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杂志简介:《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877/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会议综述

主管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出版社
国际刊号:2096-4587
国内刊号:32-1877/K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1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4
复合影响因子:0.39
总发文量:806
总被引量:229
H指数:3
  • “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政治外交编》概述

    作者:臧运祜 刊期:2018年第03期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向来为学术界所倚重。近期,北京大学徐勇、臧运祜教授主持编撰的《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46册)大型史料丛书,由社科文献出版社隆重推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7月6日,该套丛编的部分编者与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会聚金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召开座谈会,围绕日本侵华以及...

  • 从档案史料看东京审判对日本侵华罪行的认定

    作者:宋志勇 刊期:2018年第03期

    二战胜利后举行的东京审判不仅惩罚了日本的主要战争罪犯,对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国策和罪行进行了总决算,而且为日本近代历史的研究特别是日本侵华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宝贵资料。检方为了揭露日本准备、发动和进行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行,搜集、整理了庞大的证据资料,加上法庭上大批证人所做的证言,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日本侵华罪行史料。

  • “日本战争社会动员”史料的搜集、整理与思考

    作者:胡澎 刊期:2018年第03期

    “战时体制”是为了战争顺利进行的必要的国内体制,是一种国家总体战体制,它要求不仅在军事,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所有领域谋求国内体制的强化,以应对战争。九一八事变之后,Et本当局认识到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使日本国民与军队保持一致,由上而下的动员与国民自下而上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 档案史料中的日本侵华思想战

    作者:唐利国 刊期:2018年第03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总体战的思想在日本逐渐开始流行,强调近代战争的特点是动员国家全部力量进行战争,为此而特别重视对本国国民的思想统制和精神动员,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敌国的宣传和谋略,于是思想战的概念也随之在日本传播开来。

  • 日本对华殖民经济侵略研究的主干性史料——《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殖民经济篇》介评

    作者:崔金柱 刊期:2018年第03期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研究一直是我国历史学界的热点,围绕此课题已刊出数量可观的研究论著与文献集,以此主题召开的会议及制作的影视作品也受到官、学、民多方关注。不过,难以忽视的是中日双方对该主题下诸多问题的认知与判断尚存分歧。这背后除研究方法及史观差异影响外,两方掌握和依据的史料基础以及对史料解读的差别亦是造成分歧的重要因素...

  • 《日本侵华史料丛编·军事战略篇》述评

    作者:马晓娟 刊期:2018年第03期

    笔者作为《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的编辑,同时亦兼涉日本侵华军事史的研究,拟从读者及使用者的角度,结合自身在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遇问题,谈谈对《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以下简称《丛编》)第二编《军事战略篇》的几点体会。

  • 在“时-空”结构中把握抗战史新资料的内涵

    作者:张生 刊期:2018年第03期

    今年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国学者在美、日、英等国发现了大量新的有关中国抗战历史的档案文献,其数量之巨大,内容之新颖,令人咋舌。如何把握其内涵,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一空”结构,方能解读有关文本背后的内涵。

  • 英国档案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新史料

    作者:张连红 刊期:2018年第03期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原计划留在南京参加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4名英国人,分别是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的福勒(P.H.Munro—Faure)、里恩(J.Lean)、和记洋行的希尔兹(P.R.Shields))和太古洋行的麦凯(Ivor Mackay),但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他们都提前离开了,都未能参加国际委员会的工作。

  • 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及其价值

    作者:王卫星 刊期:2018年第03期

    现存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史料,如果从来源分类,可分为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史料三个部分。作为加害方即日本方面的史料,由于多出自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当局或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官兵之手,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藏南京沦陷前后档案史料及价值

    作者:张慧卿 刊期:2018年第03期

    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对繁荣与推进抗Et战争史和日本侵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抗战时期海外档案的搜集与整理方兴未艾,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全面抗战爆发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政府、教会组织在华机构的档案文献,以第三方的视角,真实记录了中国被占领区的社会情形。这些档案史料出自中日两国之外的第三国,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鲍恩典书信选1937-1938(一)

    作者:杨夏鸣(编译) 刊期:2018年第03期

    格蕾丝·鲍尔(Grace Louise Bauer),中文名鲍恩典,1896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19年,作为一名医务传教士被美国教会(the Christian Temple)派往中国,在金陵大学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负责病理化验室的工作。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前她决定留在南京,从事难民的医疗救护工作,其理由是医院“在这里存在了差不多50年后,医院...

  • 日本的战争与和平博物馆展示中的“南京”

    作者:杨小平 刊期:2018年第03期

    通过分析日本的战争与和平博物馆中展示的“南京”,可以理解战后日本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阐释战后日本民众战争观、和平观的思想内涵,建构日本社会战争记忆形成的社会结构。战争与和平博物馆是展示和构建战争记忆的场所,通过展示,重新构建历史的脉络并赋予意义的同时,给参观者提供体验的空间,使历史的叙事与个人的体验在这样的空间中不断交...

  • 安村三郎与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

    作者:渡边久志; 芦鹏(译) 刊期:2018年第03期

    日本基督教牧师安村三郎受日本外务省、日本军方的委托,于1938年12月前往南京。他一方面试图说服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欧美人士理解日本的立场,一方面作为日方委员,为救济南京难民解决了一些难题。虽然,在身份上安村隶属于日本军方,赴南京工作也是为了执行军方的指令,不过他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欧美人士的观点,并在道义上谴责日军的占领。安村尽管...

  • 民国出版物中的日军“慰安妇”制度

    作者:刘广建 刊期:2018年第03期

    “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实施的一项奴役女性、强迫女性充当性奴隶的罪恶制度,是有组织的国家犯罪行为。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在各占领地全面实施“慰安妇”制度。来自中国、朝鲜半岛,甚至日本国内的大量女性被送进慰安所,被迫为日军提供性服务。民国时期出版物已开始关注日军“慰安妇”问题,并痛斥...

  • 明治时代日本“脱亚论”的思想意识与国策选择

    作者:高兰 刊期:2018年第03期

    近代日本的对外认识主要源自明治初期的“脱亚论”,“脱亚论”与明治政府的对外政策高度融合,对近代以来的日本对外战略思想及其政策运用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脱亚论”思潮的影响下,“大日本主义”思想甚嚣尘上,日本不断对外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扩张,对被侵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了深重灾难。