理中,究竟要创新并树立哪些新的理念呢?笔者以为:

一是要树立多元主体的理念。政府、社会、市场都是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互相平等的主体。要从历史上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单纯采取行政管理、轻视社会主体作用、排斥市场取向的传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多元主体的理念,从一元独进向多元协同管理转变,这是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

社区教育管理,要改变过去单一行政管理的状况,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看作相互平等的主体,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思想,居民是社区教育真正的主人,要尊重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互平等尊重,确立共同愿景,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二是树立公共治理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良性互动、合作协商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是依靠单一政府的权威,而是多元主体合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社区教育原本就带有较大的自治色彩,是居民群众自发参加、自主管理、群体享受的事情,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引进治理的理念,既有现实的民众基础,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治理当然包含管理的意涵,但治理是在主体之间平等尊重理念指导下所实施的行为,只要居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就能开创社区教育的新局面。

三是树立社区教育主体性发展的理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笔者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发展为本,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中心,社区发展的主体,社区发展的目的。社区教育原本就是群众性、平民化的教育事业,为了居民,依靠居民,成果惠及居民。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度,居民广泛发动起来了,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了,居民的智慧力量贡献给社区教育,把社区教育办成为居民满意的教育,社区教育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没有居民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区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是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服务居民是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发展社区教育是为了居民,居民自己的事情,要支持居民自己来管,而不是只靠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管控。政府也好,教育及相关部门也罢,办好社区教育,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个恩赐,而是一种服务,一种服务惠民。如果居民不能从社区教育服务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素质提高、学习快乐、精神享受,社区教育就是南辕北辙、本末倒置。

二、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把政府视作惟一的主体,带有较大程度的行政指令色彩,具有自上而下管制的内涵,而被管理者则是政府的附属,两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价值存在着不言而喻的不平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政府行政管理必须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逐步形成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和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新模式。

我国的社区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验探索,业已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新格局,为社区教育管理改革创新奠定了制度基础。

要深化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下一步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政府作为社区教育的领导主体,如何创新执政的理念与方式,从直接管理、具体管理中解放出来,着力培育并发挥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作用;社会、社区要成为一个主体,如何改变目前组织化程度以及素质均不够高的现状,提高参与管理的素质与能力,从配角变成主角,从而取得与主体地位相称的话语权;社区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而市场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益性行为,但公益并不等于无偿或免费,如何在公益性和私益性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适度引进市场机制,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从制度体系、政策法规方面,明确规范政府、社会、市场几个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功能,都需要假以时日予以解决。

管理不是控制,但也不是不要管理。在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依附—游离—组织的变化过程,管理和秩序是必要的。但管理的理念与价值观需要变革更新,在平等尊重引导的观念指导下,帮助与支持人的发展。特别在城镇(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更要通过社区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把农民转化为市民,进而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公民。

三、创新社区教育管理载体,实现教育惠民根本宗旨

坚持重心向下,推进社区自治、居民主体的社区教育发展。社区自治,这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自治的本质特征,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直接管理与干预,而是依靠居民及其组织的力量,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居民组织起来,民主选出代表,自信自立自律,带领居民发展;调动居民积极性创造性,运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与途径,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居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成都市锦江区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对社区教育实行网格化管理,坚持重心下移,注重基础建设,从去年开始,在居委社区层面建立居民学习点的基础上,又往下延伸,分期分批建立“院落学习室”,拓展社区教育服务空间,配备服务设施,提高供给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把社区教育学习送到居民院落、家门口,形成方便居民的“学习服务圈”,使居民群众从社区教育服务中,得到更多实惠。

上海嘉定区多年来,通过实验项目的形式,注重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初步形成了五种社区教育新的学习载体:一是嘉定工业区于2005年启动了 “百姓学习中心户” 建设项目,将教育学习重心下移到了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中心户,带动周边居民的学习;二是嘉定镇街道2007年由草根团体发展而来,建立了以学习为动力,扩及邻里互助的“睦邻点”组织形式;三是华亭镇2006年建立“农家书屋”,形成了一个方便居民学习和培训的园地;四是徐行镇借助“村组党建”平台,建立了社区教育的基层学习载体“村组家园”;五是马陆镇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小区,2007年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形成了又一种新的新市民学习组织形式。总体上看,上述几种教育学习的载体,深化延伸了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覆盖面,走出了一条重心向下、方便居民、教育惠民、特色鲜明的发展新路子。

从社区教育的本质看,民间组织是居民主体性的价值追求,是居民主体性的组织表现。总的看来,社会成员必须通过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来表达意志、反映诉求、体现参与、贡献才智的。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民间组织将作为一个主体,包括代表公众利益的社团,或代表部分群体利益的社团,与政府合作,共谋发展。特别是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在地方性、社区性的社会治理中,民间组织(包括志愿者组织)更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起到政府不能起到的作用。

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类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活休闲为主体的、居民自发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动和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尚难以承担街镇乃至区县一级社区教育的任务,距离一个社会主体的角色要求还要继续历练与攀登。

四、搞好支持服务,重在教育惠民

社区教育管理的现实要求,是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根本宗旨则是教育为民、教育惠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更要追求优质服务。搞好社区教育中的服务,主要表现在:

(一)调查需求,满足需求

社区教育是以成人为重点的全民终身教育,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满足需求为宗旨,因此,坚持经常性的需求调查,以需求作为制定社区教育计划、决定学习内容与形式的重要依据,应当成为社区教育治理第一位任务。

(二)建设学习资源,搞好资源供给

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对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搞好社区学习资源供给,就要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资源,特别是社区内学校教育以及各类文化资源,开放共享,扩大效益。目前,已经成立了全国性的学习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全民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统筹协调,有计划地整合、建设、推介、评优,给居民群众提供尽可能适需对路、特色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搭建学习平台,搞好支持服务

社区教育治理,要突出重点,重心向下,方便群众,为居民搭建学习资源平台,打造便民学习服务圈,逐步做到居民有什么需求,我就提供什么服务,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我就随时、随地提供,居民有什么学习障碍或有求助,我们就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帮助。

社区体育治理第5篇

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是地方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主线,两类德育实践各有特点和任务,但都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之中。尝试将这两类有着共同目标和内在联系的德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并致力探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探索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可行性、现实意义及具体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受益、相互促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校德育;社区德育;双向互动

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都会形成与其根本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言行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在指导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基层组织及社会成员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高校德育必须大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样,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组织也应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社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将体系的基本内容简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一理论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而提出的重大创新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也有利于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思想保障。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及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与社区的关联研究日益深入,但是专门涉及德育实践的双向互动探讨的文章却极为少见。本文试图探索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如何紧密合作、双向受益,从而形成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本文中所指的社区是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它非农业劳动的社区,是一定区域内由特定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相对固定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一、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高校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似的德育课程,这些国家的德育教学讲究途径的多样化和渗透性,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义工服务等各类实践活动来实现德育目标。叶婷、王超在《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中对几种典型的国外德育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国外教育特别重视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何海翔在《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启示》中提出,西方国家的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的有效途径。[3]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德育实践模式,可以看出国外对高校德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较为活跃,特别是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的研究成果较有新意。了解国外研究动态有助于激发国内研究者的学术灵感,对开展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动态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为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不但在理论上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加强了对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研究,这为广大教育者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归纳如下:一是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论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二是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三是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类型;四是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五是从宏观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出路。尽管国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与日俱增,多数文章也提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但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实践基地的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被弱化和淡化。尤其是关注和专门探讨高校与社区之间德育环境双向互动的文章极少,很多文章只是泛泛而谈高校进社区的服务工作,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为高校德育建设乃至大学生成长、就业提供合作平台却鲜有论及。

二、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地方高校与周边社区关系十分密切,相互依附,相得益彰。地方高校是社区众多社会组织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实践离不开社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旦离开社区便成为纸上谈兵的“理论游戏”,同样社区德育也必须依托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理论科研成果来提升社区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一)高校与社区德育共建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预期效果,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一种因果相连的互动关系。环境育人,而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使目标与效果相一致,必须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制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从而使成员们形成符合该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修为的社会实践活动。[5]这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社会群体可以理解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专门职业的人群,而影响社会群体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则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可以是学校、城乡社区、医院、机关、企业等,也可以是课堂、班集体、团队、家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微信朋友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营造优良的微观环境,积极推动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构建双向共赢的德育格局。

(二)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利于克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性。通过与社区合作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及日常工作,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区课堂中,有利于大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和职业岗前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以高校德育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德育模式,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和社会能力作为实践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能较好地突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的局限。大学生在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锻炼社会适应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专业技能。其次,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利于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对提升社区德育水平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及专业特点,结合社区实际来设计多元化的互动方案,如请社区优秀的企业家、专家、模范人物、民警及管理人员等来高校思政课堂或第二课堂开展普法教育、介绍创业经验、推广社区管理及建设经验、剖析人才队伍规划及用人需求等,这丰富了高校德育的教学内容,拓宽了高校学生的就业视野,使高校学生在与社区一线工作者面对面的接触中进一步增强了岗位责任感,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再次,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社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和资源支撑,社区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化专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的广阔平台。社区可借助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来为自身的管理建设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管理素质和理论水平。高校与社区形成合力,有助于拓宽社区用人渠道和大学生就业渠道,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的路径选择

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是地方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主线,两者之间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二者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共同目标和任务上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德育活动与社区德育活动属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两者各有特点和任务,但都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德育总目标,都必须依托各种活动载体才能顺利实施。所以,应该树立“大德育”理念,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

(一)高校德育实践进社区

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政课德育实践活动,一类是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由思政教师主导,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求成果展示;后者主要由校团委、学工部等部门牵头,围绕一些选题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社区、工厂、超市、村落等进行调研,并形成报告。这两种德育实践活动都可以因地制宜,借助周边丰富的社区资源,广泛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如考察社区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工厂、走访居委会,或发动高校志愿者到社区内的福利院、居民住宅区、空巢家庭进行义务家教、敬老活动、家电维修、普法宣传、文化下乡等。此外,高校还可发挥人才优势,将校内的德育骨干教师培养成为社区德育工作者,并请德育专家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使这支德育干将能在社区青少年德育工作中才尽所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二)社区德育资源进高校

高校德育中的隐形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团体生活、校园环境、规章制度等和校外周边环境。校外周边社区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组织管理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优化整合并合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大有裨益。为有效地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高校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如高校可以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民警到学生中宣讲防盗、防骗的法律常识,或聘请久经商海的企业家到高校开办讲座,介绍大学生就业创业时面临的市场趋势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活动需求,在周边社区建设敬老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不定期地围绕学校的德育特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德育活动。

(三)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有机融合,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

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逐步成熟,城乡社区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管理功能,城乡社区德育日益成为全社会德育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德育的强大储备。推动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有机融合,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单位、以社区为主要依托的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社区德育立体机制是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的有效形式。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双向互动这一命题的探索与反思,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高校德育应着眼于社区需求和社会实际的大德育格局的必要性,也为我们今后在高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利用社区资源为高校德育服务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高校德育与社区德育加强双向互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现代化和社会化,也有利于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宣传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15-06-12].

[2]叶婷,王超.国外德育实践对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的启示[J].求实,2010(S1):286-288.

[3]何海翔.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5):88-9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社区体育治理第6篇

[关键词]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3-0042-0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引发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整体变革,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问题出发,按照“定基调、搭平台、改方法、整资源、建机制”的思路,不断调整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实际教育和引导效果,创新出一批符合时代特征和社区实际的工作方法,实现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拟对凉城街道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梳理,以期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一、以改善党群关系,解决“输送得出”的问题

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硬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政府对于各种思想形态的固有管控形式正在趋于弱化。这一社会大气候的深刻变化,投射到社区这一城市单元,其特征就更为明显。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呈现出了“管不到、管不上、不让管”的新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输送得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增强基层党政干部工作能力、开拓沟通渠道、扩大工作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区、贴近群众。

(一)“1+6”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整体能力。学习是社区党的建设的生命线,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强弱、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搭建“1+6”载体,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1”:即抓好中心组学习。2005年,为了不让中心组学习停留在学习上级文件这个层面上,党工委要求领导干部每年在社区开展2次调研,认真思考如何在社区工作中体现上级精神、贯彻上级要求,如何通过其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基层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党工委先后编印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调研文集》、《党的先进性教育汇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小故事》等,推动党政领导率先学、率先想、率先做。“6”:即每周一早会,机关干部“读书心得15分”活动;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小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沙龙开展“读书心得月月谈”;机关干部在线学习;面向整个社区青年的“青年成长论坛”。6项活动从不同侧面,要求机关干部、居民区党组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社区青年等共同参与各类理论、文史学习,扫除思维盲区,纠正存在误区,全面提升机关干部和社区党员的自身能力,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

(二)“5+5”综合网络平台构筑党群联系综合性沟通网络。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员流动量大、思想政治形态各异、召集管理困难的特点,它要求党和政府能够提供多样性的沟通渠道,建立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网络平台。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多走访、多接待”的思路,构筑了“5+5”的综合性网络平台。第一个“5”:即“五个联系访问”。2009年,党工委在社区内开展联系访问活动,要求每季度第一个月,党工委委员访问联系党总支书记、两新组织党委书记和党代表,党总支成员访问联系所属党支部委员,党支部成员访问联系党小组长和骨干,党代表、党小组长访问联系党员和群众,党支部组织党员访问联系群众。通过走访群众进一步联系党群关系,宣传群众、交换意见建议,许多社区矛盾与问题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与解决。第二个“5”:即“五个联系接待日”。从2002年起,党工委按照“四定”原则,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安排“周一机关联络员居委会接待日”、“周四上午领导干部接待日”、“双周四党代表接待日”、“周四党员服务中心人大代表接待日”、“半月区职能部门联席接待日”。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接待日的安排表向居民区下发,让居民群众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接待日来访。这种定时定点联系形式,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与党和政府保持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舞台。

(三)“2+3”工作模式锻造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链。广泛教育宣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内不断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一条从社区到居民区一体化的宣传链,概括来说就是“2+3”的工作模式。“2”,即社区学校和社区文化中心两个宣传平台。2004年,凉城社区学校建立,学校以教育促转变,提高居民综合素质,逐步形成“教育走向社区,社区参与教育,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大格局。社区学校共设有老年分校、再就业培训分校、法律分校、妇女分校、金融分校、亲子苑、心理学校7个专业分校和28个居民区分校,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搭建平台。社区文化中心成立于2007年,文化中心通过文化引领,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文化教育功能。“3”,即社区大讨论、网络舆情员、居民区读书小组3个居民自主宣传渠道。2005年起,社区(街道)党工委在开展宣传教育中,增强了社区公共道德等相关主题的引领,开展了“塑造城市精神、做可爱的凉城人”、“培养社区共同理想、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等社区大讨论,引发群众自主参与、相互教化。2008年,党工委为应对网络舆情在居民区中的不良作用,在社区内广泛招募了一批具有网络知识的政工志愿者,对社区内的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及时发现、监督,对社区网络信息进行正向引导和及时纠错。网络舆情员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虚拟网络的空缺,使凉城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更加立体。

二、以转变工作方法,解决“接受得了”的问题

社区多元化发展,导致社区价值取向多元化产生,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管用、能否适应、可否接受”是亟待党政干部解决的重要课题。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党政干部首先注重社区服务,以更细致的社区服务,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群众的心里,切实解决群众是否“接受得了”的问题。

(一)“千人访万家”促进干群“心贴心”。2009年4月以来,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遇,开展“千人访万家”活动。通过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主动关怀帮助群众,把 “走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难”的工作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具体实践中做到“五必”,即:每季度必访、重要事必报、权限内必办、意见建议必答复、工作瓶颈必研判。通过“千人访万家”活动,党政干部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寻求办法,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转变作风,真正让党和群众建立起了骨肉相连的情谊,使得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到党和政府周围。从2009年至今,共走访联系104224人次,查找问题947条,解决问题899条,办结率达到95%,有效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发展。

(二)“五解工程”强化群众“归属感”。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社区认同,增强群众“归属感”是做通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法宝。党工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努力在服务中赢得群众。街道每年对群众需求进行调查,针对群众比较关心的就业、养老、环境、文化生活和社会治安等问题,街道开展了“五解”工程,即“解困”、“解忧”、“解闷”、“解怨”、“解惑”。在社区内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做到“双困”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安置一个”;建立“生活照料网”、“紧急援助网”、“医疗保健网”,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真情服务;丰富社区文化体育生活,创建百人团队10支、10人以上文体团队211支;推进市容环境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等。通过“五解工程”让老百姓的各种需求都能在社区中找到相应的服务设施或服务项目,务实、人性化的社区服务为社区成员奠定了相对稳固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心桥工程”实现心理疏导。2002年,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内开展的党建调研中发现社区内各类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如: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心理危机;代际关系错位引发的两代冲突;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社区(街道)党工委将心理服务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2005年,党工委正式提出构建以“心理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心桥”工程,将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等科学方法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缓解群众的心理压力。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街道已形成了“一室(咨询室)一网(心灵港湾网站)一线(咨询热线电话)一校(心理学校)一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门店)”的心理服务体系。“心桥工程”通过个体心疗模式、团队辅导模式、分级服务模式、助人自助模式,共化解邻里纠纷、夫妻矛盾8500余起;帮助200多名青少年摆脱网瘾;引导1381名“2030”青年转变就业观念,走上工作岗位。开设心理讲座1000余场次,受益达5000余人次。“心桥工程”在帮助社区群众纠正认知偏差、优化行为选择,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解决“获得效果”的问题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近年来,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道德内涵”,把培育社区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培育社区共同理想,打造“六型”社区愿景。近年来,党工委以培育共同理想为抓手,唤醒群众的主体意识,引导社区成员共同致力于学习型、服务型、生态型、信息型、平安型、共治型社区建设。街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民主理念,通过民主形式、民主手段,促使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社区建设,融入社区价值体系之中。2005年至2010年,街道召集200余名社区代表共同协商五年发展规划;持续开展征文比赛、主题宣讲、摄影展、口号征集以及大讨论等多种形式,凝聚社区居民打造共同的社区理想。在近期的社区公共道德调查中,68.15%的社区居民表示对构建和谐社区有信心,仅1.79%的人表示没有信心或很没信心。

社区体育治理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社区;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8-02

“社区”一词主要来源于社会学,一般认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1]。由此可见,社区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社区是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口集团;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共同语言、风俗和文化,由此产生共同的结合感和归属感;每一社区都有共同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中心;每一社区都有自己的组织和制度;每一社区都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高校社区是指在大学校园内聚集在一定公寓、寝室范围内的大学生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泛指大学生起居生活的公寓区,是大学生集中居住、生活的物理空间,以学生寝室为基本细胞的校园特定区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2]社区育人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当代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作用,使学生社区成为“思想教育、行为引导、习惯养成、生活服务、文化塑造”的工作阵地,是我们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高校学生社区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学生社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宿舍、楼层、公寓和社区等概念逐渐强化。教育部早在2002年2月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3]可以说,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栖身之地,更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高校社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它逐渐成为教育者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相互交流、沟通情感的重要场所。

首先,高校社区育人工作是新形势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强调:“学生宿舍和公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以按班级调整学生住宿为契机,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4]开展高校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社区工作中,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高校社^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目前公寓已经成为大学生一天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它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能最直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如果能够与公寓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地开展工作,将会有利于整合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环节,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实现育人工作的全覆盖。

再次,高校社区育人工作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利益,满足学生需求。在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大学生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大学生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力,自律解决学生社区事务,更好地满足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最后,构建学生社区育人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社区是一个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如体育锻炼场所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繁忙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紧张和疲劳;文化活动场所通过学术研讨、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拓展和深化大学生对课上知识的学习。社区营造了高雅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高校社区因其地域、空间、联动等多方面的特征使得高校社区育人工作区别于课程教学育人及其他方式育人工作。高校社区育人工作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特有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首先,独立性与多元性的统一。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的独立性是由社区的地域界限、学生及其分布以及管理模式所决定的。高校社区是以学生居住的公寓为基础的,表现为校园住宿区和教学区的分离,其功能的体现主要以生活起居为主,附带部分学习、休闲、运动、娱乐等。同时,高校社区一般按男女性别划区而居,每个公寓又居住着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尽管都以寝室为单位,但彼此相对独立。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社区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后勤、物业等部门负责,形成了特定的规则体系,每个公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多元性指的是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的培养目标、活动载体、施教主体等方面呈现出的多元特点。从培养目标来看,高校社区育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吃得好、睡得好,更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优秀的学业发展等。从活动载体来看,社区育人工作可以组织科技沙龙、艺术展演、体育竞技等多种文娱活动。从施教主体来看,学生社区的管理逐渐向学校全员育人的方向转变,向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院系教育者、学生共同参与协同施教。可以说,高校社区育人工作是独立性与多元性的统一,既要在独特规则体系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独立性支持与指导,又要从培养目标、活动载体、施教主体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整合。

其次,隐性与显性的统一。社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正视学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思想、心理、行为等动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社区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重要平台,也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与深入了解学生的关键手段。一方面,高校社区育人工作以隐性的特征进行着精神层面的思想引导,需立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坚持和运用好社区育人工作,以社科文化、思想道德等为主要内容,隐含于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中的价值观、教育观、管理作风以及校风、学风、寝风等,对社区内全体师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提高施以影响,融内容于活动之中给予潜在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社区育人工作又具有显性特征,表现为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5]。具体来说,高校学生社区工作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诸多方面,通过注重学生主体经历和强化学生主体实践,以道德行为准则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为准绳,以社区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特殊节日政治活动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体验,进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发展,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提升与成长。总的来说,高校社区育人工作是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创新,强调以生活为依托,是隐性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再次,整体性与融合性的统一。社区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取决于社区系统的结构关系。社区系统是由社区内的学生主体、硬件设施、管理制度、活动体系等一系列要素构成,形成了社区育人工作整体性的功能,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上,它们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社区工作各环节的建设都直接影响着其他环节,因此,社区育人工作应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以满足大学生现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学校多个部门相互协作、组织内容丰富庞杂的教育活动。同时,大学生社区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融合性的特点。高校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大学生的思想在这个体系中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也会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行为模式、认识方式等进行融合,从而在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慢慢形成社区的共同价值观念。总的来说,社区育人工作的整体性与融合性形成了全校合力育人的模式,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社区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加强了社区成员之间的往来,方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友好的社区氛围。

三、高校社区育人工作的实施策略

高校社区育人工作具体实施策略将以本校“相伴成长”全员育人体系为依托,探索新路径。秉持全员育人理念,结合学生成长规律,构建“相伴成长”全员育人体系。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形成稳定的、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硬件环境;整合校内外队伍资源,发挥专业教师、优秀朋辈与校友、用人单位、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心理、专业学习、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健康成长。

第一,成立相伴成长委员会,搭建自我管理科学化平台。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动性,在实践中锻炼领导力。每学期在各年级遴选学生骨干组成相伴成长委员会,深度参与相伴成长品牌活动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相伴成长委员会还架起了各学院、公寓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及时反映学生需求,反馈学校和学院信息。学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职能空间和有力的政策支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第二,构建相伴成长图书室,提供读书借阅便捷化平台。建设现代阅读交流社区,在阅读中锻炼思维力。在学生公寓内建立图书室,整合后勤集团、学院、图书馆等多方资源,共建图书室。后勤、各学院负责图书室硬件建设,校图书馆为图书分编加工并添置最先进的图书自助借还机、电子图书借阅机、报刊阅读机等,学生公寓内实现24小时的纸质图书自助借还、电子图书与报刊下载阅读,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图书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和使用,定期举办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激励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第三,共创相伴成长谈心室,搭建导师与学生交流敞开化平台。感受成功人士经验分享,在交流中提升自愈力。不断丰富相伴成长导师库,聘请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学者、相关领域专家、知名校友等担任相伴成长导师,形成全员育人合力。导师资源中不仅有优秀的年轻教师,还有德高望重的院士;不仅有校内的各级领导,还有已经毕业的杰出校友、企业导师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求。还可以邀请相伴成长导师走进学生公寓,开展一对一咨询,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及时、科学的帮助。相伴成长谈心室改变以往学生主动找老师解决困惑的局面,而是让导师主动走进学生,陪伴成长,拉近了学生与相伴成长导师之间的距离。

第四,组织相伴成长第二n堂,开创课余生活娱乐化平台。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课内外培养创新力。寓教于乐,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相伴成长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富于创意性的、符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主题活动,倡导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开展朋辈间互动的“朋辈计划”、高年级低年级互动的“学长计划”、师生互动的“导师计划”、毕业生与在校生互动的“校友计划”,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加学生阅历、生活知识,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自我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从生活相伴到学业相伴,从情感沟通到职业规划,让学生情感有寄托,学业有助力,成长有陪伴。

就目前而言,社区已经处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区育人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冲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

社区体育治理第8篇

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多年来,街道党组织按照区委部署,在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在学习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使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明显增强。

1、领导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格局基本确立

各街道工委都把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加强党对街道工作的领导、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形成了街道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行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和工青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党建资讯网,积极争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各街道工委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将其量化到机关各部门、社区居民党支部,还通过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委员会落实到社区各单位。广内等街道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述职和考核,强化了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广外街道将公务员考核与评选文明科室和先进个人、居(家)委会达标升级考核与居民区党支部争优创先评比、创建安全文明居委会与创建市、区文明小区验收同时进行,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与街道工作、社区建设“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2、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活动载体更加丰富

近年来,各街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巩固、延伸、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例如:椿树街道以市民文明学校为依托,把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融入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广外街道以军警民共建活动为载体,坚持数年,成为全国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广内街道以“我与社区同在”为主题在社区党员中开展党性锻炼活动;牛街街道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楼门院等项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之中;大栅栏街道坚持依法治街,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社区管理工作相结合,在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中发挥了作用。各街道逐年增加阵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先后建成了一批社区文化中心、科普宣传长廊、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场所,各种宣传和活动尽可能贴近百姓,从而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营造出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居民对本社区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3、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工作思路坚持创新

全区8个街道在实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过程中都建立了相关制度,如干部群众思想状况分析制度、社会舆情分析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及到社区讲党课制度、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制度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增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通过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工作队伍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以社区管理为依托,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各项制度作保障,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各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工作路子。在实践中还提出继续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思想教育机制、结合渗透机制、评估督导机制、完善保障机制等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4、思想教育不断深入,工作成效日益显著

一是用全区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坚定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二是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抵制愚昧、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同组织“”开展持久斗争,维护了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是总结宣传社区创造的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生动事例教育群众自己。椿树地区的市民学校、大栅栏街道的法制教育等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市委肯定,中央和北京市的多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在全市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当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1、一些干部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人们的就业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并涌入社区。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思想准备和深入了解,致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跟上变化了的新形势。据400份问卷调查显示,有26.5%的人认为影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抓不住重点,工作不到位;有近13%的人认为是区街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社区的开展。

2、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还比较窄,教育覆盖存在盲区

调查中街道干部反映,由于社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街道在依法管理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具有较大局限性,因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一般只能面向居民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普通群众直接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尤其是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非公经济组织中的职工参加的机会就更少,针对这部分群众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最薄弱。据问卷调查反映,经常参加社区市民学校组织活动的人占33%,偶尔参加的占40%,没有参加过的占近27%。

3、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缺乏创新,一些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一是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往往笼而统之,不能因人而异,习惯于照抄照转,与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使一些宣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二是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感。侧重于“上大课作报告”、“层层传达”、“单向灌输”等老套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疑释惑、深入人心方面显得苍白无力。问卷调查中有近50%的人认为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有34%的人认为“方式方法陈旧、滞后,内容枯燥乏味”;还有32%的人认为“与实际相脱节,缺乏说服力”。

4、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够

市民文明学校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但许多学校设施简陋,没有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的需要。一些社区干部反映,由于党员人数增多,居民区党支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排30人的党小组活动,社区党员、群众日常活动难以开展,长此下去,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还有一些街道干部反映,由于财力有限,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较少,机动车、自行车、绿地、居民相互争空间经常发生矛盾,群众日常文体活动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5、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居民区党支部无暇系统研究和深入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一些民选街聘的社区事业干部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不够主动,作风不够过硬;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多数没干过支部工作,缺乏党务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很难驾驭社区党员人数不断增多、社区党建工作任务逐步加重的局面。问卷调查中有18%的人认为社区干部素质不高是影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近16%的人对街道、居委会干部的工作持不满意态度。

6、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比较淡薄,驻地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

生活在社区中的一些职工群众,包括有的党员、干部,对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建设不热心,个别人甚至冷嘲热讽。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6%的人愿意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有约3l%的人愿意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一些驻地单位不关心、不愿意参与社区共建活动,有的存有顾虑,怕街道搞摊派,有的怕活动太多难以应付。

7、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和齐抓共管机制有待理顺协调

街道反映,区里各部门有分工、没合作,各干各的,谁都来抓。本来街道的一些工作就受职责不清的困扰,现在又都向街道布置各自的“一岗双责”,加重了街道的负担。居委会反映,区有关部门和街道“什么事都往社区进,谁都来开会,强调‘一岗双责’,自治组织没有一点自主时间”,特别是年终考核、评比,除了行政业务工作有所区别外,其它考核项目和评比条件大同小异,差别不大,搞起来重复、麻烦、费时费力。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区各级干部和共产党员都应当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清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要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在思想上强化“生命线”、“政治优势”和“责任意识”。二是抓好有关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学习,密切结合宣武区的实际,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要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个社区建设之中,制定并落实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规划,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四要抓住区、街党政机构改革的机遇,从解决薄弱环节入手,逐步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2、从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出发,建立健全有利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繁重,弹性也比较大,当前最关键的是尽快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规范全党全社会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区委主要是在组织领导、责任权利、队伍建设、投入保障、激励动力、监督约束、评估考核等方面提出要求,做出规范,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落实到基层,必须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街道工委、办事处的主导作用,区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驻区单位的配合作用,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作用,社区党员的带头作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将各方力量调动起来,以增强整体效应,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在任务目标明确、操作措施具体、考评奖惩科学、监督保障有力、协调配合有序中健康发展。

3、坚持多管齐下,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一要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多创造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二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实街道社区干部队伍。推荐那些思想品质好、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事业的干部职工参加社区管理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由专职干部、志愿人员、居民群众组成的政治强、作风硬、素质高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4、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

一是牢牢占领并充分发挥现有市民文明学校、业余党校、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宣传栏、阅报栏、科普画廊等各种阵地的作用。二是加大投入,有计划、分步骤地新建一批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继续提倡驻区单位、学校向居民开放场地和设施,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共建。三是研究编写适用教材和宣传资料,利用各种阵地向社区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社区意识,关心社区建设,共同为社区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5、消除工作盲区,扩大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重点应当放在“两个延伸”上:一是针对新经济组织和各类社团不断增多的新情况,将思想政治工作向这些组织和社团延伸。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的工作,加强对个体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青少年对社区依赖程度较高的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向这些群体延伸。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