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书法杂志 省级期刊

Calligraphy Magazine

杂志简介:《书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67/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_学术专题、视野_书法论坛、研究_书法史料、翰墨_书法课堂、篆刻_朵云印评、篆刻_名胜印迹、时空_广告、朵云_札记、篆刻_借古开今、...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0-6036
国内刊号:31-1067/J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5588
总被引量:525
H指数:5
立即指数:0.0117
期刊他引率:1
  • 文人手札选

    刊期:2013年第12期

    蔡元培(一八六八—一九四〇),字鹤卿,号孑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末进士,授清翰林院编修。后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一九〇二年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继被推任爱国学社总理、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政...

  • 卷首语

    作者:杨勇 刊期:2013年第12期

    书法家的成功到底有没有标准?这在当下的确是个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书法家的成功绝对不是"土豪梦"。"土豪"一词最近很热,它在今天已不再是政治符号,而变成了略带灰色的"褒义词"。以前"土豪"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把西装袖口的品牌标签留下来炫耀,当下的"土豪"已从戴金链子转成戴佛珠,从西装革履换成中装布鞋,从游山玩水到出国扫货……这些"炫富"的...

  • 书法家的成功不能以幸福为标准

    作者:李金豹 刊期:2013年第12期

    书法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精神追求和寄托载体之一,书法的社会地位远比绘画高,仅次于文章。虽为风雅余事,但也高于诗词,更不论曲子、话本、小说之流。古代的书法家多是社会上的第一流人物,如王羲之、虞世南、李世民、颜真卿、苏轼、赵孟頫等等,不是帝王,就是将相。书法是条纽带,是根缆绳,把情谊联系起来,不分贵

  • 炫富与书法艺术

    作者:李庶民 刊期:2013年第12期

    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在其艺术水平,而不在其是否有多大的住房,甚至不在其有多少真金白银。若是以金钱、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艺术家成就的高低,那么石壶、黄秋园乃至凡·高等人应当是艺术水平最差的画家了。富贵未尝不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所谓"天欲祸人,必以微福骄之"(陈继儒《小窗幽记》)。故古人告人:"欲不可纵,志不可满。"(《礼记》)头些日子在广州番...

  • 专业眼光与外行看法

    作者:周维军 刊期:2013年第12期

    不知道从何时起,各行各业分得越来越清晰,不再是三百六十行了,而像是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创立一个行业容易,树立一种行业标准却很难。比如书法,究竟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算好的书法作品?究竟什么样的书法家才算好的书法家?争论了这么多年,根本就没有一个定论。我觉得需要一种衡量办法,这种办法就是对专业眼光或外行看法的正确取舍。

  • 心与手

    作者:陈俊哲 刊期:2013年第12期

    心与手是古人论书常提到的一对范畴。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就说:"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见其在书法学习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古人在论及两者关系时,有"心昏手迷"说、"心手相违"说、"思遏手蒙"说等,也有"心手双畅"说、"心摹手追"说、"心悟手从"说、"心手相师"说等等。

  • 新出土宋代《张子立墓志铭》

    作者:郭茂育; 顾涛 刊期:2013年第12期

    宋《张子立墓志铭》,志高七十二点五厘米、宽七十一点五厘米,志文四十三行,满行四十二字。二○○六年洛阳龙门出土,今藏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志主张子立,《宋史》无传。《宋会要·职官》卷十七载:"光禄少卿张子立权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公事……"《全宋文》卷五百八十五尹洙《答张子立郎中书》:"连

  • 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

    作者:李继凯 刊期:2013年第12期

    从行为文化或文化创造的意义上考察,与书写活动最为亲近的作家们原本与书法就有着难解之缘,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古代特别是秦汉以降,史载知名作家几乎皆善书法,即使是女作家如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等,文献记载亦表明她们才艺出众,精通书法。①古代作家倘有手迹幸运地传世至今,无疑都有一字万金的"艺术价值"或"文物价值",如李白、

  • 当代中国作家论书法

    作者:李徽昭 刊期:2013年第12期

    书法与文学有着极强的美学与文化亲缘关系,作家本应天然地亲近书法。唐代书论家张怀瓘一再指出:尧舜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挥,书道尚矣(《书议》);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文字论》)。可见,文学与书法从来就是交相互用,中国作家善书法、懂书法具有天然的文化合理性。五四文化运动,这种亲缘关系受到破

  • 闲话书法

    作者:张贤亮 刊期:2013年第12期

    我的"书法作品"其实应叫作"毛笔字",因为只有字而无"法"。虽然我启蒙很早,抗日战争时期举家从南京迁往重庆,为了"躲警报"住在农村,附近有青山绿水却无学校,五岁时家里就请了位前清的落第秀才来教我,老先生只教认字不教写字。开讲竟然是《古文观止》,既艰涩又无趣,后经我母亲干预,改教《唐诗三百首》。我母

  • 中国书法

    作者:林语堂 刊期:2013年第12期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一个不同的侧重点。在讨论理想的中国妇女时,笔者已经指出,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

  • 读《吴大澂书示岳麓书院肄业诸生》手帖有感

    作者:松门 刊期:2013年第12期

    近日在上海图书馆整理卷轴时,意外地发现一卷吴大澂《书示岳麓书院肄业诸生》手帖,为横批装裱样式,帖芯长一百三十四厘米,高三十一点五厘米,馆藏号J3347。开卷便是吴大澂特有的行书字体,笔者将其书风概括为"三分像曾国藩,七分似黄庭坚",既得涤生之刚健,又追山谷之豪荡,复有自家的缜

  • 记吴大澂的两方纪游印

    作者:白谦慎 刊期:2013年第12期

    吴大澂(一八三五—一九○二),字清卿,号恒轩、愙斋,苏州吴县人。吴大澂于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中进士后,曾入李鸿章幕,后授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又曾两赴吉林,屯边、练兵、勘界,一八八七年后任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宦踪遍及东西南北。吴大澂又是晚清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在其收

  • 旧话重提说馆阁——兼及书法继承与创新

    作者:张佃新 刊期:2013年第12期

    就书法形态而言的"馆阁体",是一种明清科举和官场用书体,又称"干禄体";在明代称"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二者异名而同质。馆阁文臣撰写公文,士子科举考取功名,其文其书均须典雅工整,故馆阁体更强调楷书"规范、美观、整洁、大方"的共性,是用笔严谨、结构端庄、审美中和的一种高要

  • 碑帖技法讲座(四十)——北魏《刁遵墓志》解析

    作者:退之 刊期:2013年第12期

    《刁遵墓志》又称《刁惠公墓志铭》,刻于北魏熙平二年(五一七)。志高约八十厘米,宽七十厘米,厚十五厘米。凡二十八行,满行三十三字。刁氏是渤海世族,此志记述刁遵家世政绩,于清代早期在河北省南皮县一废寺址出土,出土时此志右下角已残,缺一百五十余字,中间漫漶二十余字。志阴两列,三十三行,然字迹剥落过甚,记其家族官职姓名。刁遵上代尝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