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与管理

社区与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11

社区与管理

社区与管理第1篇

论文关键词 社区 社区管理 无讼社区 社区法官

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纠纷数量剧增,社区矛盾变得多样化和新型化。

一、社区及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系从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在其1887年发表的经典着作《社区与社会》中首次使用该词。他认为,社区较社会而言,人与人的关系更积极,人们之间相互更熟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词汇就已传入中国,但官方提出社区服务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国家民政部提出,之后社区这一概念才为广大群众所知晓。

由于学者立场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于社区的界定亦有不同见解。一般而言,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构成了社区的四个要素。官方文件即中法办[2000]23号文件将社区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此,我们看到社区这一概念从其产生伊始,所强调的就是社会生活共同体,正如这一概念的首倡者滕尼斯所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亲近”。

(二)社区管理的概念

社区的形成必然带来相应管理方式的变化,而所谓社区管理是指社区内各机构、单位、组织、团体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完善社区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法治的主体,居民稳定社区就稳定。故法治进社区,对社区进行法制化管理成为当前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笔者现将法治社区的背景及必要性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社区逐渐成为纠纷矛盾相对集中的敏感地,究其原因主要如下:(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互关系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遇到更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问题。(2)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法律需求不断增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的社区纠纷与过去相比,具有复杂性、难调性、易激化性等特点,例如在社区内占用公共绿地的纠纷、乱打乱建影响居民采光通风的纠纷、物业管理与业主的纠纷、遗产继承和赡养纠纷等等,这些纠纷仅仅依靠说服教育、行政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化解矛盾,促进稳定。因此实现社区有序管理,需要法律进社区。

其次,社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城市居民和单位居住、生活及工作的重要场所,它既要满足居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又要全面发展,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等,致力于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规范有序的管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安全的社区治安秩序、舒适优雅的环境等。而社区工程的有序运作,需要法律进社区,通过社区法治可以发挥其教育、规范、引导、惩诫功能,依法保障社区健康发展。

最后,随着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作为辖区基层管理的载体,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除担负着物业、治安、环境、绿化等等,还担负着低保救助、出租房、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等。各种社会问题使社区管理职能加大,要想管理好,必需步入法治化轨道。促进社区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进社区。

三、“无讼社区”理念的现实可操作性

(一)“无讼社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无讼”来源于《论语》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讼是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置不用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社区,人与人之间同质化弱、松散性强、追求独立诉求的“陌生人社会”特征愈加明显。将社区作为载体,把“无讼”和“社区”两个源于传统和现代的元素有机融合,寻求解决纠纷的新思路,在动态平衡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当今法院因应时代变化的全新实践。

(二)目前“无讼社区”的运作模式

“无讼社区”就是要争取在社区化诉、少讼、最终实现无讼。为此,法官要转变思维,走出法庭,司法服务前移,深入社区从矛盾的源头着手,化纠纷于萌芽中。实践证明,无讼社区不是空中楼阁,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化讼机制,是我们实现社区无讼的制度保障。我们和社区居委会、司法所、派出所、工商所等职能部门联动,搭建灵活多样的化讼平台。同时,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发挥合力优势,提升社区自我修复、自我管理的能力。群众参与无讼建设,从外部引导,到自发、自觉,需要我们将无讼理念广为 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社区法官,顾名思义,就是法官要走出法庭,走进社区,从而缩短法院、法官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改变过去上法院打官司的单一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共建法律服务网,力争将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社区法官工作机制,是通过发挥社区法官“1”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人民群众等“N”个综治资源的作用,共同预防和减少纠纷,营造无讼和谐社区,同时也缩短了法院、法官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法院和法官在百姓心目中的亲和力。

“无讼社区”向社区派驻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法院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浪费资源”,其实却神似“自塞一眼”,实际运作的效果有如虚竹大破珍珑棋局。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官、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或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得到有效化解。“无讼社区”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一招妙棋,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厦门样本”。

“无讼社区”的做法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很多矛盾纠纷当事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如果没有“无讼”调解,他们的纠纷只能决断于法庭。正是有了法官的源头介入和社区工作者的“人情化”调解,他们最后才化“干戈”为“玉帛”。

的确,化解矛盾纠纷最关键要注重源头预防,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无讼社区”有机融合了法院、社区、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构建起了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改变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四、“无讼社区”的发展

无讼社区”的创建从根本上说就是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基层,充分发挥社区法官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把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前端,及时发现、掌握和解决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社会问题,把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然,创建“无讼社区”,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如何进一步推动“无讼社区”的发展,笔者建议:

(一)拓展“社区”概念的外延

将传统意义上的居民居住区拓展到具有同类性质、同一地域的人群中,从小区拓展到景区、校区、厂区、商圈、港口等。精心培育“无讼社区”、“无讼校区”、“无讼商圈”、“无讼行业”、“无讼交通”等“无讼”品牌,以点带面,拓宽“无讼”内涵,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营造出“少讼、化讼、无讼”的良好氛围。例如厦门市思明区法院,着力培育鼓浪屿“无讼景区”品牌。2009年12月,思明法院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街道内厝社区启动“无讼社区”创建活动。作为全区创建“无讼社区”首个试点单位,内厝社区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份协议、一个平台、一道程序”的运行机制。社区法官每双周三下午到社区“法律诊所”坐镇,为辖区居民和游客提供司法服务和纠纷调解。2011年“法律诊所”成功调处民间纠纷21件。在法律诊所基础上,鼓浪屿法庭与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签订协议,共建“司法馆家”平台,引导家庭旅馆业主诚信、依法经营,第一时间化解旅游纠纷,保障旅游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思明区法院还培育出厦门大学“无讼校区”品牌。2010年11月,思明法院滨海法庭、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白城社区、演武社区五方签订共建协议,启动全国首个“无讼校区”。法院选派法官开展巡回审判、司法确认、指导人民调解等工作;厦门大学法律事务办联同社区及时掌握纠纷信息,协调各部门化解矛盾;共建“阳光法律服务站”,依托法律援助平台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对校内和社区纠纷预先排查,审判机构诉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和诉外。2011年“无讼校区”共举办3场法律咨询活动,受众达千余人,化解校区周边邻里纠纷112件。

社区与管理第2篇

>> 社区警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警务创新展望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警务改革实践 社区“大党委”制与城市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管理绩效考评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以社区平安稳定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城市社区统战工作与价值的张力 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安全社区建设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创建安全社区 创新社会管理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探索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区 立足社区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区党建 工会组织依托社区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发展社区“草根”组织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麻宝斌,王洪军. 社区警务:公安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G].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2004:674―685.

[10]詹肖冰,马勇军. 浙江:公安机关开展社区警务建设综述[EB/OL]. [2002-10-30]..

社区与管理第3篇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旅游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快速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景区管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是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旅游景区管理的概念,有学者指出是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1。许娟、王芳认为景区管理传统上以政府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景区管理往往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物、园林等多个部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区参与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地居民作为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区的发展极为重要。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应该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在促进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就业条件等发展的同时,也达到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当地社区居民和旅游景区和谐发展,并在经济利益等方面达到双赢。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短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居民不满、环境破坏等社会环境问题,而社区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之中,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这样让社区居民更加认可和配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

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都注重于旅游投资商和政府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到当地社区居民合法利益。当地社区居民作为景区开发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合法利益不容忽视,但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增加的积极意义没有给社区居民分一杯羹,反而他们承受着旅游发展带来的物价飞涨、交通阻塞等不利影响。

(三)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而当地社区居民是民俗文化的主体,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的管理当中能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传承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旅游者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

三、当前我国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参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当前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要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直接参与一般指在直接参与到景区的经营中,例如景区导游、区间车司机、景区环保人员等。间接参与是社区居民依然会从事当地传统的活动,可以保证原有社区传统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生活生产场景持续存在,这一部分居民是在间接参与之中。

在这两种模式中,社区参与由于发展程度低,所以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人数少、范围窄

在景区经营中,只有少数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利,大部分居民感受到的是社会成本的上升。大部分景区给予社区居民的参与范围也非常有限,只停留在服务人员的范围之内,这种人数少、范围窄的社区参与降低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二)参与意识缺、层次低

旅游开发的初期,社区居民关于参与景区管理的意识欠缺,且缺乏一些旅游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在社区参与过程中以层次较低的经济参与为主,而在重大事项上,当地社区居民在高层次的决策层影响力有限,

四、社区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一)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当地社区居民不仅在文化素质上普遍偏低,而且在专业知识上缺乏指导,这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范围和层次,旅游景区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培训教育的机会,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增加他们的服务技能,使社区居民有主人翁意识以及认可自我价值,才能更好的为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居民自主参与

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社区居民的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经营项目的展开。因此,对社区给予财力与物力的支持,政府可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或小额贷款,尽力鼓励和扶持他们参与到景区经营中来。

(三)提供工作机会,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工作机会和条件无法自主获取,自身利益也面临侵害。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合法权益,给社区居民提供优先就业权和经营权,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让社区居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社区参与合法化、制度化。

五、结语

社区与管理第4篇

南京市民间助残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机构规模小,力量薄弱,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发展社区公益、提供就业渠道与康复服务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问题是:

首先,专业素质不高。机构管理者、义工、志愿者,大都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凭借爱心加入进来,靠发起人的热情和事业心支撑。助残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愿意进来,专业社工以及受过较好训练的志愿者,还是缺乏,因此,助残项目实施效率比较低,模仿复制的多,开拓创新的少,残疾人受益面不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其次,残疾人职业培训未能开展起来。助残机构的培训,与就业机会缺乏衔接。以推荐方式对培训者进行就业安置,效果并不好,如,鼓楼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四年来,仅仅推荐成功5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残疾人就业难,是社会问题,民间助残机构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重点是培育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多数机构的培训,只能作为康复训练,如串珠子、烙画等,不能视为就业培训,缺少系统的与培训相配套的就业扶持计划。

再次,机构筹款能力弱,缺乏造血功能。助残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以下途径:会费、社会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等。目前,社会捐助的动力不大,政府的补贴有限,助残机构筹资面窄,造成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助残项目的开展。

二、关于专业知识的反思

(一)入驻组织正式化还是非正式化

在培育中心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其针对各个入驻和想要入驻机构的组织的繁忙工作。社会组织在进入孵化后会接受领导力培训,接触NGO、社会组织、公益等新知识点,可以开阔视野,知道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上一些个别化的辅导,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就能够再推进一步。在结束培育后,社区机构开始能独立运作,不需要培育中心,也不需要街道等的帮扶就能扩大规模,好好经营下去。在实习中我注意到,其实入驻培育中心的组织并不都是愿意接受培训的。如爱心妈妈关爱团,她们都是闲暇时间为下岗职工儿女献爱心的小组织,并不想要进行复杂的项目管理、档案登记等,这样反而成为了她们的负担,也违背了她们参加培育中心的初衷,这个矛盾一直难以有效调和。严谨的社会组织评估方法对普通爱心组织是标准化的过程还是负担值得仔细考量。

(二)社会组织是关注培育还是具体实践

可以预见,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场域,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社区工作再深入,也只是提供了一个社区发展的平台,社区能否获得真正发展还有待于社区政策的贯彻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体恤慰藉与思路发展创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和思维方式转变。拿助残组织来说,爱德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具有典型效应的社区组织,至于社区组织在社区内具体的服务方式、志愿者管理、财务管理等只能给予宏观层面的培育,真正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都应是由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具体承担的,培育内容是否应该更深入细致,包括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学习、人员的具体实务技巧掌握、项目过程评估方法等,是需要进行现实考虑的。

(三)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与管理第5篇

1 社区护理管理

1.1 质量管理。由于社区护理具有住地分散、工作独立、面对人群广泛等特点,我院成立三级质控网,主要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负责,每月就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护士仪容仪表等项进行考核打分,对查出的问题给予整改,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1.2 人员分配。社区护理是一门独立学科,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临床护士高,因为社区护理面向的是一特殊群体,须具备高度责任心,故我院要求凡在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均需经自愿报名和组织考核,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能独立解决护理上具体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丰富的感染力及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交流能力的方能上岗。这就给顺利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工作的特殊性。社区护理在内容上与医院有很多相同之处,如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外科换药、等等。社区工作是以公共卫生为主,基本医疗为辅,所服务的对象多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人,他们不但患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等躯体的疾患,心理上也常因久病不愈而产生焦虑、恐惧、失望,甚至对生活丧失信心。我们要求社区护士对每一位前来就诊者都要以高度的同情心,用热情和蔼的语言开导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向他们宣传相关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坚持对就诊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建立健康档案,每半年针对本社区的健康状况及人群的需求举办一次社区健康知识讲座,使卫生保健知识逐步在社会普及。为此,我们要求社区护士在完成正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外,还必须掌握社会学、护理心理学、公共卫生等相关学科知识。

1.4 实行家庭访视、提供便捷服务。对在我院出院仍需进一步康复的病人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进行家庭访视。如中风、瘫痪、糖尿病、癌症病人,急性期已过,长期住在医院给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压力,于是就可以转入社区由社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以减轻压力。具体要求是:各病区根据病人的情况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联系,社区护士应在病人出院前到病房对病人各个方面(家庭环境、居住环境、日常生活等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评诂,探访后护士应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医护商讨后制定护理计划,然后根据医嘱及计划定期上门给予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在病人病历中体现。这一举措的落实,既方便了病人,又拓展了医院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医院的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

1.5 实行多元化管理。开展妇幼保健护理,很大比例为妇幼保健护理,实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在家中尤为宝贵,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及母体安康已成为家庭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我们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定期到居委会了解孕产妇的名单,采用随机或定期方法对社区孕产妇进行孕产期健康指导,如帮助认识孕期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流产、教育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各种营养膳食促进母乳分泌,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行为能力测查(婴幼儿精神、吃奶、面食、哭声、呼吸、皮肤、大小便的性质和次数进行日常监察)以便早期发现婴幼儿的健康状况,使之得到及时诊治。同时还要指导婴幼儿如期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等等。妇幼保健这项工作工作量大,人的期望值也高,需要我们社区护士去掌握和指导。

2 社区护理管理的方向

由于社区护理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加之社区人群的复杂性,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人文、心理、等学科的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在加强社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继续教育,逐步培养综合型的全科护士。首先要求在社区工作的护士必须自学《社区护理》一书,针对工作特点,定期进行业务讲课。选送社区护士外出学习、培训、参观。同时对家庭访视中人际交流技巧,社区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对策等方面进行护理技术指导。同时还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以人为本”的服务过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服务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交流技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社区健康的需求。

3 管理的方法

3.1 健全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系统,加大对社区护理的资源投入。借鉴国内外经验,由政府资助建立社区护理组织,社区护士只提供服务而不谋盈利。社区护士是独立自主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护理服务,因此要经常选派护士出外进修学习。

3.2 建立社区卫生中心信息网络,改善社区护理环境。由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医院成立专门的社区护理培训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联合,负责培训基层社区护理人才。对患者家属举办家庭护理知识学习班,培养家庭护理员,形成一支由医院护士――社区护理员――家庭护理员组成的综合护理队伍,共同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建立社区护理专门病案,对辖区居民进行卫生知识、家庭护理知识及技能宣教。各社区护理中心不断改进和推行社区护理工作,同时加大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投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中心的作用,以解决社区护理环境不良的问题。

社区与管理第6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物业管理;融合;创新模式

前 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能够实现对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良好服务,但是,鉴于其管理方面的粗放性,需要将物业管理融入其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二者的良性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的优势,促进社区的和谐共存。

一、正确认识社区与物业之间的关系

(一)具有相关的管理对象

对于社区的管理,其对象为居民,管理的方向是保证社区的和谐性。物业管理的对象也是居民,但是,还涉及部分物业部分,享受服务的主体是居民,其与居民接触的机会更多,是其服务的对象,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与居民的供求均衡。

(二)具有类似的管理方式

对于各自的目标,都是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实现居民要求的满足,及时消除不良的社会矛盾。对于物业,主要借助合同的签订,实现对居民的良好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二者差别的分析

首先,在管理目的方面存在差异。社区管理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的安定。而物业管理是为了实现物业秩序的危害,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其次,在管理领域方面存在不同。社区管理涵盖诸多小区,需要对居民的状态进行负责,而物业管理只是针对某一小区,需要关注的是本小区的居民。最后,二者在管理内容方面存在不同。社区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涉及居民的事务较多,责任不可推卸,而对于物业,其管理的内容倾向于环境和秩序的安定[1]。

二、我国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点,社区管理缺乏信息支持,物业管理很难及时解决问题。对于社区,其管理范围较广,但是人员缺乏。而物业管辖范围相对有限,与居民互动最多,但是,鉴于社区和物业分属不同部门,因此,二者配合程度相对不高。难以见到成效。第二点,社区管理内在动力不足,物业管理缺乏外在推力。社区管理的本质应是互动式管理,才能实现政府和居民的双赢,这种发自居民内部的推动力才是社区管理的核心和根本。物业管理则比较缺乏政府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居民管理上基本陷入孤立状态。第三点,二者存在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合作缺乏深度。对于社区和物业管理,都比较关注居民居住环境及安全问题的解决,但是,隶属不同的部分,使得二者合作不到位,一旦发生问题,互相推脱责任,合作呈现表面化。

三、积极促进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融合创新模式

对于社区管理,具有过分细化和粗放的特征,所以,需要充分发挥物业在管理层面的有点,更好地落实社区管理的目标,实施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2]。

(一)将物业管理引入社区管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首先,物业管理公司的招标权应该给予社区。社区对物业公司享有监督权、调解权以及纠纷裁决权,物业公司则有义务在居民管理上充分配合社区需要。其次,社区和物管共同组织居民活动,营造和谐的社区,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再次,社区和物业要协同作业,保证服务结构的和数量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保证服务质量的数量的提升,实现居民供求数量和结构的一致化。

(二)把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的平台

这是进行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于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发挥的是一线管理平台的作业,需要打破物业管理的束缚和制约,将其纳入有机链条中,实现社区与居民的无障碍沟通[3]。

(三)合理突出物业部门的盈利性特点

物业管理具有营利性,在纳入社区管理之后,原有属性不变化。社区服务大部分是无偿服务,但是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结合实际,按照合理的标准进行适当收费,一旦服务达标,即使付费,业主也会接受付费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社区要立足长远,在保证居民权益的同时,也要对物业公司的权益进行维护。社区需要结合实情,制定合理的物理管理收费标准,借助民主,制定各方面都满意的制度。在保证居民权益的同时,物管公司的权益和受到保护,只有保证其能够受到预期,才能更好地投入服务体系之中,

结 论

对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两者相互融合能够实现三方共赢的目标,也就是说,物业、居民和社区都能够获取各自的利益,这也是资源进行整合的最佳效果。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细化和深入,居民获取好处,促进社区管理各自的开展,使得社区能够在较小投入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管理效果。因此,要不断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形成更加和谐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月萍.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有机耦合――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2-76.

社区与管理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区管理与服务也进入了新阶段。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重构提供了可能。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居民为核心的信息化、智慧化、个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成为社区管理与服务研究领域值得探讨的命题。“互联网+”时代是在互联网时展到特定阶段,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与交互影响下,国家从战略层面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与再造,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模式、社会模式、文化模式和政务模式。社区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载体,其管理与服务需要构建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全新模式,以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的全方位覆盖的管理与服务。

一、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推进,社区自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居民的主体和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传统、刚性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受到挑战,特别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社区管理模式面临着治理转型与发展优化的现实困境。

(一)社区缺乏共同体意识

社区治理追求的价值观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和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用以支配其判断与选择、决定其态度和行为指向的观念及准则。传统的社区是由血缘关系或氏族关系而构成的,是一个以强烈的情感精神为特征,拥有共同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而形成的相互信任、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共同体。[3]但要实现一个理想的社区共同体困难重重,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在我国,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及新社区实体空间的重构,曾经熟悉的邻里关系因生计方式的转变也开始疏离与陌生,这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邻里交往模式,更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断裂。一户一门的单元楼代替了以业缘关系为主的居住格局,社区居民的异质化变高,生活的私密性增强,地理和心理空间上阻隔了居民的相互交往,也正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信任的缺失,使得社区缺乏共同体意识,导致社区共同体的转向受阻。

(二)社区管理碎片化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原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职能逐渐被剥离出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渐由社区来组织与承接,社区基本取代了原来的单位组织而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已涵盖了医疗保健、养老保障、就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福利与救济等多个方面,在网格化社区管理的实践中,普遍呈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网格既承载着政府各部门条线上布置下来的工作,又承载着基层政府与社区安排的工作,这种理念上的整合与实际运行中的分治让网格成为条块关系的矛盾焦点。在这一模式下,网格管理人员大多承受着一人多岗的重责:一方面,社区网格长、网格助理员既要完成大量上级政府部门分配的本职行政工作,还要做好网格内纷繁复杂的巡查处置工作,以致难以及时回应与处理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诉求,陷入两难境地;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紧缺,网格派驻员经常被安排进多个网格或多项临时性任务,由于分身乏术而导致其无法专注于从事自身社区治理事务。同时,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内部条块分割、职责交叉,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无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社区内部管理呈现“碎片化”特征。

(三)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基础缺失

在传统的行政主导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上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等行政力量对社区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和供给,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任务。而在一个理想型多元合作治理格局中,应当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分享公共权力,展开共同合作和共同管理,实现公共利益。随着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社区公共服务外延的不断扩展,社区居民对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诉求凸显,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正逐渐从传统的行政主导供给模式向多元合作供给模式转型,政府逐步采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但从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网格化社区服务供给的优势并不明显,水平和效率偏低,发展不平衡,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的合作型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不理想,导致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基础缺失。原因有二:一是新聚合的社区居民间的相互信任、沟通交往等社会资本的匮乏,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社区社会资本的充足程度,而社区中居民的公共精神和相互间信任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大大下降,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二是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仍然具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在实际运作中主要依靠行政资源来解决治理中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重管理、轻服务的失衡现象,最终演变成僵硬的管控模式。

二、“互联网+”时代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

(一)从行政型社区向社区共同体的转变

传统的行政型社区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将居民联系起来,居民则从社区服务机构及社区干部获取社区服务,削弱了居民间的交流互动。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追求要求我们去重建一个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社会共同体。“互联网+”能极大地改变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降低居民间的交往成本,增强居民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相互信任、守望相助的社区共同体的形成,而通过汲取网格化管理的合理因子,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的成本,提高社区共同体重建的效率。

(二)从分散化管理向整体性管理的转变

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便捷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部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搭建综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把相互分割的政府部门整合起来,互通有无,信息共享,走出社区管理“碎片化”的困境。

(三)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合作的转变

借助“互联网+”高度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改变由政府包揽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元化”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居民个体偏好为依据,定向化、个性化的多元主体的服务供给模式,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社区管理流程,能推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力从上级的行政任务转移到社区的自治事务中来,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三、海宁西山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探索

西山社区位于海宁市商业繁华区域,辖区面积约4平方千米,隶属于硖石街道,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西北部是海宁火车站和十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社区现有人口13481人,设有居民小组67个。西山社区曾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6项部级荣誉称号及浙江省党建示范社区等2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目前,海宁西山社区借助“互联网+”技术,从社区信息、社区党员、社区服务体系、虚拟社区平台、社区志愿服务方面对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了改进。

(一)“互联网+”社区信息管理

西山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启“互联网+”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社区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社会保障、民政、养老等基本信息,打造统一的信息管理工作平台,建立社区档案台账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社区信息一次性输入,多平台信息共享,社区管理与服务更加科学高效便捷。

(二)“互联网+”社区党员管理

西山社区党委率先启用集党务管理系统、网上E支部、“好人好事银行”及“红立方”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党建云平台试点,开展“互联网+”社区党员管理,将全部社区党员信息导入平台,实现社区党员管理的网络化,通过互联网在线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学习活动签到等,架起社区党委、支部与党员三者间紧密沟通的桥梁。

(三)“互联网+”社区服务体系

西山社区通过官方网站、“温馨港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社区服务和周边资讯服务等载入平台,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医疗、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等生活服务。居民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社区网络平台,足不出户便可掌握社区提供的各项便民服务,如通过互联网了解与个人相关的纳税缴费、就医保健、婚育收养、教育与招考、社保与住房等事项的所需材料、办理流程、服务进度,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事务,真正体验“互联网+”时代的“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居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获取最新最准确的周边商圈资讯和生活消费信息。

(四)“互联网+”虚拟社区平台

西山社区通过建立社区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和互联网兴趣社区等虚拟化社区平台,充分运用线上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在将最新的服务资讯第一时间推送到社区居民手中时,还通过添加受访居民的微信号,增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沟通,扩大线下互动交流的影响力。同时,居民可以在平台上在线实时监督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社区居民事务公开的渠道。此外,社区干部还会定期将走访信息上传至电脑,收集社情民意,实时掌握和跟进社区舆情动向。

(五)“互联网+”社区志愿服务

依托互联网,西山社区建立社区志愿组织互助系统,搭建社区志愿者、社区互助基金等网络志愿平台。社区党组织成立全市首家志愿服务网络淘宝店———“潮乡馨园”,首创以网店模式进行志愿招募、网络监督和宣传学习,先后成立了海宁食品安全义务网络监督团、微博沙龙水环境义务网络监督团等志愿者团队,在网络上为“暴走文明路”、爱心义卖演出、护卫鹃湖等志愿活动招募大量的年轻志愿者;此外,还借助该网络志愿平台来推动“与爱同行,海宁义工”“微爱童行,圆梦计划”“禁烧秸秆,美化家园”等微课的宣讲,不但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而且以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社区群众参与文明共建,为新居民服务提供了新路径。

四、加快从“网格化”向“互联网+”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重构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互联网+”综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部管理系统、社区社会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和便民服务系统,实现社区管理服务主体由社区管理部门向社区居民的转变,[7]构建以居民为核心的信息化、智慧化、个性化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一)全面统筹

以统筹资源为主,整合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职能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集约发展,完善面向不同社区群体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社区居民需求偏好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供给,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社区服务“全方位”、群众诉求“全响应”。

(二)共建共享

以信息互联互通为重点,实现各部门间联动互通的一体化信息共享,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业务协调和数据交换,破除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避免社区管理与服务各自分散的平台建设,将社区管理寓于社区服务体系之中。

(三)健全机制

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建立各职能部门间合作协调机制,改善政府各部门间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现象。同时,继续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转移给社会组织或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市场化社会服务体系和多中心、互为补充的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最后,在便民服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虚拟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对政务移动APP的开发和应用,完善政务服务、政民互动、弱势关怀、社区养老、医疗保健、纠纷调解等民生类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注重用户体验,将服务链条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五、结语

“每个社会都需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治理方式,社会的演变要求更新每个时代的治理模式。这一更新的必要性在21世纪初尤为迫切,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治理模式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构,正是回应了“互联网+”时代强劲的社会治理话语,也是构建现代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的积极探索。从“网格化”到“互联网+”,既是对信息化社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即让“互联网+”融入社区管理与服务,让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现出“互联网+”,这也正是“互联网+”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最终目标。未来社区管理与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一个让政府、社区、居民三者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国华,骆毅.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39-51.

[2]张琼,齐源.“互联网+”社区治理:资源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能力研究[J].社科纵横,2016(7):45-48.

[3]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4.

[4]孙柏瑛,于杨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5(4):65-71.

[5]吴锦良.用“智慧革命”推进我国基层共同体重建———“浙江智慧社区网”对社区建设的价值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6):37-44.

[6]何继新,李原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64-68.

[7]马贵侠.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3(3):166-170.

社区与管理第8篇

1.1社区党建的必要性

社区党建是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反言之,社区党建必须遵循社区发展的方向,社区发展的原则,进而社区党建才能够实际的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社区党建的方向是建立作风优良、有创新精神、全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党组织,社区党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党服务群众,实现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基础性发展,社区党建的不断发展能够实际的促进党员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能够使得社区党组织实际为社区建设发展出一份力。社区党建的必要性在于社区的发展有领导核心,社区的发展能够有序化以及社区的发展能够文明化以及进步发展,对于社区群众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为的控制有实际的作用,社区党建还能够保证社区居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社区的发展方向和谐化以及社区的发展规范化,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实际的提升,居民之间的关系缓和化以及社区的发展得到实际的促进。

1.2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的主要关系是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存在相似性,主要都是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是社区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的人员存在交叉性,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工作存在交替性,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两者的协调稳定发展能够实际的推动社区的经济、社区的文化以及社区的文明发展,对于社区的氛围以及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还存在的关系是两者都是在新时期受到重视,发展的时期存在相似性,因此,两者的研究以及两者的发展历程较为相同,两者联合研究具有现实性、有实际的依据,以及具有实际的价值性[1]。

2.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结合发展探究

2.1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的不统一性研究

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之间从属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到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价值方面探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这不代表两者之间不可相容,现今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发展的不统一性,主要体现是物业管理与社区党建工作人员对于对方存在意义的认识存在问题,相互之间不理解,偏差性的认为自身存在的意义更为重要,这导致两者之间的发展崩分离兮,出现相互制约的现象,对于社区的进一步发展而言较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是增加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工作内容的相互参观或者进行实际的参与,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对方的工作认识以及对于对方的工作意义认识有一个全新的改变,在进行社区发展前景的探究以及社区发展计划的探究,阐明两者结合发展对于社区发展的意义,进行相应的实际的成功例子的宣传,进而使得两者意识结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合作发展的价值,进而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结合发展,进而相互促进发展以及相互协调发展[2]。

2.2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结合发展缺乏计划性

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计划性,具体体现是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的结合发展方向不确定,结合发展目的不清晰以及结合方式较为单一,结合过程中过于依赖所借鉴的例子以及所借鉴的结合方式,而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差异视而不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两者之间的结合缺乏计划性,没有相应的规划,两者结合的效果较为不理想,对于社区发展没有实际的促进效果,进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结合发展无法得到重视,对于其的结合发展较为不利。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结合实际,清楚两者结合发展的目的是服务社区居民,使社区的发展更为完善,包括社区经济、社区氛围、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等,进而确定发展的计划规划方向。

3.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新途径

3.1统一理念“以人为本”

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之一是统一理念,即“以人文本”,人主要指的是社区居民,因此,该理念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较高,两者结合过程中通过遵循该理念,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社区党建对物业管理进行领导,物业管理对社区党建进行反馈,主要操作是社区党建过程中其中的一项工作是对物业管理进行监督,监督其管理的效果以及对于服务居民的遵守程度,物业管理过程中通过观察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反馈特定的组织单位,进而能够实际的对社区党组织进行合理的调整调查,在此过程中两者不处于单纯的观察状态,需要进行及时的交流,以防出现结果误差的现象,同时需要制定误报信息的处罚条例。

3.2统一目标“和谐社区”

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另一个新途径是统一目标“和谐社区”,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的工作进行统一性安排,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效果进行统一计划,主要操作是进行社区党组织与物业管理之间工作人员的调整,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人员渗透入物业管理之中,两者之间的工作同时进展,并且相互帮助,对于物业管理中难以进展的部分社区党组织主动提供帮助。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采用新途径的主要价值是社区发展更为稳定,两者结合的价值得以体现。

作者:张敏 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社区管理中心景苑物业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