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社区杂志 部级期刊

Community

杂志简介:《社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6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报道、共治・共享、文化・生活

主管单位:中华人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主办单位:乡镇论坛杂志社
国际刊号:1671-0967
国内刊号:11-4666/D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6805
总被引量:843
H指数:11
立即指数:0.0012
期刊他引率:1
  • 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

    作者:韩少功 刊期:2009年第14期

    说书 毕业后下乡,我在一公社茶场插队。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尤其聚在树下或坡下工休的时候,聊天就是解闷的主要方法。 易某最喜欢讲战争史,每讲到将领必强调军衔,每讲到武器必注明型号.俨然是个军事行家。我就是从他嘴里得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隆美尔的北非战役以及德国的容克52和美国的M2。

  • 海明威的书房

    作者:赵玫 刊期:2009年第14期

    选择佛罗里达,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选择了海明威。因为在这个半岛的尽头,那个伸向辽阔大西洋的美丽的基韦斯特岛上,海明威曾在那里居住了十年.而他生命中最著名的作品以及著名的婚恋,也几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 曾国藩读书规矩

    作者:晟肱 刊期:2009年第14期

    曾国藩。清代名臣。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f1811年1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别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被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固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 孔子的太太

    作者:金陵客 刊期:2009年第14期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为,《论语》记载着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儿子有女儿,可见孔子一定有太太。

  • 李清照买书

    作者:刘德江 刊期:2009年第14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力以赴高度投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斟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一个人冬天在家闷得太久,望见外面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活泼起来。李清照不由自主地来到书市.在一个义一个的摊位前仔...

  • 案头清供

    作者:张中行 刊期:2009年第14期

    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如果略去多占地方这个缺点。书案以宽大为好,古语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之义也。书案宽大.面上可以放各种用物.写写画画,以及钻研经典.攻乎异端等等;其下还有抽屉多个,不宜于摆在面上的,可以韫匮而藏。藏了,以不说为是;单说面上的,放什么,如何放,似乎也有学问。至少是习惯...

  • 智慧之书,生命之门

    作者:程应峰 刊期:2009年第14期

    读书人大多惜书。鲁迅早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护书的习惯。每次看书.总要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地整理、修补,使之面目一新。

  • 阿米琪斯与《爱的教育》

    作者:王干卿 刊期:2009年第14期

    2008年是意大利儿童文学名著《爱的教育》的作者埃·德·阿米琪斯(1846—1908年)逝世100周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借此出版的拙译《爱的教育》纪念本是第七次增补修订本。这是对作者远去英灵的慰藉,最好的纪念。

  • 咬嚼关键词,读懂《静夜思》

    作者:张教诚 刊期:2009年第14期

    反复阅读马未都先生《“床前明月”之“床”》和谢德明先生《“床前明月”之“床”并非马扎,而是井栏》两文(两文先后刊载《书摘》2008年第6期和第8期),发现两位先生的立论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床”在户外,而不在室内;李白一上场就望月思乡.而不是一觉醒来,看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而后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读书与命运

    作者:柯云路 刊期:2009年第14期

    一位朋友告诉我,去年夏天。他的远房亲戚带女儿来北京。希望他帮女儿进大学读书。朋友自然不能推却,多方探询之后。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很快找到一所民办大学,只要缴足上学所需的一应学杂食宿费用,即可入学。校方还特别表示,若能再介绍几个孩子一同入学,有些费用还可优惠。

  • 读书

    作者:孙夏崇霓 刊期:2009年第14期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即第一遍会以一目十行的速度将全书浏览一遍。若有兴趣。则会一遍一遍反复咀嚼。因为只有在咀嚼之中,才能体会到书卷之美。那种超越众生的心灵之美。读《战国策》时读到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后仍不灰心、沮丧,苦读数年,再度出山。他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各诸侯国联合抗秦。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战国形势。读《史记》时读...

  • 好书也就是一只宠物

    作者:邵江天 刊期:2009年第14期

    旧时士子读书前,必先净身、焚香、拜孔子,极尽恭敬虔诚之能事,仪式感忒强,迂腐而愚蠢。读书人拜倒在书本脚下.腾挪的空间早被先验性地圈定。从此读书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虽说书生的眼前也常有“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物什在晃动.但到底让人提不起精神来。那结果。便是越读越蠢,终于把个好端端的“天朝上国”读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

  • 张謇:一个为救国而从商的状元

    作者:牛铭实 刊期:2009年第14期

    从传统知识分子变成近代化先驱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42岁时参加礼部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但是国家的危机,改变了他的命运。紧接着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成了爱国人士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张謇提出“父...

  • 李敖的大学时光

    作者:祺文 刊期:2009年第14期

    1954年9月14日.李敖走进台湾大学的校园.19岁的他抬头看蓝天白云.左顾右盼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台湾大学校园的美景立刻抓住了青年的心。大学是个性张扬的地方,大学是思想奔放的地方。李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手脚干一番了。正如他在诗《胆》中所云:我走我的路,别人怎能管?只手打天下。一身都是胆。

  • 父爱的年轮

    作者:成健 刊期:2009年第14期

    儿子出生的时候是秋天。那年。父亲已快到知天命的岁数。孩子初生下来,母乳不够,瘦弱多病,父亲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操碎了心。 第二年,孩子仍是多病.父亲对儿子的鼻梁高不高并不介意,只希望他长胖一点。果然胖了起来.这跟悉心喂养很有关系——母乳、牛奶和米汤三合一。父亲颇有心得:米对于小孩子确实好,粥汤又比米糊好,很少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